登录社区云,与社区用户共同成长
邀请您加入社区
CUDA作为NVIDIA推出的并行计算平台,自2006年问世以来,已成推动人工智能、科学计算等领域技术突破的核心引擎。其架构涵盖硬件抽象层、运行时环境及开发工具链三层,通过SIMT架构、内存层次优化等实现性能突破,在金融、医学等多领域广泛应用。CUDA构建了从硬件到软件的闭环生态,拥有庞大开发者群体和行业认证标准。尽管面临华为CANN等开放生态竞争及光子计算等能效挑战,CUDA仍持续进化,其开创的
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结合信息检索与语言模型,通过外部知识库检索增强AI的知识处理能力。趋动云推出基于【embeddinggemma-300m】嵌入模型和【qwen3-14b】生成模型的简易RAG项目示例,支持多语言、量化优化等功能。用户可一键部署体验,上传本地文档即可实现智能问答。项目提供快速开发环境,完成使用后需及时关闭避免额外费用。新用户可参与限时活动获取算力金奖励。
你有没有一些年代久远的老照片,或是网络下载的图片和视频,低分辨率、模糊还有噪点,如果能一键修复成高清就好了!
AI算力与数据库形成协同闭环:数据库为AI提供海量数据存储、预处理和实时查询能力,支撑模型训练和推理;同时AI算力高效处理数据库输出的数据,实现价值转化。优质数据库需具备高扩展性、低延迟和多模态支持能力,而向量数据库因其高效处理AI特征向量的特性成为热门选择。两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AI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
AutoDL是一个专注于AI开发的云GPU平台,支持多种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如PyTorch、TensorFlow),并提供丰富的镜像环境。用户可以按需租用GPU资源,按小时计费,极大降低了AI开发的门槛。AutoDL为AI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可以专注于算法和模型本身,而不用为算力和环境配置发愁。希望这篇教程和心得能帮助你更高效地使用AutoDL,开启你的AI之旅!
场景化体验优化将重塑用户交互逻辑:针对医疗远程诊断、工业协同设计等垂直场景,PC 集群需深度适配终端设备能力(如平板触控交互、手机低功耗模式),依托跨系统兼容性打通协议壁垒(如 UOS 系统下的 3D 模型轻量化渲染、iOS 终端的低延迟编码),使远程访问 3D 模型、医疗影像的操作延迟低于 50ms,与本地设备体验差异缩小至 “无感”,真正实现 “终端无算力,体验无差别”,借由 “软件封装” 中
突破经典算力墙已进入“多技术共振”阶段:量子计算打破算法复杂度壁垒,存算一体重构架构范式,光子计算开启超高速通道,先进封装破解物理限制。未来五年,随着级联玻色编码、3D-CIM、光子神经网络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经典算力墙将被逐步瓦解,人类算力将进入“量子-经典-光子”三元协同的新纪元。正如浙大“悟空”类脑计算机所展示的,新型计算范式正在重新定义算力边界,为AI、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领域带来颠覆性突
9月19日,在第十届华为全联接大会(HUAWEI CONNECT 2025)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分享了华为云在AI云服务、大模型、具身智能、AI Agent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实践。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总裁杨友桂分享了数智化时代下,华为云帮助企业实现全球业务成功的创新技术和经验思考。
OmniGen 是智源推出的一款全新的扩散模型架构,专注于统一图像生成。它简化了图像生成的复杂流程,通过一个框架处理多种任务,例如文本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基于视觉条件的生成等。此外,OmniGen 通过统一学习结构实现了知识迁移,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任务和领域需求。该模型不仅高度简化和易用,还在图像生成领域展示了强大的灵活性。功能介绍:文本生成图像:通过文本描述生成相应的图像。图像编辑:根据用户需求
中国,上海,2025年9月18日]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华为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发表了“超节点架构创新,开源开放共筑全场景算力底座”的主题演讲,宣布推出创新的超节点架构,发布标卡、模组、服务器、集群等多款最新的超节点产品,与产业界共筑坚实全场景算力底座。杨超斌表示:“基于灵衢互联协议,华为开创了超节点架构,可将多台物理机器深度互联,实现逻辑层面像一台机器一样学习、思考与推理,
FluxGym 是一款用于简化 Flux LoRA 模型训练的工具,特别适用于低显存环境(如12GB、16GB或20GB VRAM)。LoRA 模型是一种低秩适应技术,允许在较小的数据集上微调大型模型,而无需大量计算资源。FluxGym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图形界面,使得即使没有深厚编程背景的用户也可以轻松上手训练 Flux LoRA 模型。
阿里通义万相Wan2.1模型登顶Vbench榜首第一,超越Sora、HunyuanVideo、Minimax、Luma、Gen3、Pika等国内外视频生成模型。而在今天,万相Wan2.1视频生成大模型正式开源!【DiffSynth-Studio】 模型已经在趋动云『社区项目』上线,无需自己创建环境、下载模型,一键即可快速部署,快来体验【DiffSynth-Studio】带来的精彩体验吧!
TANGO 是一项前沿的AI技术,旨在解决传统数字人生成技术中存在的局限性,如只能生成面部或唇形同步的视频片段。通过结合音频输入与参考视频中的动作数据,TANGO 能够生成与音频内容匹配的全身动作视频,使得生成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TANGO框架的开源和高效性为其在数字人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以下是几个潜在的应用场景:虚拟主持人: 利用TANGO框架,可以轻松生成与真实主持人相似度极高的虚
很多行业虽然核心部件CPU/GPU已实现国产化,但仍有部分关键部件依赖国外技术。这种现状下,关键行业对AI算力的核心需求值得关注
如今,国内头部游戏厂商加速研发并拓展新赛道,小游戏和云游戏等新兴市场迅速扩张,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据《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63.66亿美元,规模连续四年超千亿人民币。在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海外市场收入前100的游戏中,策略类占比40.31%,角色扮演类占比15.97%;射击和休闲类占比分别为10.03%和5.11%。而在游戏出海的主要
AI Toolkit 是由开发者 Ostris 精心打造的一站式扩散模型训练套件,专为现代AI创作需求设计。该项目最大亮点在于其对消费级硬件设备的深度优化,让用户无需依赖昂贵的企业级GPU,即可在本地或个人设备上完成高质量的模型训练与微调。无论是初学者希望快速入门,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追求更灵活的训练方式,AI Toolkit 都提供了高度易用的图形化界面(GUI)和命令行(CLI)两种操作模式,极
大模型入门:一文读懂算力与 CPU、GPU、GPGPU、TPU、DPU
【摘要】算力产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化。政策强力驱动与产业订单爆发形成共振,资本市场关注点已转移至技术壁垒、订单兑现与盈利质量。通过对六大赛道的量化分析,揭示了国产AI芯片、光模块与液冷技术的投资主线,并对短期市场波动与核心标的进行了前瞻性评估。
穿越AI“巴别塔” 25岁的F5交出一张平台化“答卷”
本文介绍了大模型概念自信度,自信度在哪些领域可以得到应用,自行度和熵的区别,和自信度对算力的优势。
MiniCPM-V4.0发布:4B参数视觉模型在OpenCompass评测中超越GPT-4.1-mini等竞品。该模型专为移动端优化,在iPhone16ProMax上实现首token延迟<2秒、解码速度>17token/s。支持llama.cpp/Ollama等多种部署方式,已在趋动云平台提供一键部署服务。新用户可参与限时活动获取190元算力金奖励。项目地址:https://githu
Area-Composition模型可以通过输入不同的提示词,然后根据各部分提示词进行融合生成图片。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实现该模型的本地部署。
全球云计算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智算云体系架构的成熟与AI服务范式的创新,推动云计算从基础资源供给向智能时代核心引擎加速转型。
从零开始学大模型:大模型算力常用名词全解析(超全整理),建议收藏!
英伟达新一代机器人计算机Jetson Thor正式发售!2070 TFLOPS的AI算力和7.5倍的性能提升,驱动物理AI和通用机器人时代真正到来。
【摘要】现实世界资产(RWA)正从传统领域向算力与新能源等新兴类别深度拓展。通过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将GPU算力、充电桩、光伏电站等代币化,不仅为AI产业和绿色金融开辟了高效融资渠道,也预示着万物可代币时代的到来。
GpuGeek平台是一个专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科学计算等领域设计的云计算平台,以其显卡资源充足、节点丰富、高性价比、镜像多样、模型市场丰富、实例创建快速、GitHub学术加速便捷和计费灵活等特点,成为开发者和科研人员的首选。平台提供多种高性能显卡(如NVIDIAA100、V100、RTX系列)和计算节点配置,支持弹性扩展和高效资源调度。按需计费和长期订阅优惠帮助用户节省成本,丰富的操作系统和深度
近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正式发布了《2024大模型十大趋势——走进“机器外脑”时代》报告。目前,这一报告正在AI产业界各大社群快速传播。报告中,腾讯研究院试图通过10个关键性的趋势,去理解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AI巨变,并勾勒出一个由大模型驱动的新未来。有需要完整报告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智算中心作为支撑大模型训练、推理和各类智能应用的“数字底座”,已从单点试水走向规模化落地阶段。截至2025年,全国已建及在建智算中心超250个,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八大枢纽节点。
大模型成本解析 大模型的高昂成本主要来自: 训练阶段:需上万张高性能显卡(如A100),单次训练电费可达24万美元 数据准备:数据采集、清洗和标注成本昂贵,专业标注1万条数据需1000-5000美元 推理部署:用户请求处理需要持续算力支持,并发量高时成本飙升 人力投入:专业团队(研究员、工程师等)年薪可达150-300万美元 持续维护:包括模型迭代、硬件升级等,年成本约50万美元 (字数:149)
在2025开放计算技术大会上,阿里云、浪潮信息、中科方德、中兴通讯等成员单位,十余家国内外芯片厂商,以及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和FlagOS社区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龙蜥智算联盟”,通过建立测试基准及性能优化方法,统一维护并更新社区主线版本,建设开源AI框架与芯片适配平台等举措,提升AI基础设施性能和稳定性,建设AI开源生态。
由沙利文和天罡智算联合发布,聚焦于中国智能算力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智能算力通常指的是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的计算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任务的能力。分析当前智能算力的关键技术,例如 GPU、TPU、FPGA、ASIC 等。探讨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包括硬件加速、云计算和边缘计算。讨论智能算力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如金融、医疗、交通等。报告介绍了智能算力行业的背景、定义和重要性。分析
算力
——算力
联系我们(工作时间:8:30-22:00)
400-660-0108 kefu@csd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