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社区云,与社区用户共同成长
邀请您加入社区
云原生一周动态要闻:Istio 1.12 发布CentOS 替代品 Rocky Linux 8.5 发布Prometheus 推出 Agent 模式来适应新的使用场景Linux 基金会与 CNCF 推出新的在线培训课程Antrea 1.4.0 发布开源项目推荐文章推荐云原生动态Prometheus 推出 Agent 模式来适应新的使用场景日前,Prometheus 发布了新的操作模式——Prome
报错Exec Failure: HTTP 403, Status: 403 - events is forbidden: User "system:serviceaccount:kube-ops:jenkins" cannot watch resource "events" in API group "" in the namespace "kube-ops"java.net.ProtocolEx
1、安装dockersudoapt install docker.io2、修改 cgroupdriver to systemdsudo vi /etc/docker/daemon.json添加以下内容:{"exec-opts": ["native.cgroupdriver=systemd"]}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sudo systemctl restart do
阿里云服务器centos_7_9_x64位,3台,搭建k8s集群
大家好,我是蓝胖子,在上一篇我简单介绍了如何基于特定分支做自动编译和发布,在生产环境中,为了更加安全和快速回滚,我采取的是通过对代码打tag的方式来进行部署,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整个发布过程的逻辑。
背景今天登陆jenkins提示磁盘空间不足,且构建发生错误配置文件。主要含义是在配置文件中进行任何更改后都需要重新加载 Nginx。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只有upstream配置变更的时候我们不需要重新加载 Nginx(即当你部署的应用 Endpoint
pod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总会处于以下几个状态:Pending: 创建pod资源并存入etcd中,但尚未完成调度。ContainerCreating: pod调度完成,处于容器创建的过程中,通常是在拉取镜像的过程中。Running: pod中所有容器都已经成功创建,并且成功运行起来。Succeeded: pod中所有容器都已成功终止并不会被重启。Failed: 所有容器都已经终止,但至少有一个容器
k8s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声明式API:用户通过YAML或JSON文件定义应用的期望状态(如Pod数量、资源限制),k8s控制器则负责持续监控并自动调整实际状态。从2014年的1.0版本到如今的1.30+,k8s已从容器编排工具演变为云原生时代的“操作系统”。无论是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是创业公司的快速迭代,k8s都提供了标准化、可扩展的解决方案。随着AI与可观测性技术的融合,k8s的下一站将是自
做可靠性测试的时候,将其中一个物理机节点重启后,该节点状态变成了notready,describe查看详细信息,如下;虽仍然显示calico在线,但是还是将该节点上的calico重启了,重启了之后calico的状态一直为pending,查看详细信息,显示已经调度成功;但是迟迟没有创建volume、拉取镜像、启动容器;说明master的功能没啥问题,可能是kubelet不正常;(因为还没有到创建容器
kube-prometheus数据持久化设置
问题出现情况:在k8s的一个节点上重新安装了一个版本的docker, 发现该节点处于了NotReady状态,查看kubelet的状态(System status kubelet),失败了,再查看kubelet的日志(journalctl -xe | grep kubelet)报错如下: failed to create kubelet: misconfiguration: kubelet cgro
2022 年,国内的云原生技术生态日趋完善,细分技术项目也不断涌现,形成了完整的支撑应用云原生化的全生命周期技术体系。基础设施即代码、微服务、Serverless 等技术,促使基础设施资源向更加灵活弹性、自动化方向发展。而开源生态也从“高速繁荣”逐步向“稳步求精”演进。KubeSphere 社区在所有社区用户、贡献者、合作伙伴的共同协作中,也在稳步前进。2022 年已经成为回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系统,用于自动化应用程序的部署、扩展和管理。它最初是由Google内部的Borg系统启发并设计的,于2014年作为开源项目首次亮相。Kubernetes不断演进,增加了对多种云平台的支持,改进了网络和存储功能,增强了安全性。其社区也不断扩大,衍生出众多相关项目和工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Kubernetes的架构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分布式、可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Kubernetes(k8s)集群中部署Prometheus,并实现对整个集群的监控。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Prometheus作为一款开源系统监控和警报工具包的强大功能,以及它在现代云原生架构中的重要性。接着,文章详细阐述了在k8s集群中部署Prometheus的步骤,包括安装必要的组件(如Grafana),以及如何自定义和调整监控策略以适应特定的业务需求。
备份策略:必须遵循3-2-1原则(3副本、2种介质、1个离线)3-2-1原则的落地实现# 多介质备份示例(本地磁盘+对象存储+磁带)3副本:本地磁盘(SSD)、AWS S3 Glacier、LTO-8磁带2种介质:电子介质(云存储)+物理介质(磁带)1个离线:每周人工更换磁带并转移至防爆保险柜备份生命周期管理# 自动清理旧备份(保留策略)热备份保留7天冷备份保留30天归档备份保留5年断电防护:UP
文章目录1.【报错信息】1.1 该节点一直NotReady1.2 查看该节点详细信息1.3 该节点上查看kubelet日志2. 【排错】3. 【修改】1.【报错信息】服务器排水后重启,发现master02 一直NotReady1.1 该节点一直NotReady[root@crust-m01 ~]# kubectl get nodeNAMESTATUSROLESAGEVERSIONcrust-m01
部署K8snode 节点not readyroot@n226-060-152:/opt/cni/bin# kubectl get nodeNAMESTATUSROLESAGEVERSIONn224-214-218NotReady<none>119sv1.18.4n226-060-152Readymaster21hv1.18.4n226-070-127NotReady&l
刚部署完k8s,使用kubectl get nodes查看节点状态时,发现所有节点为notready状态首先查看一下kube-system的 pod (部分pod有三个,原因是我一共有三个加点)可以看到kube-flannel镜像拉取失败了需要手动去拉取这个镜像执行命令kubectl describe pod kube-flannel-ds-rxh5w -n kube-system手动拉取镜像(b
#查看当前的配置kubectl get configmap coredns-n kube-system -o yaml#以下是配置项apiVersion: v1data:Corefile: |.:53 {errorshealthkubernetes cluster.local in-addr.arpa ip6.arpa {pods insecureupstream
应用抽象:将多个容器封装为逻辑单元,简化微服务架构的部署与管理。弹性能力:通过探针、重启策略实现自动恢复,结合控制器(Deployment)实现弹性扩缩容。可移植性:屏蔽底层运行时差异,支持跨环境(开发、测试、生产)一致部署。
k8s
——k8s
联系我们(工作时间:8:30-22:00)
400-660-0108 kefu@csd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