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ublist
写文章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Docker网络实战:容器通信与隔离之道

Docker网络主要实现容器间通信、外部访问容器服务、容器访问外网等功能。常见网络类型包括:Bridge(默认桥接模式)、Host(共享宿主机网络)、Container(共享容器网络)、None(无网络)和Overlay(跨主机网络)。关键命令包括创建网络(docker network create)、查看详情(inspect)、连接/断开网络(connect/disconnect)以及删除网络(

文章图片
#docker#容器#网络 +2
从“碎片化”到“完美重组”:IP报文的分片艺术

摘要:文章详细解析了IP分片技术原理,指出当IP数据包超过数据链路层MTU时必须进行分片传输。分片会显著增加丢包风险。解决方案是通过TCP层的MSS(1460字节)和滑动窗口机制控制数据量。IP报头中16位标识用于分片分类,3位标志控制分片行为,13位片偏移定位分片位置。分片重组需通过标识分类、检查首尾片存在性、验证中间片连续性等步骤完成。文章强调分片是网络层为兼容不同MTU的无奈之举,应优先在传

文章图片
#tcp/ip#网络协议#网络
内网穿透原理和部署教程

本文介绍了内网穿透技术原理及frp工具的部署方法。由于NAT映射表是临时且单向的,外网无法直接访问内网服务。通过部署公网服务器作为中转,frp实现了内网服务的穿透访问。具体步骤包括:下载frp软件包,详细说明了配置文件修改要点和端口开放注意事项,并提供了SSH和Nginx两个实际应用案例,希望能帮助您快速掌握内网穿透的实现方法。

文章图片
#网络#网络安全#网络协议 +4
Linux容器基石:LXC核心概念与实践指南

LXC容器技术概述 LXC(Linux Containers)是一种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技术,通过Linux内核提供容器功能,将应用打包成独立运行的沙箱环境。相比虚拟机,LXC隔离性较弱但更轻量。其特点包括:提供简易工具链管理容器,但学习成本较高;依赖命令操作导致批量迁移复杂。Docker后来在LXC基础上发展,逐渐转向自研的libcontainer技术。 基础操作 安装:CentOS/Ubuntu通

文章图片
#容器#linux#服务器
网络数据传输与NAT技术的工作原理

本文介绍了私有IP地址的划分及其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针对IPv4地址枯竭问题,RFC1918标准定义了10.0.0.0/8、172.16.0.0/12和192.168.0.0/16三类私有IP范围,适用于不同规模网络。通过NAT(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私有IP可转换为公网IP实现互联网访问,同时通过端口映射解决内网主机通信问题。文章还阐述了公网IP分配机制、网络层级结构以及内外网通信原理,指出公网无

文章图片
#网络
Linux容器基石:LXC核心概念与实践指南

LXC容器技术概述 LXC(Linux Containers)是一种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技术,通过Linux内核提供容器功能,将应用打包成独立运行的沙箱环境。相比虚拟机,LXC隔离性较弱但更轻量。其特点包括:提供简易工具链管理容器,但学习成本较高;依赖命令操作导致批量迁移复杂。Docker后来在LXC基础上发展,逐渐转向自研的libcontainer技术。 基础操作 安装:CentOS/Ubuntu通

文章图片
#容器#linux#服务器
Linux容器基石:LXC核心概念与实践指南

LXC容器技术概述 LXC(Linux Containers)是一种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技术,通过Linux内核提供容器功能,将应用打包成独立运行的沙箱环境。相比虚拟机,LXC隔离性较弱但更轻量。其特点包括:提供简易工具链管理容器,但学习成本较高;依赖命令操作导致批量迁移复杂。Docker后来在LXC基础上发展,逐渐转向自研的libcontainer技术。 基础操作 安装:CentOS/Ubuntu通

文章图片
#容器#linux#服务器
Linux系统Namespace隔离实战:dd/mkfs/mount/unshare命令组合应用

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管理和隔离相关的重要命令与概念: Namespace:Linux内核资源隔离机制,通过不同namespace实现进程间的资源独立,支持IPC、网络、PID等隔离类型,提供API如clone()、setns()和unshare()。 dd命令:数据转换工具,支持文件复制、格式转换及大小写转换,常用参数包括if(输入文件)、of(输出文件)和bs(块大小)。 mkfs命令:用于

文章图片
#docker#linux#系统架构 +4
基于UDP协议的群聊服务器开发(C/C++)

在服务器架构设计中,模块解耦是保障系统可维护性的核心准则。本方案采用分层架构将核心功能拆解为通信层与业务处理层两大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TCP协议时,开发者往往需要额外设计协议抽象层来解决其字节流特性导致的消息边界模糊问题(如粘包/拆包处理),并通过重传机制强化传输可靠性。而UDP的面向报文特性天然规避了消息边界问题,其无状态传输模型大幅简化了基础通信层的设计复杂度——这正是我们选择UDP构建

文章图片
#udp#服务器#网络协议 +2
内网穿透原理和部署教程

本文介绍了内网穿透技术原理及frp工具的部署方法。由于NAT映射表是临时且单向的,外网无法直接访问内网服务。通过部署公网服务器作为中转,frp实现了内网服务的穿透访问。具体步骤包括:下载frp软件包,详细说明了配置文件修改要点和端口开放注意事项,并提供了SSH和Nginx两个实际应用案例,希望能帮助您快速掌握内网穿透的实现方法。

文章图片
#网络#网络安全#网络协议 +4
    共 37 条
  • 1
  • 2
  • 3
  • 4
  • 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