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我们经常在图像预处理中会看到类似如下代码img = cv2.imread("img_path")img = img[:,:,::-1].transpose(2, 0, 1)上述两句到底是什么含义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白一点,我们通过cv2读图片是,数据读取的通道顺序是bgr,并且是height, width, channel的排列方式。所以切开上述第二行代码来看:img[:,:,
人脸姿态估计简单预研一、 背景介绍其实背景很简单,就是有些算法针对正脸的效果很好,但是对于特别大的侧脸,效果就不是很好,所以需要需要根据人脸姿态来进行过滤。二、 算法的简要介绍1. 什么是姿态估计在计算机视觉中,对象的姿态是指其相对于相机的相对方向和位置,我们可以通过相对于相机移动对象,也可以相对于对象移动相机,还可以同时移动相机和对象,如果相机和对象保持相对静止,虽然相机和对象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
LZ在使用vscode的时候,出现代码块无法折叠的问题,这个对于比较长的脚本,阅读起来非常不友好,于是找了个方法,很简单,做个记录。修改EditorFoldingStrategy选项的值为indentation。在输入框输入folding,文件->首选项->设置。小技巧,写了备查就行!...
1.ResNet简介ResNet(Residual Neural Network)是由微软研究院的Kaiming He等4名华人提出的,一般我们把ResNet称作是残差网。在ILSVRC 2015的比赛中,Kaiming He等人通过使用Residual Units(残差单元)训练了152层神经网络(名副其实的深度学习了!)赢得了冠军。在比赛中的top-5的错误率为3.57%,同时参数量比VGGN
模型转换(pth转onnx转caffemodel)一、背景介绍因为模型要用到前端,所以要将pytorch训练的模型转成caffemodel,之前LZ已经写了一片tensorflow转caffemodel的教程,今天就总结一篇pytorch转onnx转caffemodel的教程二、pth转onnx这个严格意义上是DBFace系列的第四部分,但是主要是用来转模型,对其他模型也是适用的,于是就单独拎出来
最近真的项目很紧,996模式开启了多日,在完成项目一小步后,总算有时间进行一些梳理,也是对tensorflow有了更多的认识。之前在学校实验室中,其实并不涉及太多tensorflow c++端的接口,无论是训练还是做inference,基本上都是python,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c++还是会比python多很多步骤,第一个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我怎么使用python训练好的ckpt模型呢?.
使用–branch指定分支,也得多试几次,开手机热点比较快git clone --branch v3.7.1 https://github.com/protocolbuffers/protobuf.git使用那么多次git clone,发现下载速度最快的方法就是使用手机热点…...
Tesla AI DAY 2022
一系列用于评估自动驾驶(AD)策略性能的关键指标。让我们逐一解析这些指标:动态碰撞比率(Dynamic Collision Ratio, DCR):静态碰撞比率(Static Collision Ratio, SCR):碰撞比率(Collision Ratio, CR):位置偏离比率(Positional Deviation Ratio, PDR):航向偏离比率(Heading Deviation

人脸姿态估计预研(二)1. 背景为什么要写第二篇,因为第一篇写的很简单,自己的思考部分比较少,并且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补充2. 算法部分2.1 到底使用多少个点?这个确实是一个比较实在的问题,因为博客里LZ也看到不少,基本上都是参考opencv与DLIB那篇博客博客的,下面评论中有很多问题,自然LZ也是有很多疑惑的。首先一个问题便是到底用多少个点?这些点的3D模型怎么得到的,模型应该也是有对应的方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