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文章解释了大模型训练中SFT和RLHF的区别与必要性。SFT教会模型"能做什么",通过模仿人类范例获取基础知识,但存在成本高、覆盖面有限等局限。RLHF则教会模型"应该做什么",通过人类反馈训练奖励模型,指导生成更符合人类期望的回答,解决了SFT的局限性,实现了目标对齐。SFT是基础,RLHF是真正的内核。


在大模型训练里面,SFT(有监督微调)还不够吗?为什么需要 RLHF(人类反馈强化学习)?今天写一篇文章来具体讲讲。

简单来说, SFT (Supervised Fine-Tuning, 有监督微调) 教会模型 “能做什么” ,即模仿人类范例来掌握知识和对话能力;而 RLH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则教会模型 “应该做什么” ,即理解人类的偏好、价值观和细微差别,让它的回答更符合人类期望。

SFT 确实能让模型变得非常强大,但它有几个天生的局限性,这就使得 RLHF 成为必需品。

  1. SFT:一个努力模仿高分答案的学生

SFT 的过程,就像是给一个预训练好的、知识渊博但不懂如何与人交流的模型(比如 GPT-3),喂食大量高质量的“问题-回答”对。

  • 目标 :学习模仿。模型的目标是,在给定一个问题(prompt)时,它生成的回答要尽可能地与人类专家给出的“标准答案”一模一样。

  • 优点 :效率高,能快速让模型学会按照特定格式进行对话、回答事实性问题、扮演角色等。这是模型能力的基础。

那么,为什么 SFT 不够?

  1. “标准答案”的成本和局限性 :

    • 成本极高 :要为成千上万种可能的问题都写一个高质量的“标准答案”,成本是天文数字。

    • 质量难以保证 :人类专家在撰写答案时,也可能有疏漏、偏见,甚至错误。

    • 覆盖面有限 :你永远无法穷尽所有用户可能提出的问题。对于S-Tuning数据集中没有覆盖到的领域,模型的表现就会显著下降。

  2. 目标函数(Objective)的错位 :

    SFT 的优化目标是“最小化预测误差”,通俗讲就是“让模型预测的下一个词,和标准答案里的下一个词,概率上越接近越好”。

    但这和“一个好的回答”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一个回答可能在措辞上与标准答案略有不同,但实际上更幽默、更安全、或者更有帮助。SFT 无法理解这种 质量上的细微差别 ,它只会死板地认为“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就是错的”。

  3. 无法学习“偏好” :

    SFT 教会模型什么是“对的”,但没教会它在“两个都对,但一个更好”的答案中如何选择。比如,对于“如何安慰一个失落的朋友?”,可以有无数种“对”的回答,但有些回答显然比另一些更体贴、更有效。SFT 对此无能为力。

  4. RLHF:一个学会察言观色、追求高情商的学生

RLHF 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 SFT 的上述问题。它不再强求模型生成一模一样的标准答案,而是让模型学会 理解人类的偏好 。

整个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训练一个“品味导师”(Reward Model, 奖励模型)

  1. 拿一个问题,让已经经过 SFT 的模型生成多个不同的回答(比如 A, B, C, D)。

  2. 让人类来对这些回答进行排序,告诉系统他们认为哪个最好,哪个次之,哪个最差(例如:D > B > A > C)。

  3. 用这些排序数据,训练出一个新的模型——奖励模型。这个模型的唯一工作就是给任何一个“问题-回答”对打分,分数高低代表了它预测人类会有多喜欢这个回答。它学会了人类的“品味”。

第二步:用“品味导师”来指导模型继续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1. 让 SFT 模型像一个强化学习中的“智能体”(Agent),不断地针对新问题生成回答。

  2. 生成的回答不再由人类来评判,而是直接交给已经训练好的“奖励模型”(品味导师)去打分。

  3. 模型的目标,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参数,让自己生成的回答能够从奖励模型那里获得尽可能高的分数。

  4. 同时,为了防止模型为了高分而“胡说八道”(即 reward hacking),会有一个惩罚项,确保它不会偏离 SFT 阶段学到的知识太远。

RLHF 解决了什么关键问题?

  1. 数据成本更低,扩展性更强 :让人类去“比较和排序”几个已有的答案,远比让人类“从头写一个完美答案”要容易和便宜得多。这使得获取大量对齐数据成为可能。

  2. 对齐了“目标函数” :优化的目标从“模仿范例”变成了“最大化人类偏好”。这使得模型努力的方向,从“变得更像”转向了“变得更好”。

  3. 学会了细微差别(Nuance) :通过学习海量的偏好数据,模型学会了什么是“有帮助的”、“无害的”和“真实的”。它学会了在多个可能的回答中,选择那个最符合人类价值观和期望的选项,变得更像一个高情商的助手。

所以 SFT 是基础,提供人类认知基本能力,RLHF 是对齐人类价值观,是真正的内核。

AI大模型学习路线

如果你对AI大模型入门感兴趣,那么你需要的话可以点击这里大模型重磅福利:入门进阶全套104G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和面试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一份大模型从零基础到进阶的学习路线大纲全览,小伙伴们记得点个收藏!

请添加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100套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请添加图片描述

大模型全套视频教程

请添加图片描述

200本大模型PDF书籍

请添加图片描述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LLM面试题合集

请添加图片描述

大模型产品经理资源合集

请添加图片描述

大模型项目实战合集

请添加图片描述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