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了一张让我感兴趣图片。

是一张大模型发布的时间线图,从2023年2月一直画到2025年8月,密密麻麻的圆点,每个圆点都代表一个新模型的发布。

说实话,看完之后我第一个反应不是兴奋,而是一种莫名的恐慌感,甚至有时候带来了选择焦虑。

放在一起看,这个速度和密度,有点吓人了。

这就是LLM版的"军备竞赛"

从这张图上,你能清楚地感受到什么叫"疯狂加速"。

2023年初的时候,GPT-4、Claude刚出来,大家还在慢悠悠地研究怎么用。那时候一个新模型发布,整个圈子都会讨论好几周。

但你看看现在这个节奏。

xAI的Grok系列,从Grok 1到Grok 4,几乎是无缝衔接。Google的Gemini家族,从1.0到2.5,中间还有各种Pro、Flash、Ultra版本。DeepSeek更是从V2一路狂奔到了传说中的R2(虽然推特上有人质疑R2还没真正发布)。

最夸张的是OpenAI,从GPT-4到各种mini、turbo版本,再到传说中的o3系列,这密集程度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有什么时间加速器。

网上有个回复特别中肯:“这个创新速度简直疯狂,每天都有新的大模型突破在发生。”

确实,现在你要是三天不看大模型圈的消息,再回来就感觉自己像个古代人。

用户真的需要这么多选择吗?

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大模型吗?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学经济学时的一个概念,叫"选择悖论"。选择太多的时候,人反而会变得焦虑和不知所措。

现在的AI模型市场,就有点这个意思。

每个模型都说自己在某个方面是最强的。GPT说自己最均衡,Claude说自己最安全,DeepSeek说自己性价比最高,Llama说自己开源生态最好。

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用户来说,这种丰富到了让人头疼的程度。

就像你走进一家有50种汉堡的快餐店,最后反而不知道该点哪个了。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跟我抱怨过类似的焦虑:刚学会用GPT-4,听说Claude 3.5在某些任务上更好;刚适应了Claude,又听说DeepSeek V3性价比更高;还没来得及试试DeepSeek,又有人说Llama 4马上要出来了。

更直观的是,甚至甲方客户那些不是大模型专业人员,基本是盲目选择或者别人说哪个好,就用哪个。

这种永远在追新、永远觉得自己落后的感觉,真的很累。

我们被"新"绑架了吗?

这张时间线让我反思了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太迷恋"新"了?

每次有新模型发布,各大科技媒体都会大肆报道,各种评测文章满天飞。但有多少人真正深度使用过这些模型?有多少人真的从这些"升级"中获得了实际价值?

我觉得现在整个大模型圈有点像早年的手机圈。每年都要出新款,每次都说是"革命性升级",但很多时候用户的实际体验提升并没有宣传的那么大。

不是说技术进步不好,而是这种过度追新的氛围,可能让我们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如何更好地使用现有的工具。

之前和一个做过系统的一位朋友聊天,其中他说得很好一点是:“我们需要开始按任务、行业、准确性来划分这些模型。”

核心是:落地为王

对啊,与其每天关心又有什么新模型发布了,不如想想哪个模型最适合解决你的具体问题。

真正的价值在应用,不在追新

作为一个大模型重度使用用户,我现在的策略是:选定几个真正适合自己工作流程的模型,然后深度使用,而不是每个新模型都去尝鲜。

  • 就像写作一样,工具再多,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有东西可写。
  • 就像写接口写前端样式,代码模型再多,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有逻辑要实现。
  • 还有就是开源模型我们拿来去做微调的时候,我现在基本选择Qwen3系列了,原因比较很简单:效果好,技术生态比较完善,能够持续更新,模型参数尺寸比较多,能够满足多个场景

其他模型也是一样,再先进的模型,如果你不知道怎么用好它,那它和一个普通工具没什么区别。

与其把时间花在追逐每一个新发布的模型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prompt工程能力,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大模型协作。

这就像摄影一样,真正的摄影师不是那个拥有最新最贵设备的人,而是那个能用手头的相机拍出好照片的人。

冷静看待这场"模型大战"

当然,我并不是说技术竞争不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激烈的竞争,我们才能享受到越来越好的大模型服务。

但作为用户,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

不要被这种发布节奏绑架,不要觉得不用最新的模型就落后了。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为技术服务的。

找到真正适合你的工具,深度使用它,让它真正提升你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这比盲目追新要有意义得多。

写在最后

看完这张时间线,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爆发期。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机遇在于,我们有了越来越多强大的工具可以使用。挑战在于,我们需要在这种信息过载中保持清醒,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与其每天焦虑"又有新模型了",不如问问自己:“这些工具真的让我变得更好了吗?”

这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

记住,最好的工具,永远是那个你用得最顺手的工具。

最后一个就是,比如经常使用大模型帮我写代码,有时候担心是“自费武功”,但是感觉重复简单的工作使用大模型来写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一些大模型写的不是很好的场景,比如如何调优训练模型等,还有和场景比较深度绑定的逻辑,我们是否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积累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要建立自己的技能壁垒,简单来讲就是你要有特长,而不是什么东西都给大模型来解决。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我国在AI大模型领域面临人才短缺,数量与质量均落后于发达国家。2023年,人才缺口已超百万,凸显培养不足。随着Al技术飞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急剧扩大至400万,严重制约我国Al产业的创新步伐。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教育体系,国际合作并进,是破解困局、推动AI发展的关键。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最新大模型学习路线

明确的学习路线至关重要。它能指引新人起点、规划学习顺序、明确核心知识点。大模型领域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没有明确的学习路线可能会导致新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专注于哪些内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AI大模型的同学,我帮大家准备了从零基础到精通学习成长路线图以及学习规划。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针对以上大模型的学习路线我们也整理了对应的学习视频教程,和配套的学习资料。

大模型经典PDF书籍

新手必备的大模型学习PDF书单来了!全是硬核知识,帮你少走弯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套大模型项目实战

所有视频教程所涉及的实战项目和项目源码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博主介绍+AI项目案例集锦

MoPaaS专注于Al技术能力建设与应用场景开发,与智学优课联合孵化,培养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技术性人才和应用型领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学习大模型?

2025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岗位与能力培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 大模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逐渐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力, 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 、 智能推荐等领域 ,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和机遇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适合人群

  • 在校学生: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和一定的数学基础,有志于深入AGI大模型行业,希望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 IT行业从业人员:包括在职或失业者,涵盖开发、测试、运维、产品经理等职务。拥有一定的IT从业经验,至少1年以上的编程工作经验,对大模型技术感兴趣或有业务需求,希望通过课程提升自身在IT领域的竞争力。
  • IT管理及技术研究领域人员:包括技术经理、技术负责人、CTO、架构师、研究员等角色。这些人员需要跟随技术发展趋势,主导技术创新,推动大模型技术在企业业务中的应用与改造。
  • 传统AI从业人员:包括算法工程师、机器视觉工程师、深度学习工程师等。这些AI技术人才原先从事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等领域工作,现需要快速补充大模型技术能力,获得大模型训练微调的实操技能,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课程精彩瞬间

大模型核心原理与Prompt:掌握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知识,了解行业应用与趋势;熟练Python编程,提升提示工程技能,为Al应用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G应用开发工程:掌握RAG应用开发全流程,理解前沿技术,提升商业化分析与优化能力,通过实战项目加深理解与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gent应用架构进阶实践:掌握大模型Agent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实践应用,能够独立完成Agent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升多智能体协同与复杂任务处理的能力,为AI产品的创新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微调与私有化大模型:掌握大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技能,提升模型优化与部署能力,为大模型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顶尖师资,深耕AI大模型前沿技术

实战专家亲授,让你少走弯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对一学习规划,职业生涯指导

  • 真实商业项目实训
  • 大厂绿色直通车

人才库优秀学员参与真实商业项目实训

以商业交付标准作为学习标准,具备真实大模型项目实践操作经验可写入简历,支持项目背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厂绿色直通车,冲击行业高薪岗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中涉及到的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