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ublist
写文章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Python学习日记-93] 并发编程之多线程 —— Python GIL(Global Interpreter Lock)

在 Python 的并发编程领域中,多线程编程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然而,其中的全局解释器锁(Global Interpreter Lock,简称 GIL)却是一把双刃剑,深刻影响着多线程程序的性能与行为。理解 GIL 的工作机制、它与多线程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编程中合理应对 GIL 带来的影响,对于编写高效的 Python 并发程序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GIL 的各个方面。

文章图片
#学习#python#开发语言 +1
[Python学习日记-91] 并发编程之多线程 —— threading 模块、开启线程的方式、线程相关的其他方法

​在前面的线程理论的介绍当中我们已经介绍了线程的概念、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经典的线程模型、POSIX线程和线程的实现理论,这些都是比较偏向于理论的。本篇我们将进入实际敲代码的阶段,看看在 Python 当中应该如何创建线程等,以及使用进程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文章图片
#学习#python#开发语言
国产首款 6nm 显卡震撼登场,砺算科技引领新征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显卡作为计算机图形处理的核心硬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游戏体验、专业图形设计以及众多前沿技术的应用效果。长久以来,显卡市场一直被少数国际巨头所主导,然而,随着国产科技力量的不断崛起,这一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7 月 26 日,砺算科技以其卓越的创新实力,推出了国产首款 6nm 制程的消费级显卡 7G106 及专业级显卡 7G105,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科技

文章图片
#科技
[Python学习日记-25] 哈希(HASH)是个什么东西?

哈希(Hash),也称为散列,或音译为哈希,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又叫做预映射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哈希值(散列值)。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也就是散列值的空间通常远小于输入的空间。其实这种转换就是一个算法,世界上最简单的算法就是加减乘除,打个比方算法本体为:输入 + 7 = 输出输入算法转换输出11 + 7 =822 + 7 =9。

文章图片
#学习#python#开发语言 +2
如何使用 Ollama 的 API 来生成文本

Ollama 提供了一个 RESTful API,允许开发者通过 HTTP 请求与 Ollama 服务进行交互。这个 API 覆盖了所有 Ollama 的核心功能,包括模型管理、运行和监控。本篇将介绍如何调用 Ollama 的 RESTful API 来生成文本。

文章图片
#python#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
[Python学习日记-66] 多态与多态性

多态与多态性都是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它们都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重要概念,在 Python 当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和用法,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吧。

文章图片
#python#开发语言#学习
[Python学习日记-58] 开发基础练习1——员工信息查询

该练习结合了函数和一些常用的模块开发了一个使用命令行交互的员工信息查询程序,可以巩固实践之前学习的内容。

文章图片
#python#开发语言#学习
如何使用 Ollama 的 API 来生成聊天

Ollama 提供了一个 RESTful API,允许开发者通过 HTTP 请求与 Ollama 服务进行交互。这个 API 覆盖了所有 Ollama 的核心功能,包括模型管理、运行和监控。本篇将介绍如何调用 Ollama 的 RESTful API 来生成聊天。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python#自然语言处理
特斯拉放弃 Dojo 芯片自研,转向外部合作,意味着什么?

特斯拉解散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转向外部合作。核心成员离职,项目终止引发行业震动。特斯拉CEO马斯克决定关闭这一自主研发项目,未来将依赖英伟达、AMD的计算能力和三星芯片制造。Dojo项目曾被视为特斯拉AI战略核心,用于训练自动驾驶系统和机器人技术。终止原因包括技术瓶颈、成本过高及建设滞后。专家分析认为,特斯拉此举是资源整合,聚焦核心业务的表现。虽然短期可能影响算法训练效率,但长期看有助于提升竞

文章图片
#科技
欧洲市场惊现 “贴牌“ 宇树机器人:中国智造如何改写全球科技格局?

在 2025 年巴塞罗那 MWC 展会上,西班牙科技公司 Invelon 的展台引发热议。其展示的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完成站立、行走、握手等高难度动作,更以 "欧洲智造" 的标签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细心的观察者很快发现:这款标价 1.6 万欧元起的智能设备,与中国宇树科技 2024 年发布的 G1 人形机器人在外观、功能甚至动作轨迹上高度相似。随着财新等媒体深入调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Invel

文章图片
#机器人#科技#人工智能
    共 21 条
  • 1
  • 2
  • 3
  • 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