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上下文工程与提示工程不同,前者关注如何在有限的上下文窗口中筛选、组织和压缩有价值的信息,而非单纯地清晰表达指令。有效的上下文工程需要结合提示词、知识库资料、工具信息、对话历史和用户偏好等,根据任务需求动态组合最合适的上下文。随着模型能力提升,上下文工程已成为比提示工程更核心的能力,掌握它能更高效地释放大模型潜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段时间,经常和朋友聊到一个话题——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 很多人会问:它和我们之前常说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两者的核心关注点并不一样。

一、提示工程:学会把话说明白

在过去,大家谈提示工程时,更多强调的是:我要怎么把问题说清楚,让大模型更容易理解并给出准确回答。

就好比,你去问一个人办事,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说“帮我搞定这个”,对方可能摸不着头脑;但如果你说清楚,你希望他以什么身份来思考,要完成什么目标,还要遵守哪些限制条件,那对方完成得往往会更顺利。

同样地,在大模型里,提示工程做的事情就是把“指令”写得足够清晰、明确,尽量减少模型走弯路的可能性。

二、上下文工程:挑选和组织信息

上下文工程,更多解决的不是“怎么说”,而是“放什么”。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书柜。我们想放进很多东西,但书柜的空间是有限的。那问题来了:在有限的空间里,我该放哪些书,才能让我用得最顺手、效率最高?

很多人会说:现在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已经很大了,比如 128K tokens,看上去能放很多内容进去,那是不是“有用的东西全都往里塞”就好了?

其实不然。理论上,窗口确实很大;但在实践中,信息越多,越可能“淹没”掉关键点,反而导致模型答非所问,容易出现幻觉。换句话说,上下文工程关注的不是“能放多少”,而是“放进去的内容对结果有没有价值”。所以,它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在有限空间里,挑选、组织和压缩信息。

三、上下文工程:哪些内容值得放?

在真实的应用场景里,上下文通常由不同来源组合而成。提示词依然是基础,它决定了模型的角色和任务。但光有提示词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把从知识库里动态抽取出来的资料塞进去,这就是所谓的 RAG(检索增强生成)。如果我们搭建的是一个 Agent,还要告诉模型每个工具的功能、输入和输出方式,否则它根本无法正确调用。

除此之外,对话上下文也至关重要。当用户和模型的交流轮次很多时,原始内容往往过于冗长,这时候就需要先进行总结,再把精简后的关键信息输入进去。再比如,有些智能体会保存用户的偏好、历史行为等“对话状态”,甚至把用户画像提炼出来,动态补充到输入里,让模型回答得更贴近用户的真实需求。

真正能落地的智能体,不会一股脑地把所有资料全塞进去,而是根据当下的任务需求,动态组合出最合适的上下文,再交给模型。

四、应用场景案例

举几个例子,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上下文工程的价值。

在电商平台的客服场景里,如果只是单纯依赖提示工程,机器人可能只能按照固定话术回答。但如果结合上下文工程,它就能实时读取用户的历史订单记录、当前商品的库存状态,以及平台的退换货政策,从而生成更个性化、也更准确的回复。

在教育领域,一个学习助手如果只有提示工程的加持,往往只能回答“某个概念的定义是什么”。但当我们引入上下文工程,它可以从知识库里检索相关例题,再结合学生之前的错误记录和学习偏好,提炼出对学生最有价值的上下文内容。这样一来,模型给出的答案就不仅仅是机械的定义,而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再比如个人助理场景。如果没有上下文工程,AI 很可能不知道你昨天答应了谁,或者你下周的会议是否和旅行计划冲突。而有了上下文工程,它会动态注入你的日程表、与会议相关的资料,甚至记住你平常的习惯(比如早上不喜欢开会)。这样生成的回答,自然就会更贴近你的生活。

五、一门“取舍的艺术”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上下文工程更像是一门艺术。

在有限的空间里,怎么挑,怎么放,怎么组织,才能让模型理解得更好、回答得更准?这比单纯写好指令(提示工程)更复杂,也更有学问。

可以说:提示工程解决的是“说清楚”,而上下文工程解决的是“放对东西”。如果说提示工程是“语言的技巧”,那么上下文工程就是“信息的管理学”。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释放大模型的潜力。

随着模型能力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上下文工程正在成为比提示工程更核心的能力。它不仅仅是写好指令,还涉及到信息的选择、组织与动态管理。未来谁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能力,谁就能更高效地驾驭大模型。

六、AI大模型学习和面试资源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和面试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
2.100套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3.100集大模型视频教程
4.200本大模型PDF书籍
5.LLM面试题合集
6.AI产品经理资源合集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