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超详细FreeRTOS入门教程:第十三章 FreeRTOS临界区与原子操作

摘要

在多任务系统中,多个任务可能会同时访问同一资源(如全局变量、外设寄存器、缓冲区)。如果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可能会发生:

  • 数据竞争(Race Condition)
  • 任务/中断交叉修改数据
  • 死锁

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机制。
在 FreeRTOS 中,它们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保护方式,与互斥量、信号量相比,开销更低,效率更高。

2025最新超详细FreeRTOS入门教程


一、什么是临界区?

临界区指一段需要 独占访问共享资源 的代码。在多任务系统中,为了保证这段代码不被打断,必须采取措施:

  • 禁止任务切换(避免其他任务抢占 CPU)
  • 禁止中断访问(避免 ISR 修改共享数据)
访问共享变量
访问共享变量
访问共享变量
任务A
临界区
任务B
中断
冲突: 数据错乱

二、FreeRTOS 提供的临界区机制

1. 任务级临界区

taskENTER_CRITICAL();
    // 临界区代码
taskEXIT_CRITICAL();

特点:

  • 禁止 中断和任务切换
  • 不可嵌套使用(多次调用会造成问题)

2. 支持嵌套的临界区

UBaseType_t uxSavedStatus = taskENTER_CRITICAL_FROM_ISR();
// 临界区代码
taskEXIT_CRITICAL_FROM_ISR(uxSavedStatus);

特点:

  • 可在 ISR 中使用
  • 可多次嵌套,退出时恢复原状态

3. 调度器挂起/恢复

vTaskSuspendAll();
// 临界区代码(调度器暂停)
xTaskResumeAll();

特点:

  • 只禁止任务切换
  • 中断仍然可用
  • taskENTER_CRITICAL 粒度更细

三、原子操作

某些变量(如 8 位或 16 位寄存器)在大多数 MCU 上是原子访问的,但 32 位变量在 8/16 位 MCU 上不是原子操作。

FreeRTOS 提供了原子操作宏:

#define taskENTER_CRITICAL()    portENTER_CRITICAL()
#define taskEXIT_CRITICAL()     portEXIT_CRITICAL()

此外,用户也可以使用 C11 原子库CMSIS 提供的 __LDREX / __STREX 指令


四、临界区 vs 互斥量

特性 临界区 互斥量
粒度 CPU 级别(禁止中断/调度) 任务级别(优先级继承)
开销 极低 较高
可嵌套 支持(带 FROM_ISR 版本) 不支持
使用场景 简单数据保护 共享外设、复杂资源

五、使用示例

示例1:任务中保护共享变量

volatile int sharedCounter = 0;

void vTaskIncrement(void *pvParameters)
{
    for(;;)
    {
        taskENTER_CRITICAL();
        sharedCounter++;
        taskEXIT_CRITICAL();
        vTaskDelay(100);
    }
}

示例2:中断与任务共享数据

volatile uint32_t ulISRValue = 0;

void vTaskHandler(void *pvParameters)
{
    for(;;)
    {
        taskENTER_CRITICAL();
        printf("共享值=%lu\n", ulISRValue);
        taskEXIT_CRITICAL();
        vTaskDelay(500);
    }
}

void TIM2_IRQHandler(void)
{
    BaseType_t xHigherPriorityTaskWoken;
    uint32_t oldStatus;

    oldStatus = taskENTER_CRITICAL_FROM_ISR();
    ulISRValue++;
    taskEXIT_CRITICAL_FROM_ISR(oldStatus);

    portYIELD_FROM_ISR(xHigherPriorityTaskWoken);
}

六、临界区的工作机制

taskENTER_CRITICAL
阻止ISR和任务切换
taskEXIT_CRITICAL
正常调度
临界区
禁止中断
临界区结束

七、调试与优化

  1. 避免长时间占用临界区
    • 临界区代码必须简短
    • 否则会影响系统实时性
  2. 使用嵌套版本
    • 推荐使用 taskENTER_CRITICAL_FROM_ISR
    • 确保中断退出时状态恢复正确
  3. 避免死锁
    • 不要在临界区中使用阻塞 API(如 xQueueReceive()

八、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法
系统响应变慢 临界区占用过长 缩短临界区代码
死锁 临界区中调用阻塞 API 避免阻塞调用
中断丢失 过度使用临界区 优化设计,缩短屏蔽时间

九、经验总结

📌 开发建议

  1. 临界区适合保护简单的共享数据(如变量 ++)
  2. 对于复杂外设访问,用 互斥量 更合适
  3. 临界区必须尽可能短,避免影响实时性
  4. ISR 中推荐使用 taskENTER_CRITICAL_FROM_ISR

十、总结

通过本章学习,你已经掌握:

  • FreeRTOS 临界区的基本概念
  • taskENTER_CRITICALvTaskSuspendAll 的区别
  • 临界区与互斥量的对比
  • 如何在 ISR 中正确保护共享数据

临界区与原子操作是 FreeRTOS 最底层的数据保护机制,理解它们才能设计出高效、稳定的系统。


🔗 FreeRTOS专栏 👉 下一章:2025最新超详细FreeRTOS入门教程:第十四章 FreeRTOS空闲任务与钩子函数 ——我们将学习 FreeRTOS 的 Idle 任务、空闲任务钩子、Tick Hook、Malloc Failed Hook。


Logo

欢迎加入西安开发者社区!我们致力于为西安地区的开发者提供学习、合作和成长的机会。参与我们的活动,与专家分享最新技术趋势,解决挑战,探索创新。加入我们,共同打造技术社区!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