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AI行业的“人才角逐战”早已突破单纯“招揽人才”的初级阶段,对于头部科技企业而言,这场人才争夺已升级为决定未来市场地位与技术突破的关键战略布局。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各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对AI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础技术能力,更偏向具备跨领域实践经验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脉脉最新发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用详实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AI领域人才市场呈现“高需求、高增长、高薪资”的“三高”特征,全年新发岗位数量同比增幅超10倍,其中算法类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部分核心岗位出现“5岗争2人”的紧张局面,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算法人才成大厂“必争之地”,薪资涨幅领跑全行业

《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清晰呈现了AI人才市场的火热态势:2025年7月单月,AI相关新发岗位数量较2024年同期暴涨10倍以上,薪酬水平也随之稳步提升。2025年1-7月,AI领域新发岗位平均月薪达到61475元,较2024年同期的58921元增长4.33%,显著高于全行业平均薪资涨幅(2.1%),薪资优势进一步凸显。

从企业招聘活跃度来看,2025年AI新发岗位量TOP20企业呈现“互联网大厂领跑+垂直领域巨头崛起”的双轨格局。字节跳动凭借在大模型研发、AI应用落地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以29.83的招聘指数位居榜首;小红书(18.32)、阿里巴巴(12.25)紧随其后,二者分别在内容生态AI化、电商智能推荐领域加大人才储备。值得关注的是,MiniMax(3.55)、小鹏汽车(2.88)、自变量机器人(2.44)、大疆(2.41)等垂直赛道企业也凭借细分领域的技术需求跻身榜单,成为AI人才争夺的重要参与者,尤其在自动驾驶算法、工业机器人AI控制等方向招聘需求激增。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薪酬榜单上,跨国企业与科技巨头的“高薪优势”尤为明显。微软以新发岗位平均月薪90345元位居第一,其AI研究院、大模型应用开发等岗位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极强;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平头哥(89760元)、跨境电商平台Wish(85371元)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前者聚焦AI芯片与算法协同优化,后者侧重跨境电商智能风控与推荐算法。此外,京东、比亚迪、华为、小米等企业的AI相关岗位平均月薪集中在6.5万-6.8万元区间,自变量机器人、Momenta等垂直领域企业也凭借技术稀缺性进入高薪企业榜TOP20,充分说明无论是综合型大厂还是细分赛道龙头,都愿意为优质AI人才支付“溢价薪资”。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某头部互联网大厂HR在采访中透露:“当前各行业数智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生成式AI在内容创作、企业服务、工业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放大了AI人才缺口。同一技术岗位中,掌握大模型微调、AI应用开发能力的候选人,比仅具备基础算法能力的候选人年薪差距可达8万-12万元,部分核心岗位甚至出现‘薪资无上限’的招聘情况。”

算法岗位成AI招聘“核心引擎”,垂直场景人才更紧缺

《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明确指出,算法类岗位是驱动AI领域招聘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其岗位数量、薪资水平、紧缺程度均位居AI相关岗位首位。

在2025年AI热招岗位TOP20中,超50%的岗位与算法直接相关,其中“大模型算法工程师”以94.16的招聘指数高居榜首,成为企业招聘的“香饽饽”——该岗位要求候选人具备大模型训练、微调、部署全流程经验,同时熟悉Transformer架构、注意力机制等核心技术,能结合业务场景解决实际问题。而在人才紧缺度TOP20榜单中,算法岗位更是“霸榜”:“搜索算法工程师”以0.39的人才供需比(即5个岗位仅2名合格候选人)成为AI领域最紧缺岗位,其次是广告算法、推荐算法等岗位,供需比均低于0.5。

从岗位类型来看,搜索算法、广告算法、推荐算法作为互联网电商、内容平台、社交软件的“业务核心支柱”,直接影响企业的用户留存率与商业化变现能力,因此这类岗位的招聘需求常年保持高位;与此同时,具备垂直场景“know-how(专业知识)”的算法人才缺口更为突出——例如语音识别算法工程师需熟悉方言识别、噪声抑制等细分技术,音视频算法工程师需掌握超高清视频压缩、实时流媒体传输等能力,营销算法工程师需理解用户画像构建、精准投放策略等业务逻辑,这类结合“技术+行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往往需要企业通过长期培养或高薪挖猎获取,短期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高薪岗位榜单上,算法类岗位同样表现亮眼:除“AI科学家/负责人”以13.2万元的平均月薪断层领先外,大模型算法(68959元)、搜索算法(66720元)、广告算法(66649元)、AIGC算法工程师(65210元)等岗位均跻身TOP10,成为“高薪职业”的典型代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岗位的薪资不仅包含固定薪酬,还普遍附带股票期权、项目奖金等长期激励,部分企业还为核心算法人才提供“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独立项目决策权”等额外福利,进一步提升岗位吸引力。

此外,脉脉9月1日更新的“2025值得去AI雇主”排行榜显示,字节跳动(脉脉雇主指数78126)、腾讯(74345)、京东(72253)凭借完善的培养体系、广阔的技术平台、优厚的薪酬福利稳居前三。从榜单整体分布来看,互联网大厂仍是AI人才求职的“首选阵营”,蚂蚁集团、小红书、滴滴、拼多多、百度均进入前十,阿里巴巴位列第十一位,这些企业不仅在AI技术研发上投入大,还能为人才提供接触行业前沿项目的机会,成为吸引优质候选人的关键优势。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当前AI人才已成为企业构建技术壁垒、抢占未来市场的“核心战略资源”。这场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不仅在重塑就业市场的薪资结构与岗位需求方向,更在推动AI技术向更细分、更实用的领域渗透——对求职者而言,掌握大模型、算法优化、垂直场景应用等核心技能,将成为解锁高薪职业之路的关键“钥匙”。

AI大模型学习和面试资源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和面试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
2.100套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3.100集大模型视频教程
4.200本大模型PDF书籍
5.LLM面试题合集
6.AI产品经理资源合集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分享最新、最前沿的AI大模型技术,吸纳国内前几批AI大模型开发者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