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ublist
写文章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Ilya观点得证!仅靠预测下一个token统一图像文本视频,智源发布原生多模态世界模型Emu3...

来源:量子位OpenAI前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Ilya Sutskever曾在多个场合表达观点:只要能够非常好的预测下一个token,就能帮助人类达到通用人工智能(AGI)。虽然,下一token预测已在大语言模型领域实现了ChatGPT等突破,但是在多模态模型中的适用性仍不明确。多模态任务仍然由扩散模型(如Stable Diffusion)和组合方法(如结合 CLIP视觉编码器和LLM)所主导。

由ChatGPT反思大语言模型(LLM)的技术精要

人工智能与算法学习作者:张俊林, 编辑:夕小瑶的卖萌屋导读:ChatGPT出现后惊喜或惊醒了很多人。惊喜是因为没想到大型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效果能好成这样;惊醒是顿悟到我们对LLM的认知及发展理念,距离世界最先进的想法,差得有点远。我属于既惊喜又惊醒的那一批,也是典型的中国人,中国人善于自我反思,于是开始反思,而这篇文章正是反思的结果。实话实说,国内...

吴恩达教你打造自己的AI应用!三门新课限时免费,新手能看两门

克雷西 发自 凹非寺来源 |量子位QbitAI家人们,吴恩达教授的AI课程时隔一个月终于又更新了!这次一口气直接推出了三门课,主题包括LangChain、扩散模型,以及用ChatGPT API搭建系统。依旧是限时免费,除了扩散模型需要一定知识储备之外,另外两门课新手也能听。有网友为了看完这些课程,直接连觉都不睡了。课程内容这三门课的时长均在一个小时左右,都配有案例方便深入理解。其中,ChatG..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26岁OpenAI举报人疑自杀!死前揭ChatGPT训练黑幕

来源:新智元【导读】26岁的OpenAI吹哨人,在发出公开指控不到三个月,被发现死在自己的公寓中。法医认定,死因为自杀。那么,他在死前两个月发表的一篇博文中,都说了什么?就在刚刚,消息曝出:OpenAI吹哨人,在家中离世。曾在OpenAI工作四年,指控公司侵犯版权的Suchir Balaji,上月底在旧金山公寓中被发现死亡,年仅26岁。旧金山警方表示,11月26日下午1时许,他们接到了一通要求查看

#人工智能
教ChatGPT学会看图的方法来了

羿阁 发自 凹非寺来源 |量子位QbitAI2022年流行“文生图”模型,那2023年流行什么?机器学习工程师Daniel Bourke的答案是:反过来!这不,一个最新发布的“图生文”模型在网上爆火,其优秀的效果引发众多网友纷纷转发、点赞。不仅是基础的“看图说话”功能,写情诗、讲解剧情、给图片中对象设计对话等等,这个AI都拿捏得稳稳的!比如,当你在网上刷到诱人的美食时,只需把图片发给它,它就会..

OpenAI将发布DALL·E 3,多模态ChatGPT来了!

来源:机器之心集成 ChatGPT 后,DALL・E 3 对上下文的理解上了一个大台阶。终于,OpenAI 的文生图 AI 工具 DALL-E 系列迎来了最新版本 DALL・E 3,而上个版本 DALL・E 2 还是在去年 4 月推出的。OpenAI 表示,「DALL・E 3 比以往系统更能理解细微差别和细节,让用户更加轻松地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非常准确的图像。」是不是真如 OpenAI 所说的那样

#人工智能
微信团队发布全新多模态大模型 POINTS: 简单高效又不失性能

作者:没有科技@知乎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9.04828论文源码:https://github.com/WePOINTS/WePOINTS项目主页:https://huggingface.co/papers/2409.04828导读2022年11月30日,OpenAI推出了ChatGPT,最初仅是在业界的小范围内引起了关注。几个月后,GPT-4.0的发布彻底点

#微信
五年时间被引用3.8万次,Transformer宇宙发展成了这样

来源:机器之心编辑:袁铭怿、陈萍关于 Transformer ,这是一篇很好的学习指南,可以帮助你熟悉最流行的 Transformer 模型。自 2017 年提出至今,Transformer 模型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其他领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实力,并引发了 ChatGPT 这样的技术突破,人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基于原始模型的变体。由于学界和业界不断提出基于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

#transformer#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2
2折早鸟票最后三天|第四届稀土开发者大会与您相约北京!

第四届稀土开发者大会(2024 XDC)将于6月28日-6月29日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精彩纷呈,以“代码不止 掘金不停”为主题。涵盖的专题广泛而深入,包括前端未来、大模型时代的云计算实践、架构设计和业务稳定性建设、GenAI 技术实践、AI Agent与应用创新、大模型工具链的应用与实践、大模型部署与推理、RAG与向量搜索、研发效能与团队管理和掘金创作者专场等。这些专题不仅展现了技术的最新发展,也

阻碍国内团队研究 ChatGPT 这样产品的障碍有哪些,技术,钱,还是领导力?

夕小瑶(机器学习优秀答主)回答:我觉得最大的障碍在于文化,或者说意识。据我观测,每当国外有新的技术突破的时候,咱们国内手握大量资源的团队第一反应往往是——咱们赶紧做个中文版的出来!咱们要做出中国的首个XXX模型。所以,如你所愿,各大手握资源的团队纷纷推出了中文版的BERT、RoBERTa、GPT3等。有的团队还比较实在,不在名字层面做创新,干脆就叫XXX中文版。但不少团队是在原版基础上强行加一些作

    共 250 条
  • 1
  • 2
  • 3
  • 25
  • 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