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核心技术之三:面向“模型编程” vs. 面向“组件编程”
前面我讲过了三种最最基本的编程范式:“文本编程”、“图形化编程”、“自然语言编程”(也许不是教科书上的编程范式)。其中,自然语言编程其实是文本编程一种“泛化”后的结果,使得编程门槛变得非常低,当然也存在一些自身的限制,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有兴趣的,看我前面发的文章。 今天我们换一个新话题:面向“模型编程” vs. 面向“组件编程”。 低代码平台典型的——面向“模型编程”的平台 怎么理解面向“
前面我讲过了三种最最基本的编程范式:“文本编程”、“图形化编程”、“自然语言编程”(也许不是教科书上的编程范式)。其中,自然语言编程其实是文本编程一种“泛化”后的结果,使得编程门槛变得非常低,当然也存在一些自身的限制,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有兴趣的,看我前面发的文章。
今天我们换一个新话题:面向“模型编程” vs. 面向“组件编程”。
低代码平台典型的——面向“模型编程”的平台
怎么理解面向“模型编程”呢?这样说也许有点抽象,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低代码平台”基本上都是“面向模型”编程的例子,通常是这几个模型的组合:BPM模型、表格模型(类似Excel)、表单模型、BI模型等等,还有一些做其它模型的,例如“网站模型(WorldPress)”、“电商模型”、“H5模型”、“游戏模型”、“CRM模型”、“ERP模型”、"大屏幕展示互动模型"等等,由于这些很难融合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各做各的,以单独的产品形态存在。
面向“模型编程”平台优缺点
优点:
- 结合模型本身可配置性,修改的效率很高;
- 模型本身的操作复杂度不大,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员,也可以简单操作配置和使用模型。
缺点:
- 模型本身的颗粒度相对将大,灵活性方面有限制;而很多模型并不够支持复杂场景需求;
- 模型之间打通难度较大,不光是产品侧的难度,有些技术上也很难打通;
- 模型的通用性会受自身的“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所限制,进一步限制模型和现有系统的适配能力。
总结:
“面向模型”系统构造一个代码和应用的中间层,甚至直接给“业务人员”使用(例如低代码平台),但是也同时会陷入两难的困境,“如果抛弃代码,灵活性受限制;如果使用代码,业务人员无法使用”,所以,发明了“低代码”这个词😆。
面向模型编程尤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并不能很好解决开发(特别是企业开发)中各种复杂问题,和现有编程环境和现有代码资源结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由于模型之间的耦合问题,很多“低代码”平台不得不整合很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完成独立的事情,这无疑增加了开发者的学习和操作成本。
iVX、Scratch典型的——面向“组件编程”的平台
“一切皆组件”,是面向“组件编程”的特点。在产品设计中,一切的“面向对象”“一切皆组件”表现的非常明显。组件的颗粒度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分层设计,小颗粒的各种“变量”可以是组件、常见的应用基本元素“图片”“文本”“音视频”是组件、容器是组件、逻辑结构是组件,甚至后台的“数据”、“加密”、“通信”等等都是组件;如果再加上分层的设计,几乎万物都可以由组件构成,并通过交互完成各种复杂逻辑。这有一点像“宇宙本身的设计 Big Design”,基本粒子——原子(元素周期表)—— 复杂分子 —— 更复杂结构。
(iVX的组件架构和元素周期表)
当然,光有“一切皆组件”还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可视化逻辑”表达(或者说逻辑编排),才能真正构成应用(这个我以后再讲)。
iVX和Scratch就是典型的面向“组件编程”的平台产品,免费且自带IDE,大家可以去体验一下。
面向“组件编程”的优缺点
优点:
- 颗粒度足够小,如果设计好,功能可以很强大,和编程语言没有太大差距;可以开发各种企业和个人应用,甚至做中大型应用也没有问题;
- 和代码兼容性好,甚至都可以生成各种语言的代码文件,可以很好使用现有的代码资源,也可以容易已有的开发环境;
- 学习难度比“面向模型”要大很多,但是比学习“编程语言”那就要简单太多了,而且开发效率、调试效率、运维效率都要高很多。
缺点:
- 虽然去掉了语法,虽然是图形化界面,但是相比面向“模型”编程仍然有一定学习曲线,需要开发者有一定的“程序逻辑”思维;
- 产品稀缺,开发这样产品难度很大。
总结:
感觉面向“组件编程”很有可能是下一次“编程技术革命”的开始,更低的编程学习门槛,更高的开发效率和运维效率,都可以进一步释放“技术生产力”。
两种技术结合可能很有前景
现在来看面向“组件编程”更加底层,更具备“编程语言”属性;而面向“模型编程”更容易操作,对用户要求也更低,甚至,可以在模型侧加入面向“自然语言”,那就完美了。所以我认为,理想的编程体系应该是这样的😝:
(简单来说就是:面向组件编程开发各种模型,然后通过自然语言接口来操作模型。😝完美)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