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指令集CEO潘爱民做客《数字浙江》栏目,与主持人一起探讨数字经济时代的物联网发展。

主持人:我知道您是中国第一代程序员,您参与撰写与译制了多部作品,影响了众多程序员,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下您的创业经历以及以前的工作经历吗?

潘爱民:我差不多是在30年前开始这个行业,一直在从事软件方面的工作,我一直在做的核心方向就是操作系统,以及信息安全,包括系统安全、网络安全。

PC时代,我先是在北京大学当老师,主要做科研,也写译一些书籍。后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做研究,主攻操作系统方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亲手做了两个移动操作系统,基本上完整经历了移动互联网从初期的萌芽到后期的发展,对于整个技术体系都比较了解。

后来进入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就是万物互联的时代。2018年的时候,我当时在阿里巴巴就职首席架构师,我看到未来的方向是产业互联网,所以我就创业,选择了物联网操作系统。

主持人:在我们的认知当中,所谓的“物联网”,就是在夏天,我们还没有回到家,就可以用手机APP操作,家里的空调就打开了,电饭煲已经能够做上一锅香喷喷的饭。

事实上,物联网的应用场景远远不局限于此,您能否给我们简单地来做一个梳理?

潘爱民:现在在很多行业、很多领域中,都在讲自己在做物联网。首先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家居和个人穿戴设备。这类设备体验感比较强,我们也可以享受到很多便利。

第二层,我认为是商业场景,像门禁,包括现在的刷脸设备,涉及到安全的消防设备等,这些背后都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第三层,我认为是工业场景,现在国家也在强调智能制造、工业制造,物联网的技术可以让制造自动化的程度提高。比如说,未来工厂。从我们的订单,到最后的物流跟踪,这里都会运用到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等等。

第四层,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包括发电、用电、用煤,还有燃气等等,以及比如我们的建筑、公路大桥等,这些都会运用物联网的技术。在这些场景使用相关的技术,可以让我们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利用价值,以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关于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另外还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有两类设备,通常也归在物联网范畴。那就是智能汽车(或称为互联网汽车,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


主持人:我们知道浙江数字化改革,到今天一定可以走在我们全国的前列,如何将浙江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模式,高效地应用到其它城市,这方面您是怎么看的?

潘爱民:数字化从底层,一直到应用层,其实整体是一个技术体系。我们看到其中的硬件都是已经产品化的,在浙江能用,在别的地方也都可以使用。但是软件要复杂很多,特别是我们看到的,像政府类的应用,还有企业里边用的一些特定软件,很多都是属于定制化的,甚至是完全要靠定制开发才能够发挥作用。

比较理想的方式,软件是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底层基础,最底层的系统软件就是操作系统。比如,我们常见的一个楼宇场景里边,系统一装,硬件一配之后,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底层基础,将这栋楼所有设备都汇聚在一起。工厂或者其他的场景也一样。用数字化底座,和不用底层的系统,其开发效率是一个数量级的差异,成本节省也能有10倍之差,比如说本来投入1000万可能就变成了100万,甚至更低。

杭州指令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指令集智能科技),成立于2018年8月,是一家底层软件及技术服务公司,以指令集物联网操作系统为核心,为政府、企业提供深度适配物联场景的各种智慧解决方案。

作为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提出者和实践者,指令集始终坚持“让互联与智慧更简单”的使命,积极投入研发力量,并于2020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指令集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杭州,目前已在上海、重庆分别成立子公司,以便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务。

指令集物联网操作系统(iSysCore OS)是指令集自主研发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物联场景中各种软硬件及数据资源的新一代物联网基础软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泛建筑、工业等物联场景。指令集也因此在2020年被评为“中国智能操作系统领军企业”。

指令集物联网操作系统,让设备实现互联、让数据产生价值、让业务持续发展、让系统安全可靠、让企业数智化转型更高效。

识别上方二维码,查看访谈视频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