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模型的大野心:Edge-LLM 如何让每部手机离线运行 GPT-3.5 级对话?
《手机端运行3B参数大模型的实践》摘要:通过结构化剪枝、3bit量化和系统优化,将7B模型压缩至2.6B(0.95GB),实现在8GB内存手机上运行。采用Fisher信息矩阵剪枝、分段量化等技术,保持61.9%的C-Eval性能。部署时结合NPU加速,实现260ms首token延迟,128mWh/轮的低功耗。已应用于离线英语外教场景,全链路延迟800ms。云边协同拐点已至,3B级模型可提供类GPT
一、前言:云边之争的“临界点”
2024 年之前,想要 7B 级别的流畅对话,必须“联网-上云-等响应”,平均延迟 1.8 s、峰值 1.1 美元/1K token。
2025 年,高通骁龙 8 Gen4 在 Hexagon NPU 上跑通了 3B 参数的“Edge-LLM”,离线首 token 延迟 280 ms,单轮能耗 12 mWh——手机直接变成了“口袋 GPT”。
本文从训练、压缩、部署、应用四条链路,复盘我们如何把 7B 模型压到 2.6B、再量化成 3 bit,最终塞进 Android 的 8 GB RAM。
----
二、整体架构:10 行代码先跑起来
from edge_llm import EdgeLLM # 自定义封装
model = EdgeLLM("qwen2-2.6b-3bit.gguf")
out = model.chat("把下面 Python 转成 C:for i in range(10):print(i)")
print(out) # 首 token 260 ms,手机温度 +2 ℃
• 模型:Qwen2-7B → 结构化剪枝 → 2.6B → INT3 量化 → 0.95 GB 权重
• 框架:llama.cpp + Android NNAPI + 自定义 KV-Cache 池
• 硬件:红米 K70,骁龙 8 Gen3,8 GB LPDDR5X
----
三、训练阶段:让模型“自己选”哪些层不重要
1. 重要性估计(Importance Score)
用 Fisher Information 矩阵对角线近似权重显著性,200 step 算完,绘制“层-显著性”热力图。
2. 结构化剪枝(Synergy Pruning)
对 Attention 的 o_proj、FNN 的 down_proj 做 1:2 通道剪枝,保持矩阵乘法维度对齐,无需重排权重。
3. 动态知识蒸馏(Dynamic KD)
原 7B 当老师,2.6B 当学生,但每 100 step 把“学生”回插到 7B 里做 forward,计算 logits 差值,防止容量过低导致崩溃。
最终验证:
指标 原始 7B 剪枝 2.6B 恢复微调后
C-Eval 63.4 48.1 61.9
MMLU 62.1 46.5 60.7
模型大小 13 GB 4.9 GB 4.9 GB
----
四、压缩阶段:3-bit 量化的“花式”技巧
1. 分段区间缩放(Block-wise Scale)
每 128 通道一组 scale/zero,解决 INT3 精度下“大值吃小值”问题。
2. 双码本查找(Dual-Codebook)
对 Attention 权重与 FFN 权重分别训练码本,码本大小 2^8, lookup 只增加 0.7 μs。
3. 离群值隔离(Outlier Pocket)
把 >3σ 的 0.3% 权重单独存 FP16,内存增加 <5%,PPL 下降 11%。
经过三步,2.6B → 0.95 GB,首 token 延迟再降 18%。
----
五、部署阶段:把 llama.cpp 嫁接到 Android
1. 内存布局
mmap 权重到 Ashmem,4 KB 对齐;KV-Cache 预分配 2 MB × 32 层,避免 malloc 抖动。
2. 算子加速
• Q4_0_4_4 GEMM → NPU Delegation
• Softmax 用 FP16→INT16 LUT 查表
• Rotary Pos Embedding 提前合并 cos/sin 表
3. 功耗控制
• Big-core 只在前 20 token 启用,后续切小核
• 温度 >40 ℃ 时,自动把 batch=1 降为 batch=0(即同步解码)
Benchmark(红米 K70,室温 25 ℃)
指标 数值
首 token 延迟 260 ms
每秒 token 数 18
10 轮对话能耗 128 mWh
最高温度 41 ℃
----
六、应用案例:完全离线的“AI 英语外教”
场景:用户戴耳机,手机麦克风实时拾音 → 流式 ASR(Edge-LLM 驱动)→ 2.6B 模型纠正语法、给出地道表达 → TTS 返回。
• 网络:0 流量
• 延迟:ASR+LLM+TTS 全链路 800 ms
• 成本:0 美元/次,对比云端节省 99.9%
APK 体积仅 112 MB,已上架国内主流应用市场,7 天新增 52 万用户,评分 4.9。
----
七、未来 12 个月路线图
1. 1B 级别“语音-语言”一体模型:把 ASR+LLM 合并,共享 Encoder,再省 30% 内存。
2. NPU 动态形状:解决可变长输入 padding 浪费,目标 20 ms 级首 token。
3. 端侧强化学习:用用户点击数据做 RLHF,手机每天睡前自己 train 5 min,越用越“懂你”。
----
八、结论
“大”模型不一定“重”。通过结构化剪枝+INT3 量化+系统级优化,3B 参数以内的 Edge-LLM 已经可在手机实现类 GPT-3.5 体验。
云边协同的拐点已到:
• 对开发者——省 90% 推理成本;
• 对用户——永久离线、零延迟、隐私本地;
• 对行业——AI 的“水电煤”将真正随手可得。
----
九、资源清单
1. 训练代码:https://github.com/EdgeLLM/synergy-prune
2. 量化工具:https://github.com/EdgeLLM/int3-llm
3. Android Demo APK 下载:见公众号【EdgeAI实战】回复“edge”
4. 技术交流群:添加微信 edge_ai_kimi 备注“CSDN”
如果本文帮到你,欢迎点个 Star 再走!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