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扣子平台搭建AI智能体(agent),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阐述了Agent的核心组成要素:模型(核心)、插件(扩展功能)、知识库(信息存储)、变量(动态数据)和工作流(任务处理逻辑)。文章建议新手从简易bot开始,逐步添加功能,最终构建复杂智能体。Agent可通过API和SDK嵌入到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实现多场景应用。


前言

近一年agent不断火热,或是大模型借助工具自助决策完成任务,或是通过静态编排的工作流自动顺序执行结果,让我们在处理相关任务时效率得到指数级提高。

尽管可以在很多智能体商店找到一些场景下的agent项目,但为了能够个性化满足自己的需求,最好还是可以自己了解、尝试搭建一些基础agent。

本篇就以扣子平台为例,给大家做个agent的入门介绍(其实各平台比如dify、n8n业务逻辑都大差不差,选择扣子是因为国内平台,好理解些);

按学习新事物的惯例逻辑,主要会从agent的整体框架、组成部分逻辑角度进行展开,主要是回答为什么;对于怎么搭建,后面会专门写一些实战案例,也可以后续关注。

应用场景

先说下搭建的agent怎么用?拿扣子来说,很多人还是觉得在扣子搭建的智能体,只能在扣子商店或者字节系平台(扣子是字节推出的智能体开发平台)如豆包、飞书使用。

其实不然,agent在发布时是可以直接生成api和sdk的,这样想象空间就大了,有2个我们接触最多的场景,一是可以直接内嵌到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客服消息中,通过公众号或微信好友的交互形式进行使用,非常贴合我们的使用习惯;

第二种就是直接对接到app中,通过调用api使其成为app的一个板块或功能,尤其是支持多模态的agent,音视频交互,在app里是不是想象力大增!

agent从搭建到使用主要由3个核心环节:业务逻辑编排(包括人设提示词)——调试预览——发布使用,在发布使用这个环节就可以生成上述说的对接其他平台的一些请求样式。

业务逻辑编排

知道应用场景后,就回到了核心怎么搭的问题,要了解怎么搭,最基础的肯定还是要了解agent编排的几个核心元素,在agent搭建中,有个常见公式即agent=llm(模型)+memory(含知识库、变量、数据库)+plugin(插件工具),最常用的其实也是这几个:

模型:

无疑是agent的核心和灵魂,如果说agent里有避不可少的一个元素,那就是模型了,像知识库、插件这些都是按需添加,但模型是必须的,哪怕只靠模型和提示词,也是可以做出一个简易bot,发布就能用。

在这个地方选择自己需要的模型进行添加,对应模型参数一般默认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agnet里需要配置插件,那一定要选择带有function call或工具调用标记的模型,这个标记的意思是模型具有调用api、函数、工具来获取信息、执行操作或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插件: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模型更像是一个大脑,但要解决问题,还是需要借用外部工具的能力,就像四肢一样,这些插件本质上就是由一个或多个api构成的,点击“+”号选择需要的插件即可。

知识库:

因为模型都是通过历史数据训练的,这些数据在训练时就已经固定。所以模型训练完后,其知识就停留在训练时的状态,无法自动获取训练之后的新信息。

这时候就需要给模型最新的知识获取入口,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网络搜索插件,利用联网能力获取新内容,另一种就是知识库,把相关信息传递给模型。

另外在面对非公域信息时,如个人或公司内部私密的内容,这时候就只能用知识库了,哪怕是网络搜索之类的插件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coze中用知识库也比较简单,点击+号先在知识库板块创建一个知识库,然后点击再在agent里添加即可;原理就是会对你提供的文档利用rag技术进行切片检索,信息重组,然后再通过模型生成相关信息给你,所以文档切片与召回策略配置对回答的效果匹配度就非常重要。

R:Retrieval(检索):从知识库中找到与用户问题相关的内容;

A:Augmented(增强):挑选出最相关的段落和信息,并把它们汇总整理;

G:Generation(生成):大模型将整合的信息生成一个自然流畅的回答。

知识库设置保持默认即可,有几个参数简单解释下:

查询改写:是指根据对话历史对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优化或重构,从而更准确地捕捉真实的用户意图,提升信息检索的效率。大白话就是回答时不局限用户问的当前问题,而是会考虑前面用户问的几个问题当作上下文背景信息来回答。

结果重排:是指根据相关性或质量对检索到的文档切片进行重新排序,以提高生成答案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未开启结果重排时,节点输出的是向量检索的结果,根据匹配度从大到小排序;开启结果重排后,系统会将召回结果交由 Rerank 模型进行质量和相关性判断,对结果重新排序,将与输入问题最相关的内容排在前面。

变量:

变量用来存储动态变化的信息,配置变量后,在用户与agent的交互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识别与变量匹配的内容,并将其存储至变量中,可以在工作流等节点的环节读取检索和使用这些变量。

打开启用变量开关且勾选操作列后,表示启用变量并可以在智能体的人设与提示词中使用变量。

仅打开启用变量开关,未勾选操作列时,表示仅支持在工作流、插件中使用该变量。

工作流:

这是agent处理复杂任务的核心板块,本质是通过一系列可视化的形式将不同节点进行拖拽,实现解决任务的逻辑,可以添加模型节点、代码节点、数据库节点等等。

做这个工作流的核心前提还是自己要对需求任务的解决步骤sop明晰,怎么拆分任务、每个子任务通过工作流自动化、然后将多个子任务进行串联;平时可以多看商店市场里的工作流是怎么做的,无他,多练。后面也会进行一些工作流案例拆解分析。

入手建议

对于新手小白,建议可以先从简易bot开始上手,只依靠模型和提示词,体验到高效率带来的快感;然后再往里添加插件、知识库等;再逐渐结合基础工作流,一步步往丰富工作流,最终做出多逻辑的复杂agent。

以上就是agent的一些核心元素环节的基础介绍;后面也会分享一些具体的agent和workflow 案例,有兴趣可以关注哦。

零基础如何高效学习大模型?

为了帮助大家打破壁垒,快速了解大模型核心技术原理,学习相关大模型技术。从原理出发真正入局大模型。在这里我和MoPaaS魔泊云联合梳理打造了系统大模型学习脉络,这份 LLM大模型资料 分享出来:包括LLM大模型书籍、640套大模型行业报告、LLM大模型学习视频、LLM大模型学习路线、开源大模型学习教程等,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 扫描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模型全套视频教程】

教程从当下的市场现状和趋势出发,分析各个岗位人才需求,带你充分了解自身情况,get 到适合自己的 AI 大模型入门学习路线。

从基础的 prompt 工程入手,逐步深入到 Agents,其中更是详细介绍了 LLM 最重要的编程框架 LangChain。最后把微调与预训练进行了对比介绍与分析。

同时课程详细介绍了AI大模型技能图谱知识树,规划属于你自己的大模型学习路线,并且专门提前收集了大家对大模型常见的疑问,集中解答所有疑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深耕 AI 领域技术专家带你快速入门大模型

跟着行业技术专家免费学习的机会非常难得,相信跟着学习下来能够对大模型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也能真正利用起大模型,从而“弯道超车”,实现职业跃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精选AI大模型权威PDF书籍/教程】

精心筛选的经典与前沿并重的电子书和教程合集,包含《深度学习》等一百多本书籍和讲义精要等材料。绝对是深入理解理论、夯实基础的不二之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I 大模型面试题 】

除了 AI 入门课程,我还给大家准备了非常全面的**「AI 大模型面试题」,**包括字节、腾讯等一线大厂的 AI 岗面经分享、LLMs、Transformer、RAG 面试真题等,帮你在面试大模型工作中更快一步。

【大厂 AI 岗位面经分享(92份)】

图片

【AI 大模型面试真题(102 道)】

图片

【LLMs 面试真题(97 道)】

图片

【640套 AI 大模型行业研究报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I大模型完整版学习路线图(2025版)】

明确学习方向,2025年 AI 要学什么,这一张图就够了!

img

👇👇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免费领取全部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抓住AI浪潮,重塑职业未来!

科技行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英特尔等巨头近期进行结构性调整,缩减部分传统岗位,同时AI相关技术岗位(尤其是大模型方向)需求激增,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正变得炙手可热。

行业趋势洞察:

  • 转型加速: 传统IT岗位面临转型压力,拥抱AI技术成为关键。
  • 人才争夺战: 拥有3-5年经验、扎实AI技术功底真实项目经验的工程师,在头部大厂及明星AI企业中的薪资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核心岗位可达较高水平)。
  • 门槛提高: “具备AI项目实操经验”正迅速成为简历筛选的重要标准,预计未来1-2年将成为普遍门槛。

与其观望,不如行动!

面对变革,主动学习、提升技能才是应对之道。掌握AI大模型核心原理、主流应用技术与项目实战经验,是抓住时代机遇、实现职业跃迁的关键一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01 为什么分享这份学习资料?

当前,我国在AI大模型领域的高质量人才供给仍显不足,行业亟需更多有志于此的专业力量加入。

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份精心整理的AI大模型学习资料,无偿分享给每一位真心渴望进入这个领域、愿意投入学习的伙伴!

我们希望能为你的学习之路提供一份助力。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也欢迎交流探讨,我们乐于分享所知。

*02 这份资料的价值在哪里?*

专业背书,系统构建:

  • 本资料由我与MoPaaS魔泊云的鲁为民博士共同整理。鲁博士拥有清华大学学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人工智能领域造诣深厚:

    • 在IEEE Transactions等顶级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超过50篇
    • 拥有多项中美发明专利。
    • 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重要奖项)。
  • 目前,我有幸与鲁博士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容实用,循序渐进:

  • 资料体系化覆盖了从基础概念入门核心技术进阶的知识点。

  • 包含丰富的视频教程实战项目案例,强调动手实践能力。

  • 无论你是初探AI领域的新手,还是已有一定技术基础希望深入大模型的学习者,这份资料都能为你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路径和宝贵的实践参考助力你提升技术能力,向大模型相关岗位转型发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抓住机遇,开启你的AI学习之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为武汉地区的开发者提供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社区聚集了众多技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社区定期举办技术分享、培训和活动,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