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飞团队发布《AI Agent综述》:AI从信息处理向实际交互的转变,具身性技术引领AI革命!
李飞飞团队发布的《AI Agent综述》指出AI正在从"信息处理"向"实际交互"范式转变,核心是"具身性"技术。Agent AI通过智能体Transformer架构,在游戏、机器人、医疗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市场预计十年增长近10倍。尽管面临幻觉、偏见等挑战,但检索增强生成等解决方案已提出。普通人可通过学习底层技术和关注应用场景把握这一波AI革命机遇。
简介
李飞飞团队发布的《AI Agent综述》指出AI正在从"信息处理"向"实际交互"范式转变,核心是"具身性"技术。Agent AI通过智能体Transformer架构,在游戏、机器人、医疗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市场预计十年增长近10倍。尽管面临幻觉、偏见等挑战,但检索增强生成等解决方案已提出。普通人可通过学习底层技术和关注应用场景把握这一波AI革命机遇。
未来十年,AI不再只是“知道”,而是真正“做到”
如果你最近关注AI,一定会注意到一个名字:李飞飞。
这位AI领域的顶尖学者,最近带领14位来自斯坦福、哈佛、加州大学等顶尖机构的学者,发表了一篇长达80页的《AI Agent综述》。
这篇论文一经发布,就在整个AI圈引起了巨大轰动。
一、为什么这篇综述如此重要?
这篇综述不是普通学术论文,而是对未来AI发展路径的一次全面重构。我尝试把80页的《AI Agent综述》浓缩成3000字的精华,让大家能迅速掌握AI的发展方向。
李飞飞团队将“Agent AI”定义为一种能够感知视觉刺激、语言输入和其他与环境相关数据,并能生成有意义具身动作的交互系统。
说白了,AI正从“对话”走向“做事”。
之前的AI,比如ChatGPT,是你问什么它答什么。未来的Agent AI,是你不用问,它自己就能看、能想、能做。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AI正在从“信息处理”向“实际交互”范式转变。这意味着AI开始从“知”到“行”,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整个AI发展路径的根本性转变。
二、Agent AI的核心是什么?
Agent AI的核心是“具身性”(Embodiment)。
过去的AI:局限于对话框,输入-输出(Input-Output)。我们输入文本,AI输出文本、图片或视频。比如GPT、Midjourney、Sora。
未来的Agent AI:强调与物理世界的实际交互。它能感知环境、理解场景、自我学习、内化知识、反馈调整、最终执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机器人。它不需要你输入指令,而是通过摄像头“看”到周围环境,理解场景,然后自主决策并执行任务。
李飞飞团队认为,通过在有依据的环境中开发具身AI系统,可以减轻大型基础模型产生的“幻觉”问题。
什么是幻觉?就是AI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而环境提供了真实约束,作为一种“现实检验”机制。在物理世界中,机器人不可能做出违反物理定律的动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幻觉。
三、Agent AI的技术架构:智能体Transformer
李飞飞团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范式:智能体Transformer(Agent Transformer)。
与使用固定的LLMs和VLMs不同,Agent Transformer模型能够将视觉标记和语言标记作为输入,同时引入了“代理标记”(Agent Tokens)这一新概念。
这些代理标记为模型的输入和输出空间保留了特定的子空间,用于代理行为。这种模型不仅能够处理视觉和语言输入,还能够学习特定的代理任务,如机器人控制或API调用,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训练多模态Agent AI的方法。
这种统一的端到端训练方法有几个显著优点:
- 高度定制化:可以轻松适应那些难以用自然语言描述的特定任务(如精确的机器人手臂控制)。
- 更强的可解释性:通过分析智能体令牌的概率分布,更容易理解模型为何做出或不做出某个特定动作。
- 数据隐私与成本效益:对于医疗、法律等有严格数据隐私要求的领域,一个相对较小的、私有化的智能体Transformer比依赖大型专有模型更具优势,且成本更低。
四、Agent AI的三大应用领域
李飞飞团队详细阐述了Agent AI在三个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1. 游戏(Gaming)
在游戏领域,Agent AI可以彻底改变非玩家角色(NPC)的行为模式。
传统的NPC行为由预设脚本驱动,显得呆板和可预测。而基于LLM的Agent AI能够创造出更具适应性和自主性的NPC,它们可以理解玩家行为、动态调整策略,并进行更自然的对话,从而极大地提升游戏的沉浸感和可玩性。
2. 机器人(Robotics)
机器人是Agent AI最典型的“具身”应用。
LLM/VLM的强大规划能力可以帮助机器人理解复杂的自然语言指令,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可执行的子任务。例如,用户可以告诉机器人“把桌上的派拿去用炉子加热”,Agent AI系统就能规划出抓取、移动、放置等一系列动作。
3. 医疗(Healthcare)
在医疗领域,Agent AI可以作为智能诊断助手、患者护理助理甚至是远程医疗的协调者。
一个多模态诊断智能体可以分析医学影像(如CT扫描、皮肤病变图像),结合病人的文字描述,提供初步的诊断建议。
当然,医疗领域对准确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极高。模型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训练,以避免提供错误的或有害的医疗建议。
五、Agent AI的商业前景:从51亿到471亿美元的市场
Agent AI不仅是技术概念,更是巨大的商业机会。
据Menlo Ventures数据,在企业AI设计模式中,AI Agent 2024年异军突起,占比从0上升至12%。
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AI Agent市场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8%。
资本市场已经行动起来。2024年以来,全球AI Agent赛道融资数量超25起,融资金额超665亿元,其中下半年融资数量是上半年的2倍多。
科技巨头早已布局:
- 微软:在Ignite 2024技术大会宣布建立全球最大的企业级AI Agent生态系统,已有超过10万家公司利用Copilot Studio创建或编辑AI Agent。
- 谷歌:推出商用AI Agent市场AI Agent Space,上架19款解决方案,并且还在持续更新中。
- 国内巨头:智谱发布AutoGLM系列Agent产品,字节、腾讯、百度、阿里等大厂也推出扣子、腾讯元器、文心智能体、千帆AgentBuilder等产品。
六、Agent AI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前景广阔,Agent AI仍面临多项挑战:
- 幻觉问题:生成内容与真实环境的不一致。
- 偏见与包容性:训练数据中的固有偏见。
- 数据隐私:用户数据的收集、存储与使用符合伦理规范。
- 推理深度有限:复杂推理能力不足。
- 错误传播: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单个子智能体的错误在系统中被层层放大。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10大解决方案:
- 检索增强生成(RAG):通过结合实时数据检索,减少AI Agents的幻觉问题。
- 工具增强的推理:让AI Agents通过调用外部API、运行本地脚本或访问结构化数据库,转变为交互式的问题解决者。
- Agent行为循环:推理、行动、观察这三者间的迭代,实现更谨慎、更适应上下文的行为。
- 记忆架构:解决长期规划和会话连续性的问题。
- 角色专业化的多Agent编排:在专业化的Agent之间分配任务,每个Agent都有不同的能力。
- 自反思与自我批判机制:引入自我评估能力,审查自己的输出。
- 程序化提示工程管线:减少手动调整提示词的不稳定性。
- 因果建模与基于模拟的规划:通过嵌入因果推断,区分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 监控、审计与可解释性管线:对AI Agents进行事后分析和性能调整。
- 治理感知架构:引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沙箱和身份解析。
七、未来展望:从AI Agents到Agentic AI
这篇综述还区分了两个重要概念:AI Agents和Agentic AI。
AI Agents是以大模型为基础、执行特定任务的自主体,更适用于单一任务的自动化处理,如客服自动化、邮件分类、日程助手等。
Agentic AI则是由多个协作智能体组成的系统,具备更强大的复杂任务拆解、自主决策和多步骤协同能力,更接近人类的组织式智能,应用包括多智能体研究助手、智能机器人协作等。
未来,AI Agents将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智能能力的提升,逐步演变为具备“主动智能”的智能体,而Agentic AI的多智能体协作框架则会进一步成熟与精细化,形成具备高度组织能力的“系统智能”。
八、普通人如何抓住Agent AI的机会?
Agent AI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职业和商业机会。那么,普通人如何抓住这个机会?
首先,理解底层技术。Agent AI基于大型基础模型(LLMs和VLMs),需要学习提示工程、RAG系统、智能体开发等技能。
其次,关注应用场景。Agent AI在游戏、机器人、医疗、企业服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选择适合的领域深入钻研。
最后,实践项目经验。通过实际项目积累经验,如开发基于Agent的对话机器人、构建私有知识库、进行模型微调等。
李飞飞的综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AI正在从感知走向行动,从理解世界走向改变世界。
那些最先掌握Agent AI的人,将在未来十年占据绝对优势。
九、AI大模型从0到精通全套学习大礼包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只要你是真心想学AI大模型,我这份资料就可以无偿共享给你学习。大模型行业确实也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我也真心希望帮助大家学好这门技术,如果日后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欢迎找我交流,有技术上面的问题,我是很愿意去帮助大家的!
如果你也想通过学大模型技术去帮助就业和转行,可以扫描下方链接👇👇
大模型重磅福利:入门进阶全套104G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01.从入门到精通的全套视频教程
包含提示词工程、RAG、Agent等技术点
02.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还有视频解说)
全过程AI大模型学习路线
03.学习电子书籍和技术文档
市面上的大模型书籍确实太多了,这些是我精选出来的
04.大模型面试题目详解
05.这些资料真的有用吗?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共同整理,鲁为民博士先后获得了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学术期刊和诸多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超过50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同时还斩获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目前我正在和鲁博士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
所有的视频由智泊AI老师录制,且资料与智泊AI共享,相互补充。这份学习大礼包应该算是现在最全面的大模型学习资料了。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智泊AI始终秉持着“让每个人平等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理念,通过动态追踪大模型开发、数据标注伦理等前沿技术趋势,构建起"前沿课程+智能实训+精准就业"的高效培养体系。
课堂上不光教理论,还带着学员做了十多个真实项目。学员要亲自上手搞数据清洗、模型调优这些硬核操作,把课本知识变成真本事!
如果说你是以下人群中的其中一类,都可以来智泊AI学习人工智能,找到高薪工作,一次小小的“投资”换来的是终身受益!
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但想要系统学习AI大模型技术,期待通过实战项目掌握核心技术。
零基础转型:非技术背景但关注AI应用场景,计划通过低代码工具实现“AI+行业”跨界。
业务赋能 突破瓶颈:传统开发者(Java/前端等)学习Transformer架构与LangChain框架,向AI全栈工程师转型。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为武汉地区的开发者提供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社区聚集了众多技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社区定期举办技术分享、培训和活动,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