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抢走程序员的饭碗吗?一个10年老兵的深度思考
AI会取代程序员吗?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老程序员,我觉得有必要认真聊聊这个话题。不是写那种标题党式的爆款文章,也不是打鸡血式的励志鸡汤,而是作为一个普通开发者,面对AI浪潮时的真实思考。
作者:默语佬
CSDN技术博主
10年Java开发经验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在前面
凌晨两点,我盯着电脑屏幕,手里的咖啡早就凉了。
刚刚,我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ChatGPT将在3年内取代50%的程序员》。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恐慌,有人嘲讽,有人摆事实讲道理。我没有评论,只是默默地关掉了网页。
说实话,我也慌。
不是因为我担心自己会被淘汰——写了10年代码,经历过从JSP到SpringBoot,从jQuery到Vue,从单体到微服务,我见证了太多技术的兴衰。我慌的是,这次好像真的不一样。
上周,我让ChatGPT帮我写了一个订单系统的状态机,10分钟搞定,代码质量比我带的实习生写得还好。上个月,我用GitHub Copilot重构了一个老项目,效率提升了至少3倍。昨天,我看到一个初创公司发招聘,明确写着"熟练使用AI辅助开发优先"。
这个行业,真的在悄悄改变。
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老程序员,我觉得有必要认真聊聊这个话题。不是写那种标题党式的爆款文章,也不是打鸡血式的励志鸡汤,而是作为一个普通开发者,面对AI浪潮时的真实思考。
这篇文章可能会很长,但我保证,每一个字都是我的真心话。
目录
先说结论:AI会取代程序员吗?
直接说我的答案:会,但不会完全取代。
更准确地说,AI会取代一部分程序员,改变所有程序员的工作方式。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让我用一个类比来解释:
看到这个图,你可能会说:历史规律显示新技术总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啊,那我们担心什么?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
为什么?因为以往的技术革命,取代的是体力劳动或者机械性的脑力劳动。而这次,AI直接瞄准的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写代码。
更可怕的是,AI进化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去年我觉得ChatGPT只能写写简单的函数,今年它已经能理解复杂的业务逻辑了。明年呢?后年呢?
所以,我的结论是:AI不会让程序员这个职业消失,但会让一大批程序员失业。
我亲身经历的三个真实故事
理论说得再多,不如真实的故事来得震撼。让我分享三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许能让你对"AI会不会抢饭碗"这个问题有更直观的感受。
故事一:小李被裁员了
小李是我去年带的实习生,转正不到半年。人很聪明,学东西也快,就是有点懒,能偷懒就偷懒。
上个月,公司突然裁员,小李在名单里。
我去找HR问原因,HR很直接:“他的工作AI能做得更好更快,为什么还要留他?”
这话听着刺耳,但仔细想想,还真是。
小李平时的工作,说白了就是:
- 写CRUD接口
- 改改配置文件
- 修一些简单的Bug
- 写写单元测试
这些工作,我现在用ChatGPT配合GitHub Copilot,半天能干完他一周的活。而且代码质量还更好,Bug更少。
公司从商业角度考虑,确实没必要为这种工作付月薪1万。
更可怕的是,小李代表的不是个例,而是一大批人。
我认识的几个做外包的朋友,今年都明显感觉到项目少了。为什么?因为很多公司发现,用AI能快速搭建原型,根本不需要找外包了。
故事二:老张的转型
老张是我的前同事,40岁,做了15年开发。去年他跟我说,他打算转AI方向。
我当时还劝他:“都40了,学这个干嘛?你现在的经验不是挺好的吗?”
他苦笑:“不转不行啊。现在招初级开发,人家都要求会用AI工具。我要是不会,连竞争力都没有。”
半年后,我发现老张变了。
他现在的工作方式完全不一样了:
- 用ChatGPT做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
- 用Copilot快速生成代码框架
- 用AI做代码审查和优化建议
- 甚至用AI生成技术文档
他的产出是以前的3倍。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有时间去思考架构、做技术预研,而不是陷在具体的代码细节里。
上个月,他跳槽到一家大厂,薪资涨了50%。面试官说选他的原因是:“你是少数真正会利用AI提升效率的资深开发。”
老张的故事给我最大的启发是:AI不是敌人,是工具。谁会用工具,谁就有优势。
故事三:我自己的焦虑
最后说说我自己。
上周五晚上,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需要写一个比较复杂的库存扣减逻辑,涉及分布式事务、库存预占、超时释放等等。
按以往的经验,这至少要写一天。但那天我尝试了一下,先让ChatGPT帮我梳理方案,然后让它生成核心代码,我再review和调整。
2个小时,搞定。
代码质量甚至比我自己从头写还要好。它考虑到了我可能会忽略的并发问题,加了我没想到的异常处理。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慌。
如果AI能这么快完成我的工作,那我的价值在哪里?
后来我想明白了。AI确实能快速生成代码,但它不知道:
- 这个业务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 这段代码会影响哪些下游系统
- 这个方案在高并发下会不会有问题
- 如果出了Bug,应该怎么排查
这些,才是我10年经验的价值。
AI是我的助手,不是我的替代品。但前提是,我要知道怎么驾驭它。
程序员的工作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关键。只有搞清楚程序员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才能判断AI会取代什么,不会取代什么。
很多人以为程序员就是"写代码的"。错了,写代码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让我用一个金字塔来解释程序员的工作层次:
看到这个金字塔,你可能明白了:AI正在从底层往上侵蚀。
现在的情况是:
- 第四层(基础编码):AI已经超过50%的人类
- 第三层(工程实践):AI达到中级开发水平
- 第二层(方案设计):AI能提供参考,但需要人把关
- 第一层(商业价值):AI基本无能为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AI会取代一部分程序员"。那些长期停留在金字塔底层的人,是最危险的。
我个人的判断是:未来3-5年,市场对纯粹"代码搬运工"的需求会大幅下降。但对那些能够理解业务、做架构决策、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开发,需求反而会增加。
因为有了AI的加持,一个高级开发能干以前一个团队的活。公司不需要那么多人,但愿意花更高的价钱招最优秀的人。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哪些程序员最危险?
说完工作本质,现在我们具体聊聊:哪些类型的程序员,在AI时代最危险?
这不是制造焦虑,而是真实的风险提示。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这几类人当中,真的要警惕了。
类型一:只会CRUD的"代码搬运工"
典型画像:
- 工作3-5年,还在写增删改查
- 从来不思考为什么这么设计
- 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百度/复制粘贴
- 能完成工作,但从不多想一步
我有个前同事就是这样。给他一个需求,他能按照固定套路写出来,但你问他为什么这么设计,他答不上来。你问他有没有更好的方案,他说"能跑就行"。
AI对他的威胁:致命。
现在ChatGPT写CRUD的速度和质量,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初中级开发。而且AI不会累,不会抱怨,不需要社保。
更可怕的是,现在很多低代码平台配合AI,连代码都不用写了。
我个人认为,这类程序员在3年内会大量失业。不是公司不需要CRUD,而是不需要人来写CRUD了。
类型二:拒绝学习新技术的"老油条"
典型画像:
- 工作7-8年,还在用10年前的技术
- 对新技术嗤之以鼻:“这些都是炒作,过几年就凉了”
- 拒绝尝试AI工具:“我写了这么多年代码,还需要AI教我?”
- 觉得自己经验丰富,不可替代
说实话,我身边这样的人不少。他们经历过技术的大起大落,见过太多"下一个颠覆性技术"最后销声匿迹。所以对新东西特别警惕,甚至排斥。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
AI不是一个新框架,不是一个新语言,它是一个改变生产方式的工具。拒绝使用AI,就像20年前拒绝使用电脑一样。
我见过一个40多岁的老程序员,固执地认为"手写代码才是真本事",拒绝用任何AI辅助工具。去年他被裁员了,理由很简单:同样的工作,年轻人用AI能做得更快更好,而且要价更低。
类型三:缺乏独立思考的"答案搬运工"
典型画像:
- 遇到问题就问ChatGPT
- AI说什么就信什么,从不验证
- 不理解代码原理,只会复制粘贴
- 出了Bug完全不知道怎么调试
这类人可能是AI时代催生的新问题。
以前我们说"不要做CV工程师"(Copy & Paste),现在要加一条:“不要做AI提示词工程师”(只会问AI)。
我带的一个实习生就是这样。给他一个任务,他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想方案,而是问ChatGPT。AI给了方案,他也不看懂,直接用。结果代码跑不通,他又去问AI。
这样下去,他永远学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更危险的是,AI给的答案不一定对。如果你不具备判断对错的能力,就会被AI带偏。
类型四:技术视野狭窄的"工具人"
典型画像:
- 只会一种技术栈,其他什么都不懂
- 不关心技术趋势,不学习新知识
- 认为"只要精通一个领域就够了"
- 缺乏全局观和系统思维
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想法。觉得"我就专注搞Java后端,前端不用管,运维不用懂,数据库会用就行"。
但AI时代,这种想法很危险。
因为AI最擅长的就是跨领域协作。它可以同时写前端、后端、写SQL、写脚本。如果你只会一个领域,你的价值就被大大稀释了。
而那些懂全栈、能理解整个系统的人,会越来越值钱。因为AI需要人来统筹,来把各个部分串起来。
哪些程序员最安全?
说完危险的,再说说安全的。哪些程序员在AI时代反而会更有竞争力?
我总结了几类人,如果你是其中之一,恭喜你,你的饭碗还是很稳的。
类型一:深度理解业务的"问题解决者"
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他们不是写代码的,是解决问题的。
我认识一个做金融系统的朋友,他最牛的地方不是代码写得多好,而是他真正理解金融业务。什么清算、对账、风控,他都门儿清。
客户说一个需求,他能立刻判断:
- 这个需求的本质是什么
- 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方案
- 会影响哪些上下游系统
- 可能会有哪些坑
这种能力,AI学不会。
AI能写代码,但AI不知道这段代码在真实业务场景下会遇到什么问题。AI能给方案,但AI不知道哪个方案最适合当前的业务阶段。
我个人认为,未来最值钱的程序员,不是写代码最快的,而是最懂业务的。
类型二:具备架构思维的"系统设计师"
什么是架构思维?就是能从全局视角看问题,做系统性设计的能力。
我见过太多能写代码的程序员,但真正能做架构设计的,凤毛麟角。
架构设计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 如何拆分服务边界
- 如何设计数据模型
- 如何保证高可用
- 如何平衡性能和成本
- 如何应对业务增长
这些决策,AI给不了你答案。AI可以提供参考,但最终拍板的还得是人。
而且,架构设计错了,代价是巨大的。一个错误的架构决策,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推倒重来。
所以,能做架构设计的人,在AI时代会越来越值钱。
类型三:善于学习和适应的"终身学习者"
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在学习。
我有个做前端的朋友,40多岁了,还在学新技术。从jQuery到React,从Vue2到Vue3,从Webpack到Vite,他一直在跟。
去年GPT火了,他又开始研究Prompt Engineering。今年,他已经成了公司的"AI应用专家",专门负责研究如何把AI集成到开发流程中。
这种学习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因为技术永远在变。今天是AI,明天可能是量子计算,后天可能是其他什么。如果你停止学习,你就会被淘汰。
我个人认为,在AI时代,"学习能力"比"现有技能"更重要。因为技能会过时,但学习能力不会。
类型四:懂得利用AI的"效率专家"
这是AI时代催生的新物种:不是被AI取代,而是把AI当成自己的超级助手。
他们的特点是:
- 熟练掌握各种AI工具
- 知道什么时候该用AI,什么时候不该用
- 能快速判断AI生成代码的质量
- 用AI提升效率,而不是完全依赖AI
前面提到的老张就是这样。他现在的工作效率是以前的3倍,不是因为他变懒了,而是因为他把重复性工作交给AI,自己专注于创造性工作。
这类人在未来会非常吃香。因为公司需要的不是"会写代码的人",而是**“能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价值的人”**。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普通的程序员,面对AI这个巨浪,我们既不能装作看不见,也不能吓得不敢动。我们需要主动适应,积极改变。
下面是我这一年来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分享给大家。
策略一:把AI当成工具,而不是威胁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改变心态。
很多人把AI当成敌人,觉得它来抢饭碗。这种想法不对。AI是工具,就像当年的IDE、就像搜索引擎、就像StackOverflow。
拥抱它,学会用它,让它为你服务。
我现在的日常工作流程已经完全改变了:
这套流程下来,我的效率至少提升了2倍,代码质量反而更好了。
关键在于:我是在用AI,而不是被AI用。
策略二:提升你的不可替代性
既然AI会取代重复性工作,那我们就要提升那些AI做不了的能力。
我总结了几个方向:
1. 深挖业务理解
不要只满足于"完成需求",要去理解:
- 为什么有这个需求
- 这个需求背后的业务逻辑是什么
-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 这个方案会带来什么影响
2. 培养架构思维
多想想系统性的问题:
- 如何设计可扩展的架构
- 如何做技术选型
- 如何平衡各种trade-off
- 如何应对业务变化
3. 提升沟通能力
程序员不是只会写代码就行了:
- 要能跟产品沟通需求
- 要能跟老板汇报进度
- 要能给团队分享经验
- 要能写清楚的技术文档
4. 学习跨领域知识
不要局限在编程:
- 懂点产品思维
- 懂点商业逻辑
- 懂点项目管理
- 懂点用户体验
这些能力,AI短期内都学不会。
策略三: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AI的知识是广的,但不深;是通用的,但不专业。
我们要做的,是在某个领域建立深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比如你是做后端的,不要只会用框架,要理解:
- 框架的设计原理
- 为什么这么设计
- 有什么优缺点
- 在什么场景下该用什么方案
这种深度理解,AI是没有的。
我个人的做法是:每年深挖一个技术领域。去年我深挖了分布式事务,今年在研究高并发架构。每次都是:
- 看书、看论文、看源码
- 自己实现一遍核心功能
- 在实际项目中应用
- 总结成文章分享出来
这个过程,AI帮不了你。但经历过这个过程,你就有了AI学不会的专业深度。
策略四:打造个人品牌
这是很多程序员忽视的一点:要让别人知道你的价值。
在AI时代,会写代码不是优势,因为AI也会。但如果你能证明:
- 你的经验丰富
- 你的专业能力强
- 你能解决复杂问题
- 你有成功案例
那你就有了议价权。
具体怎么做?
- 写技术博客,分享你的经验
- 参与开源项目,展示你的能力
- 做技术分享,建立你的影响力
- 经营GitHub,让代码说话
我从去年开始认真写博客,现在CSDN有几万粉丝。这让我在跳槽时有了更多选择,谈薪资时也更有底气。
个人品牌,就是你的护城河。
写给年轻程序员的话
如果你是刚入行的年轻程序员,看到这篇文章可能会很焦虑:我该不该继续做程序员?这行还有前途吗?
我想说:不要慌,机会还很多。
是的,AI会让很多初级岗位消失。但换个角度想:AI也大大降低了成为优秀程序员的门槛。
以前,你要成为高级开发,需要:
- 写大量代码积累经验
- 踩无数坑才能成长
- 花很多时间学习各种技术
现在有了AI:
- 你可以让AI写代码,你专注学习原理
- 你可以问AI问题,比自己摸索快得多
- 你可以用AI快速验证想法,试错成本大大降低
AI加速了学习过程。
我给年轻程序员几个建议:
1. 不要把精力花在纯粹的代码实现上
能用AI解决的,就用AI。你的精力应该花在:
- 理解问题的本质
- 学习设计模式和架构思维
-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AI加速学习
想学一个新技术?
- 先问ChatGPT要一个学习路线
- 让它给你推荐学习资源
- 学习过程中有问题随时问
- 让AI出题测试你的理解
但记住:AI是助手,不是老师。你要保持独立思考。
3. 不要只学一门语言或技术
AI时代,"专精一门"不够了。你要:
- 至少掌握两门编程语言
- 前后端都要懂一点
- 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都要会用
- DevOps也要了解
成为T型人才:一个方向深挖,其他方向都懂一点。
4. 培养软实力
技术会过时,但这些能力永远有价值:
- 沟通能力
- 学习能力
- 问题分析能力
- 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能力,会让你走得更远。
写给老程序员的话
如果你是30+、35+的老程序员,可能会有不同的焦虑:年龄大了,学习能力下降了,还能跟年轻人竞争吗?
我想说:你的优势不在年龄,在经验。
是的,AI让年轻人学习更快了。但AI给不了年轻人的,是你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判断力。
你的优势在哪里?
1. 你踩过的坑
年轻人可能写代码很快,但你知道哪些坑不能踩。这种经验,AI教不会。
2. 你理解业务
你知道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背后可能有多复杂的业务逻辑。这种洞察,需要时间积累。
3. 你有全局观
你知道一个技术方案会影响整个系统,会带来什么长期影响。这种全局思维,年轻人很难有。
4. 你会做权衡
你知道在性能、成本、开发效率之间如何取舍。这种判断力,来自经验。
但你也需要改变
1. 放下"我经验丰富"的架子
经验丰富不代表什么都懂。AI在快速进化,行业在快速变化,你的经验可能会过时。
保持谦虚,保持学习。
2. 不要排斥新技术
很多老程序员有个毛病:对新技术嗤之以鼻。“这不就是XXX的翻版吗”、“这玩意几年后就凉了”。
也许你是对的,但市场不会等你。如果你不学,别人学了,你就会被淘汰。
3. 转变角色定位
35岁以后,不要再想着"写一辈子代码"。你应该考虑:
- 往架构师方向发展
- 往技术管理方向发展
- 往技术专家方向发展
利用AI,让自己从执行者变成决策者。
我的建议
1. 拥抱AI,把它当成延长职业生命的工具
有了AI,你不用再花大量时间写那些重复性代码。你可以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 做架构设计
- 做技术预研
- 做方案评审
- 带团队培养人
2. 把经验转化为方法论
你有这么多年经验,为什么不总结出来?
- 写技术博客分享经验
- 做技术分享建立影响力
- 写书或者录课程
- 做技术咨询
让你的经验产生复利。
3. 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
找一个细分领域深挖,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比如:
- 高并发架构
- 分布式系统
- 系统稳定性
- 性能优化
有了专业深度,你就有了不可替代性。
对未来的展望
趋势一:岗位数量会减少,但顶尖人才会更值钱
以前一个项目需要10个人,现在可能3个人+AI就够了。
但这3个人,每个都是顶尖高手,薪资可能是以前的3倍。
行业会从"人海战术"变成"精兵战术"。
趋势二:技能要求会更高,门槛会更高
以前能写代码就能找到工作。以后不行了,你要:
- 会用AI工具
- 有深度技术理解
- 能做架构设计
- 懂业务理解需求
门槛提高了,但天花板也提高了。
趋势三:终身学习成为必然
技术迭代越来越快。你不可能靠一个技能吃一辈子。
你要一直学,一直跟上行业变化。
趋势四:个人品牌越来越重要
未来可能不是"你在哪家公司",而是"你是谁"。
有影响力的个人开发者,会有更多机会:
- 接项目
- 做咨询
- 出书讲课
- 甚至创业
打造个人品牌,建立个人影响力,会成为新的护城河。
最后的话
写到这里,已经凌晨四点了。
说实话,这篇文章写得我很累,但也很畅快。这些话憋在心里很久了,今天终于说出来了。
如果你问我:AI会不会抢走程序员的饭碗?
我的答案是:会,但不是全部。
AI会淘汰那些只会机械写代码、不思考不学习的程序员。但对那些愿意学习、善于思考、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程序员,AI反而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关键不在于AI有多强,而在于你有多强。
我想起一句话:“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two kinds of people: those who tell computers what to do, and those who are told by computers what to do.”
未来只有两种人:指挥AI的人,和被AI指挥的人。
你想成为哪一种?
作为一个写了10年代码的老程序员,我的选择是:拥抱AI,利用AI,让AI成为我的超级助手,而不是我的替代品。
最后,我想对所有程序员说:
不要害怕AI,也不要忽视AI。它是一个工具,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巨大的机遇。
关键是:你要保持学习,保持思考,保持你的不可替代性。
只要你不停止成长,你就不会被淘汰。
共勉。
📝 写作后记
这篇文章我整整写了一个通宵。有些观点可能不够成熟,有些预测可能不够准确,但都是我的真心话。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启发,那我就很满足了。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我会认真看每一条评论,认真回复每一个问题。
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让我们一起见证这场技术革命。
🙏 致谢
感谢每一位看到这里的读者。
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有机会见证AI的崛起。
感谢那些和我一起讨论、一起思考的朋友们。
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作者信息
- CSDN:默语佬
- 10年Java开发经验
- 曾就职于多家互联网公司
- 专注于后端架构和技术管理
-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原创不易,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给个三连:点赞👍、收藏⭐、关注🔔!
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讨论,我会认真回复!
让我们一起见证程序员职业的变革!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