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体架构揭秘:为什么90%靠工程,10%才是AI?
过去两年,AI智能体(AI Agent)成为AI落地的热门方向。从 ChatGPT 的对话助手,到自动化办公、代码助手,再到多智能体协作平台,智能体被视为未来人机交互的核心形态。
过去两年,AI智能体(AI Agent)成为AI落地的热门方向。从 ChatGPT 的对话助手,到自动化办公、代码助手,再到多智能体协作平台,智能体被视为未来人机交互的核心形态。
然而在实际落地中,很多企业会发现一个残酷现实:
构建一个真正可用的智能体,90% 的工作是软件工程,只有 10% 才是 AI。
这一观点最早由 Rakesh Gohel 在其著名的AI Agent冰山模型中提出,并在业内引发了广泛共鸣。本文将深入解析这背后的逻辑。

*图来源:Rakesh Gohel(linkedin)*Rakesh Gohe
一、为什么智能体是 90% 软件工程、10% AI?
表面上,智能体看起来只是一个能理解自然语言、会自动生成结果的“大模型应用”。但真正的企业级智能体落地,远不止一个 LLM:
- AI 模型只解决“脑子”的问题
- 理解任务、规划步骤、生成内容或结果
- 这一部分就是“10% AI”
- 软件工程支撑智能体的整个“身体和神经系统”
- 用户交互、权限控制、任务编排、数据流转、工具调用、日志监控、异常回滚
- 这些工作是“90% 软件工程”,没有它们,智能体无法稳定运行
用一句话概括:
AI 决定智能体“懂不懂”,软件工程决定它“能不能干活”。
二、AI智能体的冰山模型
为了直观说明这 90/10 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冰山模型来理解智能体架构:
1. 水面上的 10%:用户可见的 AI
- 内容:自然语言交互、意图理解、文本/代码/报表生成
- 典型体验:
- C端: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Cursor
- B端:智能工单助手、报销自动审核、代码自动补全
- 核心能力:
- 大模型(LLM)语义理解与生成
- 基础任务规划与工具选择
用户看到的“智能”部分,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2. 水面下的 90%:支撑智能体运行的软件工程
这部分是企业真正的建设难点,主要包括:
- 前端与交互层
- Web端、移动端、企业IM(钉钉/飞书)入口
- 对话UI、任务面板、状态可视化
- 记忆与上下文管理
- 长短期对话记忆、任务链状态、文档缓存
- 典型实现:向量数据库(Milvus)、Redis/ES
- 身份认证与权限控制
- 企业级 SSO、AD/LDAP、API网关鉴权
- 确保智能体任务执行可控、可审计
- 工具与执行层
- RPA、OCR、知识库、企业系统API
- 智能体的“手脚”,完成具体任务
- 智能体编排与调度(Orchestration)
- 多智能体协作、任务拆解、工具路由
- 只有少部分是AI推理,大部分是工程逻辑和任务管理
- 可观测与日志追溯
- 任务状态监控、错误处理、操作日志
- B端智能体必须“看得见它在干活”,否则无法信任
- 数据与基础设施
- ETL、数据库、向量库、云原生容器、GPU/CPU集群
- 保障性能、可扩展性和低成本运行
总结:水面下的 90% 负责让智能体“落地、稳定、可控、可追溯”,而非展示“聪明”。
三、为什么这个比例对企业落地很重要
- 防止高估AI能力
- 只关注模型而忽视工程建设,智能体很快失效或不可控
- 指导架构设计
- 把智能体当作软件系统,而不是单个模型
- 先规划好 Workflow、权限、数据、日志、工具集成
- 明确团队建设方向
- 90% 的工作需要软件工程、架构、运维人才
- 只有 10% 是 Prompt、模型微调或推理优化
- 解释为什么B端落地难、C端快
- C端重体验,轻工程,冰山顶部就能跑 MVP
- B端重交付,必须把冰山底部的 90% 建完整
普通人如何抓住AI大模型的风口?
领取方式在文末
为什么要学习大模型?
目前AI大模型的技术岗位与能力培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 大模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逐渐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力, 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 、 智能推荐等领域 ,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和机遇 。
目前,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应用于医疗、政务、法律、汽车、娱乐、金融、互联网、教育、制造业、企业服务等多个场景,其中,应用于金融、企业服务、制造业和法律领域的大模型在本次调研中占比超过 30%。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岗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大模型产业链催生了一批高薪新职业:
人工智能大潮已来,不加入就可能被淘汰。如果你是技术人,尤其是互联网从业者,现在就开始学习AI大模型技术,真的是给你的人生一个重要建议!
最后
只要你真心想学习AI大模型技术,这份精心整理的学习资料我愿意无偿分享给你,但是想学技术去乱搞的人别来找我!
在当前这个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AI大模型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我国对高水平AI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真正懂技术、能落地的人才依旧紧缺。我也希望通过这份资料,能够帮助更多有志于AI领域的朋友入门并深入学习。
真诚无偿分享!!!
vx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加上后会一个个给大家发
大模型全套学习资料展示
自我们与MoPaaS魔泊云合作以来,我们不断打磨课程体系与技术内容,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同时在技术层面也新增了许多前沿且实用的内容,力求为大家带来更系统、更实战、更落地的大模型学习体验。

希望这份系统、实用的大模型学习路径,能够帮助你从零入门,进阶到实战,真正掌握AI时代的核心技能!
01 教学内容

-
从零到精通完整闭环:【基础理论 →RAG开发 → Agent设计 → 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调→热门技术】5大模块,内容比传统教材更贴近企业实战!
-
大量真实项目案例: 带你亲自上手搞数据清洗、模型调优这些硬核操作,把课本知识变成真本事!
02适学人群
应届毕业生: 无工作经验但想要系统学习AI大模型技术,期待通过实战项目掌握核心技术。
零基础转型: 非技术背景但关注AI应用场景,计划通过低代码工具实现“AI+行业”跨界。
业务赋能突破瓶颈: 传统开发者(Java/前端等)学习Transformer架构与LangChain框架,向AI全栈工程师转型。

vx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本教程比较珍贵,仅限大家自行学习,不要传播!更严禁商用!
03 入门到进阶学习路线图
大模型学习路线图,整体分为5个大的阶段:
04 视频和书籍PDF合集

从0到掌握主流大模型技术视频教程(涵盖模型训练、微调、RAG、LangChain、Agent开发等实战方向)

新手必备的大模型学习PDF书单来了!全是硬核知识,帮你少走弯路(不吹牛,真有用)
05 行业报告+白皮书合集
收集70+报告与白皮书,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06 90+份面试题/经验
AI大模型岗位面试经验总结(谁学技术不是为了赚$呢,找个好的岗位很重要)

07 deepseek部署包+技巧大全

由于篇幅有限
只展示部分资料
并且还在持续更新中…
真诚无偿分享!!!
vx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加上后会一个个给大家发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