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未填写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在PNAS发表重要成果!提出生态位从个体到物种的尺度转换理论框架
该研究创新性地构建出 “自下而上” 的理论框架,从个体生态位出发,逐步推导种群和物种乃至更高生物组织水平的生态位,为生态学理论的统一以及精准预测生物多样性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新工具。这一框架实现了两大重要突破:一方面,该方法能够将种群生态位的统计特征,如宽度、偏度等,细化分解为个体的贡献,从而清晰分辨出个体内变异和个体间变异分别起到的作用;生态位是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一直以来,学界对个体生态

德国马普所Science正刊最新文章!多样性带来稳定性:生态系统之间的亚线性增长和竞争共存
早期生态学家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物种数量的相对稳定和从干扰中恢复的能力。然而,这种观点与经典理论和简单的生态模型,如广义Lotka-Volterra (GLV)模型背道而驰。GLV模型与罗伯特•梅(Robert May)的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的开创性结果表明,多样性反而会导致不稳定。此后,许多研究发现了可以将稳定性扩展到更多样化的竞争群落的

Nature Climate Change 高引文章 | 朴世龙院士团队等揭示全球变绿及其驱动因子
朴世龙院士及其合作团队利用遥感叶面积指数时间序列和全球植被动态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全球陆地植被生长季累积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子。

重磅!2024年最新影响因子(生态学/林学/土壤学/遥感/微生物/环境科学/植物科学) 收藏版!
发布了各大SCI期刊的2023年影响因子。从最新结果看,今年的影响因子继续。,其中顶刊Nature和Science均有下降,分别至50.5和44.7。领域的杂志最新影响因子(均为公众号常推送内容相关领域)。本文首发于“生态学者”微信公众号!2024年6月20日,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