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ublist
写文章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宽光谱SOA光芯片设计(一)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SOA)或行波光放大器通常是是具有抗反射涂层刻面的法布里-珀罗激光腔。耦合到腔一侧的光在单次通过该器件时被放大。Kobayashi和Kimura于1984年首次提出了这种简单的实施方案及其应用。从那时起,光纤通信行业的持续增长推动了SOA的研究。这项研究还催生了一些新的应用。不同类型光放大器的市场应用主要取决于增益介质中的激发态寿命。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具有几毫秒量级的较长

文章图片
#python#人工智能
硅光芯片边耦合器综述(三)

在处理端面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芯片面和耦合器面之间应有适当的间距,以保护器件结构,并减少光在限制不足的间距内传播时的功率消失,通常间距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并可使用折光率匹配油进行更精确的折射率控制。此外,由于边耦合器的错位公差与光纤阵列的制造公差相当,因此边耦合仅适用于单通道封装,当需要连接多根光纤时,它非常昂贵和耗时,一些研究小组和公司还致力于开发多通道边耦合,因为它具有潜在的高耦合效率。

文章图片
#网络#性能优化#人工智能 +1
宽光谱SOA光芯片设计(三)

在本章中,介绍了用于检测SOA样品的实验装置。详细介绍了用于估计器件增益和耦合效率、确认单模和评估电触点完整性的初步诊断测量,这些测量是为收集数据中有意义的特征。本章展示了实验研究的亮点。首先,研究了偏置电流和输出光功率和电压对应关系。其次,测试了单段混合和非混合SOA的ASE光谱和光谱增益,证明了QWI工艺的有效性。最后,对双段SOA,进行了增益和ASE测试,获得了更高的光功率和更宽的光谱。

文章图片
#网络
硅光芯片边耦合器综述(二)

4.边耦合器在垂直方向上的结构4.1. 多个上波导的边耦合器典型的硅光子集成电路基于SOI平台,其由厚的硅衬底、BOX层(用于隔离的埋入式二氧化硅)、光路层和包层(用于自下而上保护的顶部二氧化硅)组成。可以改变BOX层和包层的垂直尺寸,以提高器件性能。对于光纤到芯片边耦合器的垂直结构设计,主要是为了在垂直方向上扩大有效模式面积,以实现光纤和耦合器之间的高模式匹配。图10显示了一种获得大有效模式面积

文章图片
#网络#人工智能#数据库 +1
见合八方:1550nm 增益芯片,COC,1550nm,HR 5%反射率

TC=25℃ 0.5 2 dB 出光角 θR 26 ° 发散角(竖直) θt --- --- 30 ° 发散角(水平) θp --- --- 16 ° AR 反射率 RANG 0.005 % HR 反射率 RNOR 5 % 热敏电阻阻值 Rtherm T=25℃ 9.5 10 10.5 KΩ 热敏电阻电流 Itherm --- --- --- 5 mA 工作温度 TC I=Iop 25 40 °C

文章图片
#科技
硅光芯片边耦合器综述(一)

摘要:硅光子学在过去几十年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其具有诸多优点,如极低的成本、硅的高折射率带来的高集成密度,以及与现有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兼容性,被认为是未来日常应用中的一项充满前景的关键技术。在硅光子集成电路中,光互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在数据中心和光传输系统等应用场景中,光纤到芯片的光互连至关重要。光纤到芯片的光学耦合主要分为两大类:面外耦合(off-plane coupling)和面内耦合

文章图片
#网络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