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耀的科技观察

读懂科技,赢取未来!

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在发展数字经济的道路上一直“一马当先”。日前印发的《四川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中,四川就明确提出,到2022年底,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要达到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40%。

毫无疑问,在这场涉及面极广的产业转型升级中,无论是工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乃至信息产业等千行百业都会迎来数字化升级的浪潮,而要想推动数字化经济全面发展,就必须“海纳百川”,聚天下之力成天下之事。

那么,在“新基建”提速的大背景下,四川如何让产业转型升级“再加速”,让数字经济产业“更上一层楼”呢?

产业转型升级“再加速”

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四川很早就已意识到发展数字经济对产业升级的意义。2018年,四川正式提出构建“5+1”产业体系;此前不久,四川再次提出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其核心和目标就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四川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正是对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去年四川数字经济的总量超1.6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约1/3,可以说四川数字产业经济发展的“高度”,离不开对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大力支持。

以四川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目前该产业已破万亿大关,并形成了集成电路、液晶面板、消费电子终端产品、软件和移动互联网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是中国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和运营中心,是五大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之一,也是四大电脑生产基地之一。

如此之多的信息产业的聚集,无论是未来建设科研平台,还是面向行业领域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突破,以及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服务水平,背后对计算力的需求可想而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已建成了100个数据中心、7万机架,而今年就将计划新建数据中心机架20万架,约为现有数量的3倍。

不难看出,四川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但未来无论是支柱产业还是特色产业的发展,无不需要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和应用,而这些新技术同样也需要新计算的支撑。

数字经济发展“新底座”

为何新计算如此重要?这是因为一个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取决于该地区新计算的发展和成熟度。

《泛在算力:智能社会的基石》报告中,就通过多个行业案例的分析发现:在传统制造业,算力上每增加1美元的投入,可以带动10美元的相关产值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如同蒸汽革命时代的热能,电力革命时代的电力,如今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新计算正取代热能、电力等,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而这与“新基建”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的意义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新基建”之于数字经济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拉动投资,更能培育新动能,由此带动的新消费、新制造、新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广阔空间。换句话说,新计算是数字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更是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原动力。

那么,如何理解新计算?其又表现出哪些发展的趋势呢?我们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做观察:比如计算的泛在化,未来数据无处不在,遍布云边端,传统计算很难为如此复杂的场景提供足够的算力;再如异构计算崛起,目前基于ARM、GPU、FPGA、ASIC等多种计算能力单元的异构计算正在强势崛起,并成为推动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新计算力。

此外,暴力计算也不断兴起,今天数据的规模正在不断变大,要对数据进行大规模的清洗、标注、训练,就导致暴力计算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同时,随着应用越来越场景化和多样化,以及用户对应用体验的追求不断提高,同样让端边云的协同计算成为主流,而这也对新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从一个变电站对新计算的需求中,其实就可以观察到这背后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按照国网智慧变电站的建设要求,未来的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需整合变电站视频、机器人、无人机、消防、安防、环境、在线监测、定位、主辅设备数据等对变电站进行全面监视。

以220V变电站为列,其每小时需要处理超过1万张图片,每天需处理超过500路视频以及上百万条数据,对算力和时效性要求较高,而目前变电站普遍采用的x86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强大算力需求。

为此,华雁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鲲鹏计算平台的创新方案,实现了变电站智能巡检解决方案系统迁移部署,为客户提供变电站智能巡检解决方案,其计算速度提升46倍、算法升级速度提升40倍、整体效率提升4倍,真正实现了无人变电站落地,不仅让巡检班组人力节约了80%,更解决了长期困扰运维人员的重复劳动等问题。

不仅如此,在医保行业,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鲲鹏计算平台推出的新医保行业解决方案,也有力的推动了医保系统云化部署的创新,不仅顺应了算力从中心走向边缘,从单一架构走向多种架构的新趋势,更形成了医保行业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对智慧新医保的落地也带来了较强的示范效应。

由此可见,“新基建”的提速,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计算力所带来的性能和效率的提升,在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推动了数字经济走向落地。因此,新计算也正在变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新底座”。

鲲鹏生态助推“新升级”

事实上,在对新计算的拥抱上,四川表现出了极高的前瞻性和远见性。去年8月,四川成都就正式与华为签订《华为鲲鹏生态基地项目合作协议》,义无反顾地拥抱鲲鹏产业生态,这不仅加快培育壮大了四川数字经济步伐,也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推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为“数字中国”的发展和“新基建”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

今年4月16日,成都再次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鲲鹏产业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成都将在2025年让鲲鹏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成为全国领先的鲲鹏软件生态基地、鲲鹏硬件制造基地和鲲鹏应用示范基地,这无疑是四川“快马加鞭”推进鲲鹏产业生态发展的一个大动作。

目前,华为已联合成都天府新区共同打造了100万平方米鲲鹏生态产业园、成立鲲鹏天府实验室、建设了鲲鹏展示中心、鲲鹏孵化平台、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同时也优先打造依托鲲鹏技术体系的整体方案在政务、教育、医疗、电力、交通、金融、城管、园区等九大领域的应用示范。

截至目前,四川当地加入鲲鹏生态的目标企业330家,适配企业120余家,已有200多个软件重点项目完成鲲鹏适配并取得认证证书,而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也正在积极为企业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应用系统向鲲鹏架构适配,推动各行业构建合作共赢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

客观的说,以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为核心的四川数字经济发展的“黑土地”,正呈现出越来越高的作用和价值,如从合作创新上看,鲲鹏计算始终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视野,把发力点放在了帮助四川完成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上。

从生态聚集看,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鲲鹏计算通过汇聚产业界的中坚力量,同时还与四川结为数字化转型的“共同体”,通过构筑合作、共赢的新生态,帮助四川完成数字经济生态的构建;而从产业升级看,鲲鹏生态基地、软硬件生态基地、应用示范基地等基地的建设提速,也将会加速四川的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转型和升级,更将助力四川“新基建”的提速发展,进而推动中国成长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领域的新标杆。

可以预期,基于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不仅将帮助四川打造出融合创新的数字经济新生态,创新数字社会发展新模式,构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也将真正让四川最大化释放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价值。

9月16日,四川鲲鹏生态大会即将召开,届时川内数百名政府嘉宾、行业精英、学术专家等鲲鹏产业上下游伙伴将齐聚蓉城,这次大会是鲲鹏与四川菁蓉汇长期合作的升华,菁蓉汇是成都的创新创业名牌,也是高新技术的服务超市,两者的强强联手,将会加速鲲鹏适配迁移、人才培养的合作,也会为鲲鹏计算生态在四川的扎根再添“新动能”,真正让四川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加速跑”。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即刻报名参会!


申耀的科技观察,由科技与汽车跨界媒体人申斯基(微信号:shenyao)创办,18年企业级媒体工作经验,专注产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渠道生态以及汽车科技内容的观察和思考。

Logo

欢迎大家加入成都城市开发者社区,“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让我们一起携手,汇聚IT技术潮流,共建社区文明生态!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