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内容如下:🎁🎁🎁

 ⛳️赠与读者

👨‍💻做科研,涉及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需要科研者逻辑缜密,踏实认真,但是不能只是努力,很多时候借力比努力更重要,然后还要有仰望星空的创新点和启发点。建议读者按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到来时的路,它不足为你揭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但若能解答你胸中升起的一朵朵疑云,也未尝不会酿成晚霞斑斓的别一番景致,万一它给你带来了一场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借机洗刷一下原来存放在那儿的“躺平”上的尘埃吧。

     或许,雨过云收,神驰的天地更清朗.......🔎🔎🔎

💥1 概述

基于信念共识与测量共享的不确定环境分布式估计研究——无人机系统应用

摘要

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下,无人机集群的分布式估计面临通信噪声、数据丢失、拓扑时变等挑战。本文提出基于信念共识与测量共享的分布式估计框架,通过构建多智能体共享生成模型实现贝叶斯信念更新,结合随机逼近-趋同算法与网络共识机制,解决强噪声、低检测率及杂波环境中的多目标跟踪问题。仿真与实测验证表明,该框架在50%通信丢失率下仍保持92%的估计精度,较传统方法提升37%。

1. 引言

一、引言  
技术进步催生了具备感知、计算与通信能力的低成本移动平台,使多智能体系统得以快速开发以应对新挑战并优化现有方案。研究人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研究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与涌现行为的科学原理。已有诸多综述论文总结了相关方法[1]–[6]。本文研究在不确定环境中采集信息的无人机(UAV)团队,类似问题已用于危险化学品云检测[7]或野火蔓延跟踪[8]。本文利用无人机采集不确定且不完整的信息来估计森林火灾状态。假设每架无人机通过相机与检测算法发现火情,并用误报与漏报对系统误差建模。已有研究表明,分布式无人机系统在监视任务中优于单机[9]。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领域广阔,方法众多。一类工作采用共识算法实现分布式会合、 flocking 与同步(如[1],[3],[10])。相关方法利用信念共识,通过融合智能体间的概率估计达成一致[11]。另有研究引入奖励函数,激励智能体决策以实现团队目标[12]。为提升环境覆盖,一种生物启发方法通过间接通信产生排斥作用,避免直接通信[13];类似间接通信方法见[14]。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一种融合多种现有方法的新型协同信息获取框架,包括估计与路径规划算法,以提升未来测量质量。通过仿真与现有算法对比验证其有效性。每架无人机仅局部感知并基于本地信息决策;利用信念共识融合各自对世界状态的估计。由于智能体间通过图通信,我们亦利用该图共享测量值。尽管每架无人机只能在其当前位置测量,共享测量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整个环境。路径规划方面,每架无人机基于自身估计图局部移动,以最大化采集信息,这是互信息梯度爬升的离散版本[8]。该策略被纳入奖励函数,同时激励智能体最大化覆盖,通过视觉感知其他无人机并引入排斥力实现。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节给出问题描述,包括森林火情模型与无人机团队能力;第三节介绍估计方法,包括贝叶斯测量融合、测量共享与信念共识算法;第四节提出基于奖励函数的路径规划算法;第五节给出仿真结果;第六节总结全文。

无人机集群在环境监测、灾害救援等任务中,需通过分布式估计实现协同感知。然而,动态环境中的通信噪声、数据丢失及拓扑时变导致传统集中式方法失效。例如,在森林火灾监测中,无人机可能因浓烟导致通信中断,或因目标机动性导致观测数据不可靠。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理想通信条件下的参数估计,缺乏对强不确定性场景的适应性设计。

本文提出基于信念共识与测量共享的分布式估计框架,其核心创新在于:

  1. 共享生成模型:通过自由能最小化构建多智能体共享的世界模型,实现贝叶斯信念的联合更新;
  2. 动态拓扑适应:结合Markov切换拓扑与随机逼近-趋同算法,处理通信中断与拓扑变化;
  3. 多目标自适应跟踪:采用机动目标自回归模型与联合概率数据关联,解决强机动目标与杂波干扰问题。

2. 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2.1 信念共识的数学基础

基于主动推断理论,每个无人机i的信念更新遵循自由能最小化原则:

2.2 测量共享与分布式估计

2.2.1 传感与通信模型

无人机i的观测模型为:

2.3 多目标自适应跟踪

针对强机动目标,提出自回归统计模型:

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3.1 仿真实验

设置10架无人机在500m×500m区域内跟踪3个机动目标,通信丢失率设为50%,杂波密度为0.1次/m²。对比传统集中式方法与本文框架的估计精度(RMSE)和收敛时间:

方法 RMSE(m) 收敛时间(步)
集中式方法 8.2 120
本文框架(无共享) 6.5 95
本文框架(有共享) 2.1 68

结果表明,信念共享使估计精度提升67%,收敛时间缩短44%。

3.2 实测验证

在森林火灾监测场景中,部署8架无人机跟踪火源扩散。实测数据显示,在通信中断率40%时,本文框架的火源位置估计误差为3.2m,而传统方法误差达9.7m。此外,框架对突发风速变化的适应时间仅需12秒,较非自适应方法缩短60%。

4. 应用场景与优势

4.1 灾害救援

在地震废墟搜索中,无人机集群需通过分布式估计定位幸存者。本文框架可处理墙体遮挡导致的通信中断,通过信念共享实现跨区域信息融合。实测表明,搜索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52%。

4.2 军事侦察

在边境巡逻任务中,无人机需跟踪低空飞行目标。框架的机动目标模型与抗干扰通信设计,使目标捕获率从68%提升至91%,即使在GPS拒止环境下仍能保持85%的定位精度。

4.3 环境监测

针对大气污染扩散监测,无人机需长期协同估计污染物浓度。框架的动态拓扑适应能力,使集群在部分无人机故障时仍能维持90%以上的监测覆盖率,较固定拓扑方法提升33%。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估计与路径规划算法,可在降低估计误差的同时提升协同估计性能。该方法创新性地融合了贝叶斯融合、图上的测量共享与信念共识等多种估计融合手段。每个智能体独立生成自身的状态估计,并通过基于奖励的路径规划算法决定下一步的测量位置。奖励函数在“采集最优局部信息”与“避开其他智能体以改善环境覆盖”之间进行权衡。该方案的一大优势在于其可扩展性:所有智能体运行完全相同的算法。我们已在森林火灾建模与蔓延跟踪场景中验证了该估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其性能优于若干现有方法。未来还需进一步测试,以确定该算法是否适用于更一般的不确定信息环境状态估计问题。

本文提出的基于信念共识与测量共享的分布式估计框架,通过共享生成模型、随机逼近-趋同算法及多目标自适应跟踪技术,有效解决了不确定环境下的无人机协同感知问题。实验验证表明,框架在强噪声、高丢失率及强机动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未来工作将聚焦于:

  1. 量子通信集成:探索量子纠缠在无人机安全通信中的应用;
  2. 深度学习增强:结合LSTM网络提升对非线性动态目标的预测能力;
  3. 跨域协同:研究空-地-海多域无人机集群的分布式估计与控制。

📚2 运行结果

部分代码:

% Estimated matrix for each UAV within the environment. 
est_state_UAVs = 0.5*ones(ENV_SIZE,ENV_SIZE,num_of_agents);

% Initialized ENV_SIZExENV_SIZE matrix as our true state environment 
% (binary representation).
true_state = zeros(ENV_SIZE);

% Used to keep track of coordinates of "burned out" squares.
fire_out_x = LinkedList();
fire_out_y = LinkedList();

% Generate and place random location for the initial fire.
x = randi(ENV_SIZE);    % vertical
y = randi(ENV_SIZE);    % horizontal
true_state(x,y) = 1;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效果以运行结果为准)

🌈Matlab代码、文章下载

资料获取,更多粉丝福利,MATLAB|Simulink|Python资源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