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ic AI的未来发展:提示工程架构师的技术路线图
传统AI(如ChatGPT、Stable Diffusion)是任务驱动的工具:输入一个明确的指令(如“写一篇关于AI的文章”),输出一个对应的结果。它没有“自主意识”,也不会主动调整目标。而Agentic AI(如AutoGPT、BabyAGI)是目标驱动的智能体自主性(Autonomy):无需人类干预,主动设定子目标并执行;规划性(Planning):能将复杂目标拆解为可执行的任务序列(如“规
Agentic AI的未来发展:提示工程架构师的技术路线图
引言:从“工具化AI”到“自主化智能体”的范式跃迁
2023年,AutoGPT的爆火让“Agentic AI”(智能体AI)从学术圈走进公众视野。与传统“输入-输出”模式的工具化AI不同,Agentic AI具备自主目标设定、任务规划、环境交互与持续学习的能力——它像一个“数字员工”,能主动拆解问题、调用工具、调整策略,甚至在失败中迭代优化。
这种范式跃迁,彻底改变了人类与AI的协作方式。而在Agentic AI的技术栈中,**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角色正在从“辅助性技巧”升级为“核心架构能力”。如果说传统AI的提示是“给工具发指令”,那么Agentic AI的提示就是“给智能体定规则、画边界、导方向”。
作为一名深耕AI领域15年的架构师,我亲眼见证了提示工程从“试错艺术”到“系统工程”的演变。本文将结合Agentic AI的未来趋势,为提示工程架构师绘制一份清晰的技术路线图——从基础能力构建到高级架构设计,从实战案例到伦理治理,帮你抓住Agentic AI时代的技术红利。
一、Agentic AI的核心特征与未来发展趋势
在讨论技术路线前,我们需要先明确:Agentic AI到底是什么?它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1.1 Agentic AI的定义:与传统AI的本质区别
传统AI(如ChatGPT、Stable Diffusion)是任务驱动的工具:输入一个明确的指令(如“写一篇关于AI的文章”),输出一个对应的结果。它没有“自主意识”,也不会主动调整目标。
而Agentic AI(如AutoGPT、BabyAGI)是目标驱动的智能体,具备以下核心特征(参考Russell & Norvig的《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
- 自主性(Autonomy):无需人类干预,主动设定子目标并执行;
- 规划性(Planning):能将复杂目标拆解为可执行的任务序列(如“规划巴黎旅游行程”→“查询景点门票”→“预订酒店”);
- 交互性(Interaction):通过工具(如API、数据库)与外部环境交互,获取实时信息;
- 学习性(Learning):从执行结果中学习,优化未来的决策(如“上次预算超支,这次减少景点数量”)。
用一句话总结:传统AI是“你说什么,它做什么”;Agentic AI是“你要什么,它想办法做到”。
1.2 Agentic AI的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Gartner 2024年AI技术成熟度曲线,Agentic AI将在2026年进入主流应用阶段。其未来发展将围绕以下四大方向展开:
(1)自主学习与进化:从“预训练”到“终身学习”
传统AI的能力依赖于预训练数据,无法适应动态环境。而Agentic AI将具备**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能力——通过持续与环境交互,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图谱。例如:
- 一个电商客服智能体,能从每日的用户对话中学习新的产品知识(如“最新推出的iPhone 16功能”);
- 一个科研助手智能体,能跟踪最新论文,更新自己的研究思路。
关键技术:元学习(Meta-Learning,“学会学习”)、增量学习(Incremental Learning,避免灾难性遗忘)、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主动选择需要学习的数据)。
(2)多模态融合:从“单一输入”到“全感官理解”
未来的Agentic AI将不再局限于文本交互,而是能处理文本、图像、语音、视频、传感器数据等多模态信息。例如:
- 一个智能家居智能体,能通过摄像头识别用户的表情(“主人看起来很累”),结合语音指令(“打开空调”),自动调整温度和灯光;
- 一个工业巡检智能体,能通过红外传感器数据(“设备温度异常”),结合现场图像(“管道裂缝”),生成维修方案。
关键技术:多模态Transformer(如CLIP、Flamingo)、跨模态注意力机制、模态对齐(Modal Alignment)。
(3)生态协同:从“单智能体”到“多智能体系统(MAS)”
单一智能体的能力有限,未来Agentic AI将以**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的形式存在——多个智能体分工协作,完成复杂任务。例如:
- 一个智能供应链系统,包含“需求预测智能体”“库存管理智能体”“物流调度智能体”,共同优化供应链效率;
- 一个智能医疗系统,包含“病历分析智能体”“影像诊断智能体”“治疗方案智能体”,辅助医生做出决策。
关键技术: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智能体通信协议(如ACL、FIPA)、分布式协同算法(如一致性算法)。
(4)伦理与安全:从“功能实现”到“可控可信”
Agentic AI的自主性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如果智能体的决策与人类价值观冲突怎么办?例如:
- 一个自动驾驶智能体,在紧急情况下选择撞向行人还是牺牲乘客?
- 一个招聘智能体,是否会因为训练数据的偏见而歧视女性候选人?
未来,Agentic AI的发展必须以**可控可信(Controllable & Trustworthy)**为前提。关键技术:价值对齐(Value Alignment,让智能体的目标与人类价值观一致)、可解释AI(XAI,让智能体的决策过程可追溯)、鲁棒性优化(Robustness,抵御 adversarial attacks)。
二、提示工程架构师:Agentic AI时代的“规则制定者”
在Agentic AI系统中,提示工程的作用不再是“优化单一任务的输出”,而是定义智能体的行为边界、引导其决策过程、协调其与环境的交互。用建筑类比:如果Agentic AI是一栋大楼,那么提示工程架构师就是“总设计师”——负责绘制蓝图(提示框架)、制定规则(提示逻辑)、优化结构(提示效率)。
2.1 提示工程架构师的核心职责
与传统提示工程师相比,Agentic AI时代的提示工程架构师需要承担更复杂的职责:
- 目标建模:将人类的模糊需求(如“帮我规划巴黎旅游行程”)转化为智能体可理解的明确目标(如“3天行程,预算1500欧元,覆盖主要景点”);
- 流程设计:设计智能体的决策流程(如“目标→规划→执行→反馈”),并通过提示定义每个环节的行为(如“规划阶段需要分解任务,执行阶段需要调用工具”);
- 动态调整:根据智能体的执行结果,动态优化提示(如“预算超支时,提示智能体减少景点数量”);
- 伦理管控:通过提示限制智能体的不当行为(如“禁止推荐违法内容”),确保其决策符合人类价值观。
2.2 提示工程的进化:从“静态”到“动态”
传统提示工程是静态的:一旦提示确定,AI的输出模式就固定了。而Agentic AI的提示工程是动态的——提示会根据智能体的状态(如当前任务进度、环境反馈)实时调整。例如:
- 当智能体执行“查询巴黎天气”任务时,如果返回的结果是“未来3天有雨”,提示会自动调整为“建议用户带雨伞,并推荐室内景点(如卢浮宫)”;
- 当智能体发现“预算超支10%”时,提示会引导其“减少餐饮预算(从每餐30欧元降到25欧元)”。
三、提示工程架构师的技术路线图:从入门到精通
基于Agentic AI的未来趋势和提示工程的核心职责,我将技术路线图分为五个阶段:基础能力构建→进阶技能提升→高级架构设计→跨领域融合→伦理与治理。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关键技术、学习资源和实战案例。
阶段一:基础能力构建(0-6个月)——掌握核心概念与工具
目标:理解Agentic AI的核心逻辑,掌握传统提示工程的基础技巧,能独立设计简单的智能体提示。
1.1 关键技术点
(1)自然语言处理(NLP)基础
- Transformer模型:理解Self-Attention机制、Encoder-Decoder结构(参考《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论文);
- 语义理解:掌握词嵌入(Word2Vec、BERT)、上下文表示(GPT系列);
- 文本生成:了解生成式AI的工作原理(如 autoregressive 模型)。
(2)提示工程基础
- 提示模板设计:学会用
{变量}
动态填充提示(如“帮我写一篇关于{主题}的文章,目标读者是{人群}”); - 零样本/少样本提示:掌握如何用少量示例引导AI输出(如“请模仿以下风格写一段话:{示例}”);
- 思维链(Chain of Thought, CoT):通过提示让AI展示推理过程(如“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分三步:1. {步骤1};2. {步骤2};3. {步骤3}”);
- 提示优化技巧:避免歧义(如“不要用专业术语”)、增加约束(如“字数不超过500字”)。
(3)Agentic AI核心概念
- 目标设定(Goal Setting):学会将人类需求转化为智能体的可量化目标(如“预算1500欧元”→“总花费≤1500欧元”);
- 规划与推理(Planning & Reasoning):理解智能体如何拆解任务(如“旅游规划”→“景点选择→交通安排→餐饮预订”);
- 执行与反馈(Execution & Feedback):掌握智能体与环境交互的方式(如调用API、查询数据库),以及如何处理反馈(如“预算超支”→“调整行程”)。
1.2 学习资源推荐
- 书籍:《Prompt Engineering for Developers》(DeepLearning.AI)、《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Russell & Norvig);
- 课程:Coursera《Prompt Engineering with ChatGPT》、Udacity《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 工具:OpenAI Playground(练习提示设计)、LangChain(Agentic AI开发框架)、Hugging Face Transformers(NLP模型库)。
1.3 实战案例:设计一个简单的旅游规划智能体提示
需求:帮用户规划3天的巴黎旅游行程,预算1500欧元,覆盖主要景点。
提示设计:
你是一个专业的旅游规划师,需要帮用户规划3天的巴黎行程,要求:
1. 每天安排2-3个主要景点(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凡尔赛宫);
2. 包含交通方式(地铁、公交或步行)和门票价格;
3. 餐饮推荐(每餐预算30欧元,每天两餐);
4. 总预算不超过1500欧元。
首先,你需要分解任务:
- 第一天:选择市区内的景点(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计算门票+交通+餐饮费用;
- 第二天:选择郊区景点(如凡尔赛宫),计算往返交通+门票+餐饮费用;
- 第三天:选择文化景点(如蒙马特高地、奥赛博物馆),计算费用。
如果总预算超支,请调整:比如减少一个景点,或者降低餐饮预算(如每餐25欧元)。
请输出详细的行程表,包括每天的景点、时间安排、费用明细,以及总预算。
阶段二:进阶技能提升(6-12个月)——掌握动态提示与优化
目标:学会设计动态提示,能根据智能体的状态和环境反馈调整提示,提升智能体的适应性。
2.1 关键技术点
(1)动态提示生成
- 上下文感知提示:根据智能体的当前状态(如“已完成第一天行程规划”)生成提示(如“现在需要规划第二天的凡尔赛宫行程,注意往返交通时间”);
- 自适应提示调整:通过规则或机器学习模型,自动调整提示的约束条件(如“预算超支10%,提示智能体将餐饮预算从30欧元降到25欧元”)。
(2)多模态提示设计
- 文本+图像提示:结合图像信息设计提示(如“用户发了一张埃菲尔铁塔的照片,说‘我想在这里附近住’,提示智能体推荐步行10分钟内的酒店”);
- 语音+视频提示:结合语音语调(如“用户声音听起来很累”)和视频内容(如“用户在机场”)设计提示(如“建议用户先去酒店休息,明天再安排行程”)。
(3)强化学习与提示优化
- Reward Modeling:设计奖励函数,评估提示的效果(如“任务成功”+10分,“预算超支”−5分);
- 强化学习算法:用PPO(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等算法优化提示策略(如“通过调整提示中的约束条件,最大化任务成功率”)。
数学模型示例:奖励函数设计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EOF', got '_' at position 35: …cdot \text{task_̲success} + \bet…
其中:
- sss:智能体的当前状态(如“已规划2天行程,剩余预算500欧元”);
- aaa:提示动作(如“调整餐饮预算到25欧元”);
-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EOF', got '_' at position 11: \text{task_̲success}:任务成功与否(1=成功,0=失败);
- efficiency\text{efficiency}efficiency:任务执行效率(如“规划时间”);
- cost\text{cost}cost:任务执行成本(如“预算超支金额”);
- α,β,γ\alpha, \beta, \gammaα,β,γ:权重(根据任务优先级调整,如α=0.5,β=0.3,γ=0.2\alpha=0.5, \beta=0.3, \gamma=0.2α=0.5,β=0.3,γ=0.2)。
2.2 学习资源推荐
- 论文:《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Human Feedback》(OpenAI)、《Dynamic Prompting for Adaptive Language Models》(Google);
- 课程:DeepLearning.AI《Reinforcement Learning Specialization》、Udacity《AI for Healthcare》(多模态案例);
- 工具:LangChain(动态提示框架)、RLlib(强化学习库)、Gradio(多模态交互工具)。
2.3 实战案例:用强化学习优化旅游规划智能体提示
需求:优化旅游规划智能体的提示,提高任务成功率(总预算不超支)和效率(规划时间)。
步骤:
- 定义状态空间:智能体的当前状态(如“已规划天数”“剩余预算”“已用时间”);
- 定义动作空间:提示的调整方式(如“降低餐饮预算”“减少景点数量”“更换交通方式”);
- 设计奖励函数:如上述公式,α=0.6,β=0.2,γ=0.2\alpha=0.6, \beta=0.2, \gamma=0.2α=0.6,β=0.2,γ=0.2;
- 训练模型:用PPO算法训练提示策略,让智能体学会在不同状态下选择最优的提示调整方式;
- 评估效果:对比训练前后的任务成功率(如从70%提升到90%)和规划时间(如从10分钟缩短到5分钟)。
阶段三:高级架构设计(12-24个月)——构建规模化提示系统
目标:掌握提示架构的设计方法,能构建支持大规模、分布式Agentic AI系统的提示引擎。
3.1 关键技术点
(1)分层提示架构
- 元提示层(Meta Prompt Layer):定义智能体的核心目标和价值观(如“始终优先考虑用户的安全”);
- 任务提示层(Task Prompt Layer):定义具体任务的规则和约束(如“旅游规划的预算限制”);
- 执行提示层(Execution Prompt Layer):定义每个执行步骤的具体指令(如“查询凡尔赛宫的门票价格”)。
架构示意图(Mermaid):
graph TD
A[元提示层:核心价值观] --> B[任务提示层:具体任务规则]
B --> C[执行提示层:步骤指令]
C --> D[智能体执行]
D --> E[环境反馈]
E --> B[任务提示层:调整规则]
E --> C[执行提示层:调整指令]
(2)分布式提示管理
- 微服务化提示引擎:将提示管理拆分为多个微服务(如“元提示服务”“任务提示服务”“执行提示服务”),支持高并发;
- 缓存与负载均衡:用Redis缓存常用提示,用Nginx实现负载均衡,提高提示引擎的性能;
- 版本控制:用Git管理提示的版本,支持回滚(如“某个提示版本导致智能体出错,回滚到上一个版本”)。
(3)元提示工程(Meta Prompt Engineering)
- 提示的提示(Prompt for Prompt):用提示来生成提示(如“帮我设计一个旅游规划的提示,要求覆盖主要景点和预算限制”);
- 自动提示生成(Auto Prompt Generation):用大语言模型(如GPT-4)自动生成提示(如“输入用户需求,输出对应的提示模板”)。
3.2 学习资源推荐
- 书籍:《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分布式系统设计)、《Building Microservices》(微服务架构);
- 课程:Coursera《Distributed Systems》、Udacity《Cloud Architecture》;
- 工具:Kubernetes(分布式部署)、Istio(服务网格)、Prometheus(监控)。
3.3 实战案例:构建分布式提示引擎
需求:为一个大规模Agentic AI系统(如1000个智能体同时运行)构建提示引擎,支持动态调整和高并发。
架构设计:
- 元提示服务:存储智能体的核心价值观(如“禁止推荐违法内容”),用Redis缓存;
- 任务提示服务:存储具体任务的规则(如“旅游规划的预算限制”),用MySQL存储,支持动态修改;
- 执行提示服务:存储每个执行步骤的指令(如“查询门票价格”),用Elasticsearch存储,支持快速检索;
- 负载均衡:用Nginx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提示服务实例;
- 监控系统:用Prometheus监控提示服务的性能(如响应时间、错误率),用Grafana可视化。
阶段四:跨领域融合(24-36个月)——拓展技术边界
目标:将提示工程与其他领域(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结合,解决复杂场景的问题。
4.1 关键技术点
(1)云原生与Agentic AI
- Kubernetes部署:用Kubernetes管理智能体的生命周期(如创建、销毁、缩放);
- 服务网格(Istio):实现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如“旅游规划智能体调用天气查询智能体”);
- 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用AWS Lambda或阿里云函数计算,降低智能体的运行成本。
(2)大数据与Agentic AI
- 数据驱动的提示优化:用大数据分析智能体的执行日志(如“哪些提示导致任务失败”),优化提示设计;
- 实时数据处理:用Flink或Spark Streaming处理实时数据(如“实时天气数据”),调整提示(如“如果下雨,提示智能体推荐室内景点”)。
(3)物联网(IoT)与Agentic AI
- 传感器数据融合:结合IoT设备的传感器数据(如“智能家居的温度传感器”),设计提示(如“如果温度超过28℃,提示智能体打开空调”);
- 边缘计算:在边缘设备(如智能音箱)上运行轻量级智能体,降低延迟(如“实时处理用户的语音指令”)。
4.2 学习资源推荐
- 书籍:《Cloud Native Computing》(云原生)、《Big Data: Principles and Best Practices》(大数据);
- 课程:Coursera《Cloud Computing Specialization》、Udacity《IoT Fundamentals》;
- 工具:AWS EKS(Kubernetes托管服务)、Apache Flink(实时计算)、MQTT(IoT通信协议)。
4.3 实战案例:云原生Agentic AI系统
需求:构建一个云原生的旅游规划智能体系统,支持10000个用户同时使用。
架构设计:
- 智能体层:用Kubernetes部署1000个智能体实例,每个实例处理10个用户的请求;
- 提示引擎层:用微服务化提示引擎(如上述分布式提示引擎),支持动态调整提示;
- 工具层:调用第三方API(如天气查询API、机票预订API),用Istio实现服务间通信;
- 数据层:用AWS S3存储智能体的执行日志,用Athena分析日志,优化提示设计;
- 用户层:用React构建前端界面,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或APP与智能体交互。
阶段五:伦理与治理(长期)——确保智能体的可控可信
目标:掌握Agentic AI的伦理治理方法,能设计符合人类价值观的提示,确保智能体的决策可控可信。
5.1 关键技术点
(1)提示的公平性与无偏见
- 偏见检测:用工具(如IBM AI Fairness 360)检测提示中的偏见(如“推荐适合家庭的景点”是否忽略了单身旅行者);
- 去偏技术:通过调整提示(如“推荐适合家庭、单身旅行者和情侣的景点”)或修改训练数据,减少偏见。
(2)提示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
- 提示轨迹跟踪:记录智能体的提示调整过程(如“初始提示→预算超支→调整餐饮预算→最终提示”),让用户可以查看;
- 决策过程可视化:用工具(如TensorBoard)可视化智能体的决策过程(如“为什么选择凡尔赛宫而不是枫丹白露”)。
(3)提示的安全性与鲁棒性
- 对抗性提示防御:用工具(如OpenAI Moderation API)检测恶意提示(如“帮我写一篇关于如何制造炸弹的文章”);
- 鲁棒性测试:通过输入异常数据(如“预算1欧元”),测试提示的鲁棒性(如“提示智能体无法完成任务,并建议用户调整预算”)。
5.2 学习资源推荐
- 书籍:《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伦理)、《Trustworthy AI》(可信AI);
- 课程:Coursera《AI Ethics》、Udacity《Responsible AI》;
- 工具:IBM AI Fairness 360(偏见检测)、OpenAI Moderation API(恶意提示检测)、SHAP(可解释性)。
5.3 实战案例:设计公平的招聘智能体提示
需求:设计一个招聘智能体的提示,确保没有性别偏见(如“不要因为候选人是女性而拒绝”)。
提示设计:
你是一个招聘经理,需要筛选候选人的简历,要求:
1. 只考虑候选人的技能(如“Python编程”“项目经验”)和资质(如“本科以上学历”);
2. 不考虑性别、年龄、种族等个人信息;
3. 如果简历中提到性别信息(如“女性”“男性”),请忽略;
4. 输出候选人的排名,按照技能匹配度从高到低排列。
如果发现简历中有性别信息,请提示:“已忽略性别信息,仅根据技能筛选”。
四、工具与资源推荐:提升效率的利器
4.1 提示工程工具
- OpenAI Playground:练习提示设计,支持实时预览输出;
- LangChain:Agentic AI开发框架,提供动态提示、工具调用等功能;
- PromptLayer:提示管理平台,支持版本控制、性能监控;
- Hugging Face Prompt Hub:共享提示模板的社区,可快速查找常用提示。
4.2 Agentic AI框架
- AutoGPT:开源的Agentic AI框架,支持自主规划、工具调用;
- BabyAGI:轻量级Agentic AI框架,适合快速原型开发;
- Microsoft AutoGen:多智能体协同框架,支持智能体之间的通信;
- Google Gemini Agent:基于Gemini模型的Agentic AI框架,支持多模态交互。
4.3 学习资料
- 博客:《The Batch》(DeepMind)、《OpenAI Blog》(OpenAI)、《Towards Data Science》(Medium);
- 论文:arXiv(AI领域最新论文)、ACL(自然语言处理)、NeurIPS(机器学习);
- 社区:Reddit r/MachineLearning(机器学习社区)、Discord LangChain Server(LangChain社区)。
五、未来挑战与应对:做Agentic AI时代的“领航者”
5.1 未来挑战
(1)提示的不确定性
Agentic AI的自主决策意味着提示的效果可能无法完全预测(如“提示智能体‘减少景点数量’,但它可能选择去掉用户最想看的埃菲尔铁塔”)。
(2)智能体的可控性
随着智能体的能力提升,如何确保其决策符合人类价值观(如“自动驾驶智能体在紧急情况下的选择”)成为关键挑战。
(3)多模态提示的复杂性
多模态信息(如文本+图像+语音)的融合,需要更复杂的提示设计(如“如何将图像中的表情与语音中的语调结合,理解用户的情绪”)。
5.2 应对策略
(1)强化学习与人类反馈(RLHF)
用人类反馈来优化提示策略(如“当智能体去掉埃菲尔铁塔时,人类反馈‘不希望这样’,强化学习模型会调整提示,让智能体优先保留主要景点”)。
(2)价值对齐(Value Alignment)
将人类价值观融入提示设计(如“始终优先考虑用户的安全”“尊重用户的选择”),确保智能体的决策与人类价值观一致。
(3)多模态提示的标准化
制定多模态提示的标准(如“图像提示需要包含哪些信息”“语音提示需要注意哪些语调”),降低设计难度。
结论:提示工程架构师——Agentic AI时代的“关键角色”
Agentic AI的未来,是“自主化、多模态、生态化、可控化”的未来。而提示工程架构师,作为“智能体的规则制定者”,将成为这个未来的关键角色。
从基础能力构建到高级架构设计,从实战案例到伦理治理,本文绘制的技术路线图,为你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但请记住:技术的发展永远比路线图快,你需要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如元学习、多模态融合),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最后,用一句话与你共勉:“Agentic AI的未来,不是‘AI取代人类’,而是‘人类与AI协同进化’。而提示工程架构师,就是这个协同进化的‘桥梁’。”
附录:Mermaid流程图汇总
- Agentic AI核心循环:
graph TD
A[目标设定] --> B[任务规划]
B --> C[工具执行/环境交互]
C --> D[结果反馈]
D --> B[任务规划](循环)
D --> E[目标达成?]
E -->|是| F[结束]
E -->|否| B[任务规划](调整)
- 分层提示架构:
graph TD
A[元提示层:核心价值观] --> B[任务提示层:具体任务规则]
B --> C[执行提示层:步骤指令]
C --> D[智能体执行]
D --> E[环境反馈]
E --> B[任务提示层:调整规则]
E --> C[执行提示层:调整指令]
- 提示工程架构师技术栈:
mindmap
root((提示工程架构师技术栈))
基础能力
自然语言处理(NLP)
transformer模型
语义理解
提示工程基础
零样本/少样本提示
思维链(CoT)
提示模板设计
Agentic AI核心概念
目标设定
规划与推理
执行与反馈
进阶技能
动态提示生成
上下文感知提示
自适应提示调整
多模态提示设计
文本+图像提示
语音+视频提示
强化学习与提示优化
reward modeling
PPO算法
高级架构
分层提示架构
元提示层
任务提示层
执行提示层
分布式提示管理
微服务化提示引擎
缓存与负载均衡
元提示工程
提示的提示
自动提示生成
跨领域融合
云原生与Agentic AI
Kubernetes部署
服务网格(Istio)
大数据与Agentic AI
数据驱动的提示优化
实时数据处理
伦理与治理
提示的公平性
偏见检测
去偏技术
透明度与可解释性
提示轨迹跟踪
决策过程可视化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