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 预测,到 2026 年 70% 的企业都会用上AI,打工人已经够难了,怎么避免被AI抢走工作?
2025年被称作"AI Agent元年",AI从简单聊天进化为能主动干活的数字助手,在生活和专业领域广泛应用。AI Agent爆发得益于芯片性能提升和MCP统一接口协议的达成,使不同AI系统能像乐高积木一样组合。发展趋势正从通用Agent转向行业垂直Agent,专注于特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AI Agent不是取代人类工作,而是将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处理更复杂任务。学会与AI Agent合作将成
简介
2025年被称作"AI Agent元年",AI从简单聊天进化为能主动干活的数字助手,在生活和专业领域广泛应用。AI Agent爆发得益于芯片性能提升和MCP统一接口协议的达成,使不同AI系统能像乐高积木一样组合。发展趋势正从通用Agent转向行业垂直Agent,专注于特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AI Agent不是取代人类工作,而是将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处理更复杂任务。学会与AI Agent合作将成为未来重要技能。
作者观点:不是我们不行,而是AI更牛,打不过就加入!
正文
“今天有三个会议,资料已整理好,根据实时路况建议 7:45 出门。对了,你的体检报告有几项异常,我已帮你预约了下周三的医生复查。”
睁开眼,天花板上显示这样一条日程提醒。
这是我们都看过好多遍的科幻电影场景。
但已经有人在开始体验这样的日常了。
今年,AI 终于从简单的Chat变成了能主动干活的 “数字助手”,也就是科技圈说的 AI Agent。
更重要的是,它们不仅能处理生活琐事,还开始在医院、律所、工厂等专业领域大显身手 ——
2025年也被叫做“AI Agent元年”。
不管是西雅图的科技峰会,还是前段时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家都在聊智能体(AI Agent)。
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导下,智能体的发展速度确实是犹如火箭一般。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几家AI公司这次跑在了前面。
不得不感慨,科技的爆发需要长久的积累,技术、专利、人才的积累。
从去年底DeepSeek火爆全球开始,我们的国产AI工具,包括AI Agent,像Manus、Genspark、Lovart这些产品,不光在国内刷屏,连国外的科技圈都在讨论。
2025 年,真的成了 AI Agent 元年。
什么是 AI Agent?就是 “有手有脑” 的数字助手
简单说,AI Agent 就是 “有手有脑” 的智能助手。
它不是那种你问一句、它答一句的聊天机器人。
它们不用你一步步指挥,能自己理解任务、制定计划、调用工具,甚至遇到问题会主动调整。
比如你让它订餐厅,它会查营业时间、看评价、打电话预约,没合适时间还会主动推荐替代方案,全程不用你操心。
今年之所以被称为 “元年”,是因为 AI Agent 终于跨过了实用化的门槛。
市场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全球 AI Agent 市场规模今年达到 76.3 亿美元,未来五年还将以每年 45.8% 的速度增长,比整体 AI 市场增速快得多。
更关键的是,德勤报告显示,25% 的企业今年都开始用 AI Agent 处理邮件、数据分析这些工作,而三年前这个比例还不到 5%。
芯片发展、 “统一接口” ,让 AI Agent 爆发
其实这个想法早就有了,但是受限于技术瓶颈,大多停留在说说而已,真正能用的产品没几个。
随着这几年英伟达芯片越来越牛,特没谱又卡脖子,进一步加速催动了国产芯片的爆发。
最关键的技术难题解决了,那么AI自动化解决复杂的问题,就逐渐可以解决掉了。
unsetunset第一、芯片的快速迭代升级,GPU性能更稳定,在底层上支持了Agent的实现。unsetunset
unsetunset第二、通用“接口”协议达成。unsetunset
就像手机充电口统一成Type-C后才普及一样,今年 AI Agent 也迎来了自己的 “通用接口”——MCP 协议。
这个由 Anthropic 主导的技术标准,让不同 AI 系统和工具能像乐高积木一样随意组合。
不管是啥工具、啥API,Agent都能接上用,它自主规划、自主完成任务的本事,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最直接的变化是开发速度飙升。
以前企业要做个 AI 客服,得花三个月写代码对接各种系统;现在用 MCP 协议,三天就能搞定。
阿里云、腾讯云这些巨头今年都推出了基于 MCP 的服务,开发者五分钟就能搭个简单的 AI Agent。
税友股份用这套技术做的财税 AI Agent,让客户服务效率提升了 90%,这就是技术突破带来的实际价值。 微软的实践更有代表性。他们给英国政府做的 AI Agent,能自动处理公文流转、数据分析,甚至能根据政策变化提出建议。
这放在两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另外,Manus率先推出的Agent,其工作模式和展示界面,获得了广大用户和厂家的认可。
从此,大家照着优等生的格式做就行。
从 通用Agent 到 行业Agent
上半年的时候,Manus发布第一个Agent火出天际,热度对标当时的DeepSeek。
Manus刚上线一个月,每个月活跃用户就超过2300万,很快拿到7500万美元投资,估值超5亿美元。
紧接着,百花齐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好多好多个通用Agent。
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到了下半年,风向变了。
最明显的趋势,是 AI Agent 从啥都干的 “通用型”,转向在特定领域深耕的 “专业型”。
实际上,通用型 AI Agent 已经悄悄渗透进生活。
老朋友知道,我写过好多个Agent平台的实测,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在用秘塔做课件、在用Kimi做旅行攻略、在用飞猪执行旅行规划并自主订票抢票了。
专业领域的突破更让人惊喜。
法律界的 Harvey AI 已经成了律师的得力助手,自动做法律研究、分析合同、起草文件,现在估值达到 50 亿美元。编程领域的 Cursor 更夸张,36 万付费用户每天用它生成数亿行代码,单个员工一年能创造 320 万美元收入。 医疗领域也不落后。DeepMind 开发的医疗 AI Agent 能分析病历和影像,给医生提供诊断建议,尤其在基层医院,大大缓解了医生资源紧张的问题。
这些专业 AI Agent 不是吹个牛就完了的,而是真的击中了行业的痛点,真的能提升工作效率。
unsetunset为什么要发展行业Agent?unsetunset
有数据显示,Manus的月访问量从3月的2376万掉到6月的1730万。Genspark也一样,新鲜感过了,大家的抱怨越来越多:复杂点的任务,这Agent还是会犯傻,还不如直接用Claude 4。
这其实说明一个挺残酷的事:通用Agent太依赖大模型了。
要是做模型的公司自己下场做Agent,这些通用Agent基本没啥抵抗力。
结果就是……
OpenAI推出Agent功能Deep Research、阿里推出数据分析Agent、Gemini 2.0也在积极推进。
你想啊,要是造发动机的自己开始造车,谁还需要只懂组装的呢?
所以现在业内慢慢有个共识:啥都能干的通用Agent不是未来,专注某个领域的垂直Agent才是出路。
就像LiblibAI,本来就有设计社区的经验,他们做的设计Agent Lovart就很受欢迎。
阿里做数据分析Agent、飞猪做旅行Agent、秘塔做写作教学Agent、剪映做视频制作Agent等等。
不追求啥都能干,就盯着一个具体领域深耕,用自己独有的数据和对行业的理解,建起别人打不破的壁垒。
这些 AI Agent 这么厉害,会不会抢了我们的工作?
Gartner 预测,到 2026 年 70% 的企业都会用上这类 AI Agent。
《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也说,2027年智能终端、智能体普及率要达到70%。
既然国家在大力推进,怎么会是取代就业呢?
相反,是让人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就像计算器没让会计师失业,反而让他们能处理更复杂的财务分析一样。
2025 年作为 AI Agent 元年,真正的意义在于:AI 终于从实验室走向了生产线、医院、课堂。
从帮你订餐厅的生活助手,到能辅助诊断的医疗 Agent,这种进化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在重塑整个社会的运转方式。
或许,几年后回头看,我们会发现,2025 年就是那个 AI 真正开始帮人干活的转折点。
而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学会和这些数字助手合作,学会指挥它们干活,可能会是未来最有用的技能之一。
毕竟,让 AI Agent 处理琐事,我们才能有更多时间做真正重要的事 ——
这大概就是技术进步最美好的样子。
AI大模型从0到精通全套学习大礼包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只要你是真心想学AI大模型,我这份资料就可以无偿共享给你学习。大模型行业确实也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进来,我也真心希望帮助大家学好这门技术,如果日后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欢迎找我交流,有技术上面的问题,我是很愿意去帮助大家的!
如果你也想通过学大模型技术去帮助就业和转行,可以扫描下方链接👇👇
大模型重磅福利:入门进阶全套104G学习资源包免费分享!
01.从入门到精通的全套视频教程
包含提示词工程、RAG、Agent等技术点
02.AI大模型学习路线图(还有视频解说)
全过程AI大模型学习路线
03.学习电子书籍和技术文档
市面上的大模型书籍确实太多了,这些是我精选出来的
04.大模型面试题目详解
05.这些资料真的有用吗?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共同整理,鲁为民博士先后获得了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学术期刊和诸多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超过50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同时还斩获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目前我正在和鲁博士共同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
所有的视频由智泊AI老师录制,且资料与智泊AI共享,相互补充。这份学习大礼包应该算是现在最全面的大模型学习资料了。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智泊AI始终秉持着“让每个人平等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育人理念,通过动态追踪大模型开发、数据标注伦理等前沿技术趋势,构建起"前沿课程+智能实训+精准就业"的高效培养体系。
课堂上不光教理论,还带着学员做了十多个真实项目。学员要亲自上手搞数据清洗、模型调优这些硬核操作,把课本知识变成真本事!
如果说你是以下人群中的其中一类,都可以来智泊AI学习人工智能,找到高薪工作,一次小小的“投资”换来的是终身受益!
应届毕业生:无工作经验但想要系统学习AI大模型技术,期待通过实战项目掌握核心技术。
零基础转型:非技术背景但关注AI应用场景,计划通过低代码工具实现“AI+行业”跨界。
业务赋能 突破瓶颈:传统开发者(Java/前端等)学习Transformer架构与LangChain框架,向AI全栈工程师转型。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