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能作为一个上岸的考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上岸经验,分数不高还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我是计专的,数二98,英二52,。,专业课139

1 数学

首先是数学,我大学期间高数成绩中等,但考研复习的时候其实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算是从零开始,不过底子还有点。我是从6月末七月初开始数学的复习,跟的汤家凤老师,这老师说话有口音,然后没事儿还整两句鸡汤振奋人心其实有一些自夸,介意口音者慎入,不过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汤老师的比较基础,还有很多人听张宇的,不过张宇太聪明了,初学者可能会有一些听不懂。 我先是看汤老的基础高数部分,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45天,一定要好好的记笔记,基础一定要打牢,后期就容易了很多,然后比较重要的就是不要从头到尾的看,期间一定要每周定期回复一下之前的,看看笔记看看之前的例题也是好的。不然你就会有一种可能,在你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发现之前的都忘了。然后每天学完习,我都会做一下辅导讲义和1800上的题,一定要每天多做题,每天听了哪一部分就坐哪一部分的题,干听真的没用,这期间你可能会怀疑人生,因为发现都不会,没事儿,坚持坚持你就淡然了,然后突然有一天这么日复一日地刷题之后,你就会发现还挺简单。我在大约八月中旬的时候,开始了高数的第二轮,第二轮我用了二十多天看完了强化部分(有的时候我都开三倍速),但是在这期间,我突然认识到了另一个老师!!!武忠祥!我强烈推荐大家看他的强化部分在后期,在后期会有选填的那种技巧课和17堂课,17堂就是会将我们考题中的重点知识点单独讲,然后就可以你不会哪一部分就看哪一节课,武忠祥老师非常认真,他的课只有知识,非常干货,在后期针对每一章的时候,我非常的推荐武老师。考研考试,他不光靠的是,你究竟掌握了怎么样,他还是需要你有很多的技巧,因为时间非常有限,你很容易做不完题。总之,数学的重点就是一定要注重课上的例题和刻下的习题练习,数学是一个需要你自己去计算的科目光听是没有用的,然后保持手感吧,不要学了这个忘了那个。比较推荐武忠祥老师的那个往年真题,那本题在你刷真题的时候还是非常有用的,非常的详尽,真题也是有很多解法的,不同的老师,他的真题解析也是不一样的。

然后数二只有高数和线代,线代我是在高数强化的时候开始的,我跟的是李永乐老师,李老师讲的非常好很细致,然后非常的容易学,线代在我看来要比高数容易得多,他正好可以结合我们的专业课那种数组来理解,我的线代一切都是跟着李永乐老师来做的。然后线代部分我只做了辅导讲义上的所有题。`

其实时间非常的紧,不可能将所有的题都做完,所以一定要保重每一次做的题你都认真的去想了,第一次做可能会非常的耗时,但是第二次你再回头看的时候就会容易了很多。
在习题方面,我做了汤老师的1800。然后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做了一遍武忠祥老师的那个真题,然后又自己买了一套近20年的真题重刷了一遍,在后期冲刺阶段,我做的是李林老师的六套卷和四套卷,每一套都是掐点掐时,到三个小时的时候我就会停下来,但其实有几次根本就做不完,我用的方法去做到三个小时之后,然后继续写后面的题看看到底一张卷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我需要提高多长时间,不过最后自我批卷子的时候,分数还是到三个小时的那个题位置。然后后期就会好很多,不过今年的六套卷和四套卷不咋简单,我不建议做合工大那个卷子那个卷子没有答案,我当时做完了一套,然后找不到答案非常的难受,最后一个就是我建议买20张左右的答题卡拼多多很便宜的,然后你每次都在答题卡上模拟写字也会得到锻炼,数学这个东西写到一半,发现自己错了勾了真的很丑,但是你可以有技巧漂亮的勾。

2 英语

其次是英语,我这个英语成绩,实在是不配讲什么,但是给大家推荐一个软件吧,就是墨墨背单词,真的很好用,而且有例句,其实有的时候光背下来单词看的时候还会不认识,但是我每次看了一个例句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个单词,我觉得还是挺有用的。我从小英语就不是很好,大学四级也吃飘过这个成绩就还挺正常,我在后期刷了近15年的英语真题,然后看得唐迟老师的阅读他讲的还是不错的,刚开始一个月多,只能对一两个,后来也只错了两个。我英语考这么次,绝对是自找的,因为我当时单词也没背完,然后我作文是最后半个月背得模版,今年英语应该是主观题压分了,我那个模版也没得几分。大家一定要好好背单词,我还能有这么多分纯粹是因为我还背了2000多个单词,做阅读的时候还不太费劲。英语其实多背单词就好了,都看懂了,怎么能分不高呢?

3 政治

然后是政治,我是在8月初听的徐涛老师的课,看的马原和毛中特,这两个部分看一看还行,自己看书有一些迷糊,不要一看看好久,每天做题加上课就看一个半点儿就行,还是三倍速。对了我是看的徐涛的课,然后用的肖老的书,我喜欢那个绿了吧唧的纸,我觉得看起来非常的严谨,肖老的书非常的全全到不能再全,徐涛那个排版我不行,全都是字,而且排版不好看着闹挺,没有对不上知识点这种问题,因为知识点都是一样的,顶多有一两页的偏差。然后在史纲的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自己看一遍,去找一个考研公众号叫做空卡空空卡,他会定期的发一些政治的知识点带背,她讲的还是非常好的,非常的精简。尤其是史纲马原毛中特他有很多固定的知识点,就是哪一年谁谁谁干了什么,她都会有总结直接下载,然后打印随时随地的背就好了。在最后一个月,他也会带大家一起背小拔河小事,然后对别的老师也会有一些大题的总结,找资料非常的方便会有PDF版本。

4 专业课

最后是专业课,我本科期间也学了数据结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数据结构本身的难度不是很大,我是跟的王道的课,买了学长的资料,从8月开始然后从头到尾的听了一遍课之后开始自己的二轮三轮复习,第一遍,我只听课做了课后的选择题。然后第二遍二轮复习的时候做选择题第一次做大题不再看课自己看书,回顾知识点。编程题是在解决完选择题和简答题之后才开始进行的第三轮的时候,选择题几乎不错了,然后就开始反复的磨大题和简答题,我一共是把王道刷了四遍,最后的成绩还可以,其实还可以更好,我主要扣分的是有一道大题,我只写了结果以为不用写过程,希望学弟学妹们不要犯我的这个愚蠢错误,大题,一定要有过程,编程题前期可以先放一下,然后在所有的概念理论都掌握了之后开始针对性的每一章节大题训练。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就是香厂里所有的真题都过了几遍,真的挺简单的,非常快的就能写完一套,我考试的时候专业课一个半小时不到就写完了。不过虽然简单还是建议做一做可以了解一下他会怎样出题。

学习这个东西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同,不必和别人去比,你只要每天都在努力就可以,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大致的规划,然后付诸行动,别高看自己也别低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必非得6:00起10:00睡,除非在模拟考试的时候,在模拟考之前,一定要按照自己最喜欢最合适最舒服的时间去学习,效率更高。
除了复习时候的方法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一点是考试时候的心态,我第一天考试的时候,因为今年政治押题,就是大题都没有压上,所以整个人就是心情非常的不好,感觉自己总分50都过不了,然后英语还是我的弱势科目,我就觉得要废了,一整晚都没有睡好,导致第二天的数学考试的时候,非常的紧张满脑子都是想,如果数学考不好怎么办,所以但其实最后的结果,英语和政治就是很正常,然后导致数学的没考好,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像我非常爱焦虑。
祝愿学弟学妹们成功上岸!希望明年我们学校见!

5 补充

最后补一个复试我的复试成绩还是比较高的,应该是第六,我没有什么比赛,经历也没有发什么大文章,不过最后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让我在排名提升了三十多,总结就是,一定要自信,然后开朗,开朗并不是玩笑是一种大方得体,长理的复试很简单,英语是五个问题,然后机器问,并不是老师的口语,所以你无法让他慢一点,但是你可以重复让他播放一次,听到什么就回答什么,然后说话尽量的清楚,如果不会的话就道歉,然后说以后在研究生期间会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一定不要紧张,我当时也就完整的回答上了三个问题,但是我全程,都在交流用英语,一定要很流利很自信,就像说中国话一样自信。然后是上机15个题,规规矩矩的一道题一道题的做这个过程中不要有什么奇奇怪怪的表情,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复试已经开始了,你的状态也是老师的印象分,自信地做一道题一道题,然后觉得有问题就跳过去老师也会觉得你是一个有条理的人,而且有10分钟的限制,所以要快,我是之前在逼站上看了翁凯的c语言,然后刷了题库的题,最后在牛客网上每次计时做题,空着20道题15分钟10道题8分钟,还是比较有用的,挺简单的,剩下就是正常的一些对我资料的阐述,总之就是自信,大方得体,不要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一个非常朝气蓬勃的学生老师们都会喜欢的,阐述一下自己在学校的经历,然后尽量的饱满叙述,对自己没有的,或者是不了解的,也可以稍微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或者是给自己为什么做一个解释,老师们还是很温柔的大家不要怕。
大家加油吧,原谅我是个话痨好多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是一条美丽的分割线,感谢大佬为大家分享的宝贵经验,原经验贴下文可取

6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无数在这个群里受益上岸学长学姐,想把这份爱和责任传递下去,

不仅写下了宝贵的经验、方法、感悟,

还无偿答疑,分享资源,帮大家搜集问题,解决问题。

帮助更多人上岸。

过去一年里,学姐学长们尽心尽力的为学弟学妹解难答疑,非常负责,不仅平时为大家解难答疑,而且在前期备考,报考,复试等也开了多次腾讯会议答疑,统计和总结大家的问题。

尽管科研任务很重,他们一直都非常的用心,咱们的考研群一直都是很温暖的,23届上岸了,又一批学长学姐,加入进来,他们要把把这份爱和责任传递下去,继续帮助下一届学弟学妹。

24考研人,你们真的很幸运,能遇到这样一群友爱的学长学姐,加油吧,风里雨里,学长学姐姐,长理等你。
请添加图片描述

Logo

汇聚原天河团队并行计算工程师、中科院计算所专家以及头部AI名企HPC专家,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