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8年,我拉着两个兄弟就已经在策划零代码、低代码的可视化开发工具。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研发心得。

       首先得解释几个名词概念:

       零代码、免代吗、无代码:都属于同一类定义,基于软件工具的拖拽、配置而无需写代码的方式实现一些通用类软件应用。

       源代码、高代码:需要程序员基于某类编程语言代码才能实现特定场景的软件应用。

       低代码:基于软件工具的拖拽、配置实现部分通用应用场景,结合少量代码基于软件工具进行定制扩展实现定制应用场景。

        科技:科学技术      

       如果我们把计算机看做是一门科技,那么科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算科技呢?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必然要经过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自我淘汰、自我革新、自我升级的全生命周期。如何做出科学的低代码工具,那么这个低代码工具不管怎么架构和设计都需要满足这个科学创新发展的成长规则,否则都是伪科学。

       我们人类都是很聪明的,特别是中国人有坚强的意志,只要能看到的都能模仿创造出来,包括卡脖子的芯片,用一天创造不出来用十天;十天不行用一个月;一个月不行用一年,一年不行用十年,十年不行用百年,总有一天能干成,只是时间问题。。。

       当我们看到市面上很多所谓的零代码、低代码跟风、疯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其实都是伪科学,具体有哪些,在这里就不便一一列举。

       现在好多IT业内从业人士都在疯传低代码价值,低代码真的那么强大么?

       我们要理解计算机软硬件体系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概念一个名词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一定是有特定产物发展变化中产生的。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汇编、应用编程语言C、C++、C#、Java、python、Go、JavaScript、web1.0、web2.0、web3.0、未来的编程语言、低代码工具、零代码工具。。。一环扣一环发展产生的。

       然后再来阐述低代码的核心价值,我们国家定义的数字经济是农业、工业之后的新形态。数据是 土地、人才、科技、资本之后的新的生产要素。谁把握了新的生产要素,谁就是未来的财富王者 。消费互联网红利已经消失,35岁现象日益严重。我们这代人未来在哪里,未来就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核心是什么,是全领域、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而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依托于定制化开发,是传统标准化软件不可能交互的。势必要出现一种新的 ,  比定制化成本更低,交付更快,比标准化个性化更强,更贴合业务需求模式的低代码平台应运而生 。
        有价值的低代码平台具备四个特点:
        1.具备更广阔空间
        2.帮助全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

        3.积累数据资产
        4.获取生产要素
        有了系统有了数据才能在数字经济中成为弄潮儿,这样低代码就成了未来的康庄大道。
        只有学了低代码才能不怕失业,才能应对35岁危机,才能成为新时代的上位者。

       最后把我们目前的低代码架构路径分享给所有同行和友商,助力低代码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低代码架构路径包括商业架构、产品架构、后端技术架构、前端技术架构

       后端架构的路径:网络架构,容器架构,服务器架构,服务资源架构,多数据库架构,中间件架构,组织权限模型,集成扩展,导入导出打包,测试,运维,验收,各种文档模板产出的自动化

       前端架构路径:页面引擎,表单引擎,技术组件抽象,业务组件,业务模板抽象,技术模板抽象,业务模型,图表设计,关系图,流程图,自定义组件,自定义表单,自定义页面,支撑企业建站,门户建站,h5,微信小程序,iOS,andriod,权限模型,管理系统,自定义开发

       产品设计路径:我们的运营中台,代理商的运营中台,客户的运营中台,客户的项目管理后台
网络编排,服务器编排,资源管理,需求设计与方案管理,产品设计与方案管理(客户的产品场景梳理),UI配置与方案管理,前端设计与交互管理,后端设计与服务管理,前后端交互,测试设计与用例管理(场景自动化),运维部署架构设计(迁移与运行自动化,运维监控报告),验收报告(文档自动化)

       结合商业布局实现平台运营中台,代理商运营中台,客户的运营中台
       运营中台包括:知识产权,财务,法务合同,交易记录,标品服务,项目服务,工具定制集成服务

      起微致力于低代码工具赋能帮助有缘人不在焦虑,掌握未来的趋势

 


 

 

 

Logo

低代码爱好者的网上家园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