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一、kubemark介绍背景介绍kubemark 是 K8s 官方给出的性能测试工具,能够不受任何资源限制,模拟出一个大规模 K8s 集群。其主要架构如图所示:需要一个外部 K8s 集群(external cluster) 以及一个机器节点运行 kubemark master,即另外一个 K8s 集群,但是只有一个 master 节点。我们需要在 external cluster 中部署运行 ho
1:安装stress-ng[root@kolla ~]# yum install stress-ng[root@kolla ~]# rpm -qa |grep stressstress-ng-0.07.29-2.el7.x86_642:指定cpu进行压测taskset -c 2 stress-ng --cpu 1 --cpu-load 70 --timeout 20htaskset:指定使用哪个c
为了实现代码托管->代码审核->代码发布的一套自动化流程搭建了一套自动化集成系统平台,架构图如下:图片出自链接https://www.cnblogs.com/kevingrace/p/5651447.html1)Gitlab上进行代码托管在gitlab上创建的项目设置成Private,普通用户对这个项目就只有pull权限,不能直接进行push,Git自带code review功能。强制
[root@ecs rsync]# git review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usr/bin/git-review", line 6, in <module>from git_review.cmd import mainFile "/usr/lib/python2.7/site-packages/git_review/cmd.
上一章讲了基础的增删改查。本章节就来说说如何基于web前端实现对后端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一、创建apppython mange.py startapp app03注册app编辑全局配置文件setting.py,如下:INSTALLED_APPS = ['django.contrib.admin','django.contrib.auth','django.contrib.contenttypes
Calico 是一种容器之间互通的网络方案。在虚拟化平台中,比如 OpenStack、Docker 等都需要实现 workloads 之间互连,但同时也需要对容器做隔离控制。而在多数的虚拟化平台实现中,通常都使用二层隔离技术来实现容器的网络,这些二层的技术有一些弊端,比如需要依赖 VLAN、bridge 和隧道等技术,其中 bridge 带来了复杂性,vlan 隔离和 tunnel 隧道则消耗更多
openssl 是目前最流行的 SSL 密码库工具,其提供了一个通用、健壮、功能完备的工具套件,用以支持SSL/TLS 协议的实现。构成部分密码算法库密钥和证书封装管理功能SSL通信API接口用途建立 RSA、DH、DSA key 参数建立 X.509 证书、证书签名请求(CSR)和CRLs(证书回收列表)计算消息摘要使用各种 Cipher加密/解密SSL/TLS 客户端以及服务器的测试处理S/M
一:环境准备1台虚拟机centos7.5两块网卡ens33(nat映射通外网,做管理网)ens34(做业务网)存储不少于60G关闭防火墙firewalld和selinux配置主机名:hostnamectl set-hostname kollavi /etc/hosts 192.168.102.194 kolla配置互信:ssh-keygen ssh-copy-id -
SR-IOV在2010年左右由Intel提出,但是随着容器技术的推广,intel官方也给出了SR-IOV技术在容器中使用的开源组件,例如:sriov-cni和sriov-device-plugin等,所以SR-IOV也开始在容器领域得到的大量使用。在传统的虚拟化中,虚拟机的网卡通常是通过桥接(Bridge或OVS)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最方便,也最简单,但是这样做最大的问题在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