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回顾一下之前笔记(ch.4)提过的 Q-Learning 的概念,这是一种逐渐逼近 Q 值的 TD 算法。当前状态下 Return 的计算公式是:(1-step)这个方法是的背景,是假定当前状态有限,于是可以去更新一个 Q 值表。然而,在DQN算法的背景中,状态是无限的或者说不可数的。比如 DQN 就被用在雅达利的游戏中,输入是雅达利2600(一款很老的游戏机)的游戏画面,所以状态是无限的。在函数
部署了很多次Grounding Sam,每次都在这一步卡了几十分钟之后才想起来要怎么解决。在保证路径全对的情况下,安装这个包即可。
以及之前的 from_pretrained 方法也要加一个默认参数你直接传入 config_name 和 ckpt_path 即可,这俩一个是 .yaml 路径,一个是 .pt 路径,比如这是我传入的方式。
【代码】解决:cannot import name ‘AutoModel‘ from ‘modelscope‘
3. 完成这些之后,应该就不需要安装Flash-Attention2了。我不去装什么Flash-Attention2,说是要编译好几个小时,然后我这边一直报错。直接从头开始说我的部署方式,
假设你有两个高斯分布,这两个分布观测同一个量。举个例子,你是一个数学家,你家里有两个温度计用来测室温。你知道这两只温度计都不太准,但都服从高斯分布。他们测出来的值分别是,方差分别是。所以你每次计算真正室温时,是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两个测量值结合起来看的。那么怎么结合呢?

为了让模型也具备“常识”去判断异常,论文首先用大语言模型(LLM)生成一系列与正常场景和异常场景相关的词汇(并非随便生成,而是基于提示词获取常见场景如“街道”、“公园”、异常场景如“爆炸”、“火光”),再用 CLIP 的文本编码器把它们转成与视觉特征同维度的向量。这部分很好懂,就是人为设计Prompt之后给到大模型,让大模型生成异常场景描述,然后基于这个描述让AIGC生成一堆视频帧,然后把这堆视频

【代码】解决:cannot import name ‘AutoModel‘ from ‘modelsc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