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在第二篇中,我们已经从每首歌曲中提取了20个相互之间重合度在50%~97.5%的10秒音乐片段,并将这些片段转换成了大小为[64, 1001]的梅尔频谱矩阵。假如我们现在的训练集中有10000首不同的歌曲,那么我们现在就有20 * 10000共20万个[64, 1001]的训练样本。本篇我们就使用度量学习方法训练模型来提取embedding特征。关于度量学习方法,这里再次强调一下度量学习的几个核心

核心思想:Slow Path:低帧率采样,用于识别空间信息。空间语音信息变化缓慢,可以很容易通过空间信息完成类别判断,所以使用低帧率采样就可以。Fast Path:高帧率采样,用于识别运动信息。时间维度运动信息变化较快,为了捕获更强的运动上下文信息,需要使用高帧率采样。生物学启发:论文受到视觉系统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启发,视网膜神经细胞中有80%左右的P-cells用于识别细粒度的空间信息和颜色等,同

以iris数据集合SVM分类器为例,使用sklearn的learning_curve函数绘制分类器的学习曲线,并根据学习曲线判断模型的状态,是欠拟合还是过拟合。1、加载iris数据集2、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3、设置超参数C=0.05, gamme=0.1训练SVM模型交叉验证结果准确率0.86,结果好像还不错!!!4、使用learning_curve绘制分类器学习曲线...
EfficientDet特点:采用了带权重的双向FPN网络BiFPN进行特征融合,并通过模型学习得到不同特征的权重参数,不同的特征融合方式P3-P7,就得到了不同大小的EfficientDet模型提出了对于resolution、depth、width进行联合扩展进行模型尺度缩放,提升模型性能上图中,FPN是特征将金字塔网络,PANet是基于FPN的改进,NAS-FPN是使用网络搜索的方式自动确定特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acc很高,但预测正确的样本占比又很低,怎么回事? - 知乎关于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大佬从数据的分布、模型的结构、数据集的划分,以及验证指标等层面进行了解答。在这里按照我的理解,简单描述一下这个问题:模型训练正常,模型测试效果很差,甚至在训练集上的测试效果都很差。简单分析一下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排查:1、检查模型训练和模型测试的数据处理pipelin
下面是YoloV4论文中给出的目标检测算法的整体架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输入层用来处理输入数据,如数据增强Backbone主干网络用来提取特征Neck层用来做多尺度特征融合,提升特征的表达能力,如SPP、FPN、BiFPN、PAN等预测输出层用来预测输出结果,输出层又分为密集预测(如RPN,SSD,Yolo)和稀疏预测(如R-CNN系列)Yolov1:参考:<机器爱学习>YOLO

对于Auto-Encoding类型的任务,在模型的训练和预测阶段,self-attention都可以并行计算。在hugging face实现的self-attention模块中,为了复用decode生成阶段的key和value,会传入一个past_key_values参数,如果past_key_values不是None,表示前面时间步已经有计算结果了,直接复用上一步的结果,然后将当前时间步的key

与Normalizing Flows、GAN或VAEs等生成模型一样,它们都将噪声从一些简单分布转换为数据样本。这也是使用神经网络学习从纯噪声开始逐渐去噪进行内容生成的过程。

开源代码: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SlowFast核心思想:论文的核心思想是在考虑计算量和准确率的折中前提下,只沿着时间维度进行扩展并不一定比沿着其他维度扩展模型效果更好,尤其在低计算量的限制下,沿着其他维度进行扩展可能准确率提升更快。X3D方法尝试从不从的维度对2D卷积进行扩展,使其适用于3D时空数据处理,扩展的维度包括时间维度大小、采样帧率、输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