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之前做过DMA加串口空闲中断的方式接收不定长数据,想移植过来,但是那样的话就用不上rtthread自带的信号量这个内容了,于是基于信号量做了一个不定长接收的功能,基本思路是用两个字节间的时间间隔来做区分两帧的依据,用信号量好处不用另外开定时器,代码如下:#define SAMPLE_UART4_NAME"uart4"/* 需要操作的设备 */static struct rt_semaphorerx
比较明显的一个坑是非阻塞微秒延时器的实现,有一个突变值,要注意一下,暂时还没找到原因。下载器单独在一个盒里面,但是这个T-U2T没用上,还是用的STLINK。到货之后,直观上感觉的确很小,小包装盒里面还装了说明书。坑、配置和注意事项也写到里面了,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涉及的方面也是挺全的,供电、堆栈、下载、外设都有。开发之前先去网上找了一些别人遇到的坑,的确不少。到手之后也是测了一些adc、pwm之

不兼容的头文件,不同的标记、函数名、定义和头文件路径,比如sprintf()和_snprintf(),解决平台独立的问题方法是适配器模式,即用C实现对不同服务的接口。CI 服务器会监控代码库的签入并在签入完成后触发一个完整的构建和测试过程。持续集成(CI),要写两套代码,代码合并要比较小,辅以自动化测试(由TDD产生),给遗留代码(没有测试的代码)建议的策略是一边产出新的产品功能,一边增量地添加。
4、在指定路径下面新建C头文件version_info.h ,将上述采集到的信息按指定格式存入文件,同时在keil的Build Ouput中打印采集到的信息。脚本功能:跟踪当前软件版本、适配硬件版本、程序提交者、提交hash值、提交时间、文件的远端存储地址、远端分支、编译时间、编译主机名称、编译主机IP。1、在keil工程的前3级路径下面查找.git文件夹,.git文件夹是是git init后在当

画板子,有至少8个io口(分别连ds18b20、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后面3个传感器都是检测到就发高电平),2个串口,1个蜂鸣器,nbiot用的YED-C724 核心板(AIR724)后改为基于esp8266的nodemcu

解决芯片炸:1.输入端加tvs管(降低概率),输入串两个5欧姆左右电阻2.用mos管启动,搭个开关电路,软起动(效果好)3.改进电池,接电池会炸,接开关电源一般不会炸,改改电池芯应该可以...
阻抗匹配可以用PCB特征阻抗计算神器Polar SI9000
鉴权信息不要用master key 就要APIKey 否则显示Connection Refused: bad user name or password.
使用DHT11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温湿度,使用BH1750测量光照强度,使用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土壤湿度。需要做PCB板子,32+pcb+传感器+oled显示这几个数据1、项目简介2、实现逻辑3、应用场景#远程检测环境参数4、核心代码梳理//代码是用的之前复用好几次的了不重要,重要的是nbiot模块的配置//temp humpvoid DHT11_IO_IN(void) {GPIO_InitTypeDe

首先以项目文件的上一级目录为根目录创建工作空间创建工作空间后会生成下图的一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