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ublist
写文章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基于pyocd的代码打包为exe后无法识别daplink仿真器的问题

也可以将libusb-1.0.dll复制到同级目录下面,直接修改.spec的 a = Analysis(),在中间添加binaries=[('libusb-1.0.dll', '.')],然后运行 pyinstaller your.spec即可。使用 pyOCD API 编写的 python 脚本使用 pyinstaller 打包到可执行文件中。程序运行后,它一直在等待调试器连接(控制台输出),但

#python
基于pyocd的代码打包为exe后无法识别MCU的问题

方法是换别人的电脑就行了,因为别人安装的包默认在用户名+AppData\\Local\\cmsis-pack-manager\\cmsis-pack-manager下面,或者另一个方法是我把自己的pack和json路径也移动到用户名下面。)的一个cmsis包,因此直接打包后读取这个pack有问题,但是在pycharm中运行没有问题。MCU使用的是GD32F425RG,需要进行下载甚至二次修改(这个

文章图片
#python
python运行程序时报错pkg_resources.VersionConflict

修改为pip3 install --upgrade --target=c:\users\addoi\appdata\local\packages\pythonsoftwarefoundation.python.3.9_qbz5n2kfra8p0\localcache\local-packages\python39\site-packagess --no-user pyyaml。pyyaml是pyt

文章图片
#python#开发语言
使用CanMV进行多物体识别

maixhub和canmv使用的ide不一样,两个的下载链接https://download.01studio.cc/zh_CN/latest/micropython/pyAI-K210/pyAI-K210.html。要用到的API参考手册https://developer.canaan-creative.com/static/canmv/library/canmv/maix/maix.KPU.h

#图像处理#视觉检测
解决串口工具串口号改变的问题(借助python和ch344/8)

串口工具一般在插不同usb口的时候,识别出来的串口号不一致,pl2303可以固定,但是更换电脑后也会变化,可以借助沁恒家的一款串口一转多的工具,ch344或ch348,插到usb上后,虽然串口号变了,但是名字没有变(如下图),可以通过名字进行查找。

文章图片
#python
调试热释电传感器(BISS0001电路)中遇到的问题

1、手册错误下图是正确的下图是不正确的----标红圈的地方多了两个非门2、部分延迟相关阻容元件选择不合理上图中阻容元件值及对应的时间概念如下图3、部分放大相关阻容元器件选择不合适BISS0001有1、2两级运算放大电路,一般两级放大倍数之积在2000到2500倍左右;(应用线路二)调R6 R4改变一级放大,忽略R11和RT情况下调R5 R9改变二级放大倍数(参考下图也可以,去掉热敏电阻,添加光敏电

技能梳理15@stm32+lora(sx1276)+oled+ds18b20+土壤湿度传感器+按键+蜂鸣器+电路板

从机采集温湿度及超标报警并显示在oled屏幕上,按下按键通过lora模块传输给主机,主机再也显示在其搭载的屏幕上

文章图片
#stm32#单片机#arm
rtthread串口接收不定长数据

之前做过DMA加串口空闲中断的方式接收不定长数据,想移植过来,但是那样的话就用不上rtthread自带的信号量这个内容了,于是基于信号量做了一个不定长接收的功能,基本思路是用两个字节间的时间间隔来做区分两帧的依据,用信号量好处不用另外开定时器,代码如下:#define SAMPLE_UART4_NAME"uart4"/* 需要操作的设备 */static struct rt_semaphorerx

HC32L110B6芯片测试

比较明显的一个坑是非阻塞微秒延时器的实现,有一个突变值,要注意一下,暂时还没找到原因。下载器单独在一个盒里面,但是这个T-U2T没用上,还是用的STLINK。到货之后,直观上感觉的确很小,小包装盒里面还装了说明书。坑、配置和注意事项也写到里面了,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涉及的方面也是挺全的,供电、堆栈、下载、外设都有。开发之前先去网上找了一些别人遇到的坑,的确不少。到手之后也是测了一些adc、pwm之

文章图片
#嵌入式硬件#单片机
测试驱动的嵌入式C语言开发(TDD)(第4-7章)

不兼容的头文件,不同的标记、函数名、定义和头文件路径,比如sprintf()和_snprintf(),解决平台独立的问题方法是适配器模式,即用C实现对不同服务的接口。CI 服务器会监控代码库的签入并在签入完成后触发一个完整的构建和测试过程。持续集成(CI),要写两套代码,代码合并要比较小,辅以自动化测试(由TDD产生),给遗留代码(没有测试的代码)建议的策略是一边产出新的产品功能,一边增量地添加。

#c语言#tdd#单元测试
    共 28 条
  • 1
  • 2
  • 3
  • 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