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下一代智能感知 中科摇橹船跻身《财富》中国科技50强
中科摇橹船入选2025年《财富》中国科技50强,成为智能感知领域唯一上榜企业。这家重庆两江新区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孵化的"小巨人"企业,通过"光+AI"技术融合,实现了从光学硬件到工业智能决策的全链路突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其首创的AI视觉质检系统覆盖360多个检测工位;在半导体行业,突破MicroLED晶圆检测技术瓶颈。企业还推出全球最快的3D结构光相机、超远
今年8月,《财富》(FORTUNE)发布2025年“中国科技50强”榜单。在一众科技巨头与高成长企业的激烈角逐中,中科摇橹船以智能感知领域唯一代表企业的身份跻身榜单,成为备受瞩目的“行业黑马”。
中科摇橹船登榜背后,折射出中国机器视觉产业正在发生的价值重构:行业竞争焦点,已经从单一的硬件参数,转向对“感知-决策”全链路能力的系统整合。谁掌握“光+AI”的一体化能力,谁就将定义下一代工业视觉的产业标准。
从区域扶持到全国布局
一场跨越地理与能力边界的进击
中科摇橹船是重庆两江新区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孵化的硬科技人工智能企业。作为地方政府早期精准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摇橹船并未满足于西部新领军的光环,而是通过东进长三角,落子江苏盐城,快速完成了从光学器件装备向工业具身智能体研发的战略转身。
这一布局不仅是产能的扩张,更是其融入中国制造业核心生态圈的关键落子。贴近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集群,使其得以深入产业一线,将“光+AI”技术能力与最前沿的工业痛点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的快速迭代与系统化输出。
从“造眼睛”到“育大脑”
全链路技术闭环构筑产业护城河
中科摇橹船为车企部署的AI视觉质量检测系统底盘检测工位
在机器视觉领域,传统企业多陷于硬件“内卷”,难以摆脱“高级组装”的困局。中科摇橹船则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这两艘大船,选择了一条更具技术壁垒的路径:从底层光学设计做起,打通“光、机、电、算、软”技术链。
近年来,企业投入重金,自主研发覆盖主流工业场景的“工业具身智能体”,实现从“提供图像”到“交付决策”的价值跃迁。这意味着,它不再只是“工业之眼”,更是“工业之脑”,能够为客户提供“开箱即用”的智能。
在产品层面,针对特定场景遗留的“老大难”问题,中科摇橹船挑战“硬骨头”,成功突破一批核心器部件,落地一批智能装备,培育出一批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在大热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中科摇橹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首创国内第一个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全流程的AI视觉质检系统。作为目前鸿蒙汽车智造体系内AI视觉品类最全的供应商,该系统已经深度覆盖360多个检测工位,从生产端为超过80万终端车主保驾护航。此外,相关系统不仅斩获四项行业大奖,更是六次登上央视新闻。
在半导体领域,中科摇橹船还率先在国内打破制约Micro LED显示技术大规模商用的其中两大瓶颈,突破光学极限,研发出Micro LED晶圆巨量转移检测装备。作为行业颠覆性创新成果,该设备的问世或将加快Micro LED显示屏量产进程,其成像难度不亚于在足球场上准确地找到一根绣花针。
中科摇橹船还推出了全球3D点云成像速度最快的结构光相机,特别适合超高速运动物体成像的3D线激光相机,突破光学极限的4D光场相机,国内首台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的3D涂胶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等十余套高端装备,实现从核心器件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面覆盖。
从技术突破到国家战略
硬科技企业的“时代精度”
中科摇橹船超远距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LRC-1000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科摇橹船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超25%,在硬科技领域,累计获核心知识产权210项。其技术路径与产品规划,高度契合我国“守护安全发展底线”的战略方向。
其最新发布的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可服务于地质灾害预警与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具备超远距探测能力,为地质灾害早期预警与防灾减灾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相机在车载应用中,可集成于前大灯或挡风玻璃位置,不仅具备抗眩光能力,即使在大雨、大雾、沙尘等极端天气条件下,仍能获取高清图像,并在5公里范围内实现厘米级监测。
中科摇橹船LRC-1000穿透雨雾干扰,清晰识别模特服装细节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视觉感知主要依赖三种技术路线,各自存在明显局限:普通摄像头在暗光、眩光及大雾、暴雨等条件下容易“失明”;传统激光雷达仅能测距而无法成像,感知到却认不出;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则常因前端数据质量不一而面临决策冲突识别不准。
为攻克上述行业难题,中科摇橹船自建模拟实验舱,打造封闭式极端环境测试平台。在与普通摄像头、传统激光雷达及若干高端品牌现役感知系统的同场比对中,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展现出自身优势。
暴雨测试中,随着雨量逐渐增大,传统感知手段逐渐失效,而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能成功穿透雨雾干扰,清晰“看见”并准确识别行人模特服装的具体细节。
系列测试结果表明,中科摇橹船自主研发的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不仅解决了“看得见”的难题,更实现了“看得懂”的跨越——它可同步获取目标的三维信息与高清图像,从而为车辆感知系统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决策依据。该技术突破智能驾驶感知瓶颈,实现全天候、全场景可靠感知,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迈向高阶自动驾驶(L4/L5级)的关键。
中科摇橹船超视距水下相机LRC-20
另外,中科摇橹船自主研发的超视距水下相机LRC-20,突破了国外在高端水下成像领域的技术垄断,可在50米水下清晰辨识20米远的硬币表面纹理。适用于桥梁墩柱检测、水库大坝巡检、汛情监测与珍稀鱼类保护等场景。
这些产品不仅是技术成果,更是中科摇橹船能够在光电感知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组成。
摇橹者的远见
中科摇橹船自主研发的Micro-LED晶圆巨量转移检测装备
中科摇橹船的登榜,标志着中国科技评价体系正在进一步向硬核创新倾斜。它没有追逐风口,却凭借对产业的深度理解、对技术的长期投入,最终“等到风来”。
正如摇橹船的行进方式——只前进,不后退。在智能感知这条赛道上,国家需要更多这样的“摇橹者”:沉得下心、握得住技术、看得懂产业。
未来,随着“光+AI”持续深入千行百业,中科摇橹船或将从《财富》“中国科技50强”走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而它所代表的硬科技创业精神,也正是这一代中国创新者影响世界的底气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页面展示信息由第三方发布,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我们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以上网页呈现的图片均为自发上传,如发生图片侵权行为与我们无关,如有请直接微信联系g1002718958。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