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颠覆认知!2025年AI招聘市场:高薪不再稀缺,岗位排队等人选

提到AI行业薪资,别再局限于“千万年薪只属于行业大佬”的固有印象——2025年的AI人才市场,早已进入“高薪常态化,优质岗位遭疯抢”的新阶段。脉脉最新发布的《2025年AI人才流动报告》,用一组组数据揭开了市场的火爆真相:

  • 薪资上限持续突破:微软AI相关岗位平均月薪高达90345元,阿里平头哥紧随其后,其中AI科学家、AI业务负责人等核心岗位,年薪直接突破130万元;而拥有3-5年经验的资深AI工程师,年薪百万已成为行业普遍水平,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 岗位缺口创下新高:在核心技术岗位中,搜索算法岗供需比仅为0.39,意味着每2名符合要求的求职者,就能面对5个待招岗位;更值得关注的是,新经济领域(如新能源、跨境电商、智慧医疗)的AI岗位渗透率,较2024年暴涨10倍,岗位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 非技术岗位迎来爆发:不仅技术岗火热,AI产品经理、AI运营、AI合规等非技术类岗位,招聘量同比增长7.7倍。这类岗位对技术背景要求较低,部分企业甚至推出“零基础培养计划”,为职场新人、跨行业转型者打开了入局大门。

商汤科技人力资源总监张春娟在采访中直言:“当下AI领域的人才争夺,早已不是单纯的‘抢人’,而是企业为布局未来3-5年战略的‘军备竞赛’。那些偶尔刷屏的千万级offer,不过是AI岗位红利爆发的‘开胃小菜’,更大的机会还在后面。”

2、 三大黄金赛道崛起:批量催生“年薪50万+”岗位,普通人也能抓机会

想在AI行业分一杯羹,不必紧盯“遥不可及的AI科学家岗”。当前市场真正的机会,藏在技术落地与行业深度融合的交叉领域——这些赛道不仅有互联网大厂重仓布局,垂直领域巨头也在疯狂扩招,堪称“高薪岗位孵化器”。

1. 大模型基建层:AI时代的“算力管家”,稀缺性拉满

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既要靠算法“驱动”,更要靠基建“支撑”。这一领域的岗位如同“AI时代的水电工程师”,负责保障大模型稳定运行、提升算力效率,因技术门槛高、人才储备少,成为薪资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

  • 核心岗位与薪资水平
    • AI Infra工程师(年薪40-120万):字节跳动、阿里平头哥等企业需求旺盛,主要负责搭建大模型训练所需的算力集群,优化资源调度效率。招聘要求中,掌握K8s容器编排技术、熟悉分布式训练框架(如Megatron-LM)的求职者,更受企业青睐,薪资可上浮15%。
    • 大模型训练工程师(年薪30-80万):据脉脉数据,该岗位平均月薪达68959元,位列AI技术岗薪资榜首。工作核心是解决模型训练中的收敛难题、优化训练成本,而熟练使用PyTorch框架,是入行的“硬通货”技能。
  • 企业竞争实况:黑芝麻智能、Momenta等聚焦自动驾驶、大模型应用的垂直企业,将30%以上的招聘预算投入基建层岗位。某企业技术负责人透露:“在大模型落地阶段,算力效率直接决定产品上线速度,谁先抢到基建人才,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

2. 跨学科融合层:跨界者的“高薪窗口”,外行转型有优势

当AI技术与生物科技、碳中和、创意产业等传统领域碰撞,催生出一批“既懂AI,又懂行业”的复合型岗位。这类岗位因人才供给断层,薪资水涨船高,且外行转型者往往能凭借行业经验脱颖而出:

  • AI+生物科技(年薪40-100万):药明康德、华大基因等生物企业,急需“懂深度学习的生物学者”——用AI算法加速基因测序、优化药物分子设计。招聘要求中,掌握BWA基因比对工具、有生物信息学项目经验的求职者,薪资可再涨20%。
  • AI+碳中和(年薪30-80万):宁德时代、金风科技等新能源企业,正在扩招AI算法人才,开发碳排放实时监测系统、优化能源调度方案。熟悉ISO 14064碳核算标准的求职者,“简历投出去基本秒回”,部分企业还提供行业认证补贴。
  • AI+创意(年薪20-60万):小红书、网易游戏等平台,加大对虚拟人设计师、AIGC内容运营的招聘力度。会使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图像、Blender进行3D建模的技术美术师,薪资涨幅达25%,且岗位多为远程或弹性办公。

3. 机器人协同层:“硬件+算法”双技能人才,5年经验薪资翻3倍

随着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技术的爆发,“软硬兼修”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香饽饽。这类岗位要求求职者既懂算法优化,又了解硬件原理,人才缺口大,薪资增长速度远超其他领域:

  • 热门岗位与薪资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月薪2.5万-4万):小鹏、大疆等企业的招聘量同比暴涨479%,工作内容包括优化机械臂运动轨迹、提升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掌握ROS(机器人操作系统)、有机器人调试经验的求职者,优先录用。
    • 自动驾驶规划控制工程师(月薪5.2万+):华为、Momenta等企业不仅开出6.9万的平均月薪,还为核心人才提供项目分红。岗位要求精通路径规划算法(如A*、Dijkstra)、有自动驾驶实车测试经验。
  • 隐藏福利曝光:自变量机器人、新石器无人车等垂直领域企业,为吸引核心人才,直接推出“岗位薪资+股权激励”的组合方案。某企业HR表示:“优秀的规划控制工程师,入职1-2年就能拿到股权激励,综合收入远超底薪。”

3、普通人的AI入场攻略:零经验、转行者,都有专属破局路径

别被“AI岗位需要高深技术”的想法吓退!无论你是刚毕业的应届生,还是想从传统行业转型的职场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方向,一步步靠近高薪机会。

1. 技术小白:从“AI应用落地岗”入手,低门槛高需求

非技术背景的求职者,可优先选择“AI应用层”岗位——这类岗位不要求写代码,但需要理解AI技术逻辑与业务场景结合,需求大、上手快:

  • AI产品经理(平均月薪49785元):核心工作是连接技术团队与业务需求,比如金融AI产品经理需了解风控逻辑,设计智能审核系统;医疗AI产品经理要懂临床流程,推动AI辅助诊断工具落地。小红书、京东、平安科技等企业常年招聘,且提供岗前业务培训。
  • AI运营专员(年薪20-40万):负责优化AIGC工具(如AI绘画、AI写作工具)的用户体验,比如设计用户引导流程、收集反馈优化功能。掌握Prompt工程(给AI写精准指令)是核心技能,会使用ChatGPT、MidJourney等工具的求职者,薪资可溢价10%。
2. 传统IT人:跨界叠加“行业技能”,转型优势明显

有IT背景(如后端开发、数据开发)的职场人,转型AI岗有天然优势,关键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补充“AI+行业”的复合技能:

  • 后端开发工程师:可转型AI Infra工程师,重点补充Docker容器化技术、分布式存储知识,适配大模型算力集群搭建需求;
  • 数据分析师:可转向AI算法审计岗,学习混淆矩阵、ROC曲线等模型评估工具,聚焦金融、医疗等领域的AI合规审核——目前金融行业AI合规岗招聘量已翻倍,薪资较传统数据岗高25%。
3. 应届生:瞄准“垂类小巨头”,竞争小成长快

应届生不必死磕互联网大厂,聚焦AI垂直领域的“小巨头”,反而能获得更多机会——这些企业招聘竞争小、岗位成长空间大,且薪资不输大厂:

  • 优先选择“AI渗透率高”的企业:脉脉《2025年AI雇主榜》显示,字节跳动(招聘指数29.83)、小红书(18.32)、黑芝麻智能(15.67)位列前三,这些企业AI业务占比高,新人能快速接触核心项目;
  • 考取高含金量认证:AWS云计算认证、CIPP/E隐私合规认证、TensorFlow开发者认证等,能为简历加分不少。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持有这些认证的应届生,薪资直接溢价15-20%,部分企业还会提供认证费用报销。

4 、AI高薪时代:选对赛道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当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在工厂精准校准机械臂,当AI算法在实验室加速新冠疫苗研发,当自动驾驶汽车在城市道路安全行驶——这些看似遥远的场景背后,正藏着无数“造富机会”。

那些偶尔刷屏的千万级offer,不过是AI行业红利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机遇,藏在大模型基建、跨学科融合、机器人协同这三大赛道里。无论你是技术出身的工程师,还是零经验的职场新人,只要选对方向、补足核心技能,下一个拿到AI高薪offer的,或许就是你。

毕竟在AI飞速发展的时代,抓住趋势、踩准赛道,比单纯的努力更能决定未来的职业高度。

5、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科技企业深耕十二载,见证过太多因技术卡位而跃迁的案例。那些率先拥抱 AI 的同事,早已在效率与薪资上形成代际优势,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大模型的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我们整理出这套 AI 大模型突围资料包

  • ✅ 从零到一的 AI 学习路径图
  • ✅ 大模型调优实战手册(附医疗/金融等大厂真实案例)
  • ✅ 百度/阿里专家闭门录播课
  • ✅ 大模型当下最新行业报告
  • ✅ 真实大厂面试真题
  • ✅ 2025 最新岗位需求图谱

所有资料 ⚡️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 《AI大模型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下方扫码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 全套AI大模型应用开发视频教程

(包含提示工程、RAG、LangChain、Agent、模型微调与部署、DeepSeek等技术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 大模型系统化学习路线

作为学习AI大模型技术的新手,方向至关重要。 正确的学习路线可以为你节省时间,少走弯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和学习规划,带你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 大模型学习书籍&文档

学习AI大模型离不开书籍文档,我精选了一系列大模型技术的书籍和学习文档(电子版),它们由领域内的顶尖专家撰写,内容全面、深入、详尽,为你学习大模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 AI大模型最新行业报告

2025最新行业报告,针对不同行业的现状、趋势、问题、机会等进行系统地调研和评估,以了解哪些行业更适合引入大模型的技术和应用,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大模型的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 大模型项目实战&配套源码

学以致用,在项目实战中检验和巩固你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为你找工作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⑥ 大模型大厂面试真题

面试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需要充分的准备。在你已经掌握了大模型技术之后,就需要开始准备面试,我精心整理了一份大模型面试题库,涵盖当前面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让你在面试中游刃有余

图片

以上资料如何领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大家都在学大模型?

最近科技巨头英特尔宣布裁员2万人,传统岗位不断缩减,但AI相关技术岗疯狂扩招,有3-5年经验,大厂薪资就能给到50K*20薪!

图片

不出1年,“有AI项目经验”将成为投递简历的门槛。

风口之下,与其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坐等被行业淘汰,不如先人一步,掌握AI大模型原理+应用技术+项目实操经验,“顺风”翻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资料真的有用吗?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共同整理,现任上海殷泊信息科技CEO,其创立的MoPaaS云平台获Forrester全球’强劲表现者’认证,服务航天科工、国家电网等1000+企业,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发表论文50+篇,获NASA JPL火星探测系统强化学习专利等35项中美专利。本套AI大模型课程由清华大学-加州理工双料博士、吴文俊人工智能奖得主鲁为民教授领衔研发。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技术人员,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全套大模型资料如何领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