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模型早已不是技术圈的“小众话题”,几乎所有人都默认它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核心红利。但随着行业发展逐渐深入,这场红利的分配格局,却比想象中更清晰,也更“残酷”——并非人人都能分到蛋糕,甚至不少盲目跟风者,还栽了跟头。

很多人以为大模型会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样,催生海量机会,让各行各业都能分一杯羹。可现实是,真正吃到红利的人少之又少,反倒是那些拍脑袋跟风做产品的团队,大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一点,在C端Agent助手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不少团队曾畅想过这样的场景:用户打开手机,通过Agent助手就能搞定生活、工作里的大小事——订机票、写报告、规划旅行……可直到现在,这些“美好想象”几乎都没落地,短期内也很难看到大规模普及的可能。问题到底出在哪?

对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案例就懂了。当年苹果推出的多点滑动交互,让用户无需学习就能轻松操作;后来的信息流推荐、模糊搜索,更是把“丝滑体验”做到了极致,用户不用费脑,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但现在的C端Agent助手,却完全是另一套逻辑:它需要用户先“精准表达需求”——可现实是,能熟练打字、清晰描述需求,还能准确传递核心诉求的用户,本就是少数。

更关键的是,互联网C端用户的特性本就复杂:对服务性价比要求高,操作上追求“傻瓜式”,逻辑梳理能力参差不齐,对体验瑕疵的容忍度还低。连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都常陷入“自己都说不清需求”的困境,又怎么指望普通用户能给Agent助手“说清需求”?

见过不少真实场景:用户花1分钟打字,把需求写得明明白白,Agent助手却要“思考”30秒才给出结果,最后呈现的3个选项里,还有两个是错的。这种体验,远不如用户直接点开手机首页的“金刚位”图标,或是在搜索框里输几个关键词来得高效。也难怪有人调侃:“这样的助手,连狗都不用。”

除了产品落地难,从业者的薪资变化也能侧面印证“红利分配不均”。做大模型应用的人,薪资和几年前相比几乎没太大波动;但在大模型基座训练、AI基础设施(infra)等核心岗位,薪资却像坐了“筋斗云”——应届生入职就能拿到150万年薪,早已不是传说,甚至只是“起步价”。

更颠覆的是,传统互联网的职级体系,在大模型核心团队里几乎失效了。过去,一个小团队的配置通常是“1个P8带几个P5-P7”,但现在大模型基座团队里,应届生起步就是P7/P8,社招更是连P7岗位都少见,入门就是P8。整个核心团队的配置,正朝着“精英化”和“高职级IC(独立贡献者)化”方向走,普通从业者想挤进去,门槛比想象中高得多。

不过,也别忙着羡慕这些“高薪者”——能在基座团队稳定拿高薪的人,大多经历过行业第一轮“大洗牌”。前两年扎堆做大模型基座的“N小龙”,如今已有近一半项目停摆,基座人才的流动性极大,最终能留下来的,基本都聚集到了行业“御三家”(头部大厂)。换句话说,能吃到基座红利的人,要么是最早入局、熬过洗牌的“先行者”,要么是实力够强、敢赌敢拼,还恰好选对了赛道的“幸运儿”。

2026年秋招即将开启,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大模型领域的职业选择其实很明确:如果有能力,优先冲大模型基座团队。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基座团队堪称“公司内部的红利收割机”——它们不需要像业务团队那样考虑“盈利”,反而能持续从其他业务线“吸血”,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薪资自然不用多说,发展空间更是远超普通岗位。过去,互联网公司给员工分红利,大多靠RSU、期权变现,本质是“吃公司估值上涨的红利”;但现在基座团队的人,能直接从公司的业务红利里“分蛋糕”,这是过去很难有的机会。

其次,做基座特别容易积累个人影响力。公司会为基座团队搭起“聚光灯”,相当于给你提供了一个现成的“舞台”——只要你能在技术研发、模型优化上做出点成绩,很容易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这种影响力,不仅能帮你在公司内部快速晋升,未来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也能直接“变现”,拿到更高的薪资和职级。

如果实在挤不进基座团队,应用方向也并非完全不能选,但一定要“精准避雷”。优先考虑那些能帮企业“降本增效”的生产力工具方向,比如面向B端的客服自动化系统、企业文档分析工具等;但要谨慎选择C端的各类“XX助手”——这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多短于1年,不仅不适合应届生沉淀经验,大概率1年后还要面临“被迫转行”的风险。

其实,大模型应用方向的“天花板”很明显:没有基座团队的光环,吃红利的机会少,而且随着基座模型能力不断升级,很多应用层的工作会被逐渐替代,算法工程师的工作甚至会简化成“写Prompt”。但它也有一个“优势”:现在有大量业务团队愿意“试错”。

很多公司的业务老板,没实力也没财力去跟头部大厂拼基座研发,就想在自己的业务里搞个“行业大模型”——在懂行的人眼里,这些所谓的“行业模型”,大多是基于通用模型做简单微调,甚至只是套个“行业壳子”,说出来都有点“丢人”。但架不住有人想讨好老板,愿意花精力推进这些项目,这就给了不少应届生机会:不用卷过高的技术门槛,就能拿到岗位,先在行业里“混口饭吃”。

可要是真论“性价比”,应用层岗位远不如基座训练岗。基座岗看似门槛高,却意外地“容得下混子”——只要你能通过面试拿到入场券,就有顶级的基础设施团队、数据团队给你做支撑。日常工作无非是看几篇顶会论文、给技术团队提提需求、跟进下模型训练实验、总结下技术认知,压力远小于业务岗。

更关键的是,跳槽时,下家公司对你的“滤镜”,几乎完全来自你现团队的知名度——甚至只看你所在公司的模型宣传力度。只要选对了头部团队,哪怕你没做过核心工作,也能靠着团队的“光环”轻松跳槽,堪称“躺赢式吃红利”。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先卷过千军万马,拿到基座团队的入场券。

说到底,大模型行业的选择逻辑很简单:有能力,就优先冲基座团队,这是当前红利最集中的赛道;就算暂时没机会,也要想办法提升能力,往基座方向靠。应用层虽然技术门槛低、岗位数量多,适合简历竞争力一般,但想进入大模型领域的同学,竞争压力也小,但要做好“短期过渡”的心理准备——它能帮你入门,却很难让你长期“吃红利”。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科技企业深耕十二载,见证过太多因技术卡位而跃迁的案例。那些率先拥抱 AI 的同事,早已在效率与薪资上形成代际优势,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大模型的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我们整理出这套 AI 大模型突围资料包

  • ✅ 从零到一的 AI 学习路径图
  • ✅ 大模型调优实战手册(附医疗/金融等大厂真实案例)
  • ✅ 百度/阿里专家闭门录播课
  • ✅ 大模型当下最新行业报告
  • ✅ 真实大厂面试真题
  • ✅ 2025 最新岗位需求图谱

所有资料 ⚡️ ,朋友们如果有需要 《AI大模型入门+进阶学习资源包》下方扫码获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① 全套AI大模型应用开发视频教程

(包含提示工程、RAG、LangChain、Agent、模型微调与部署、DeepSeek等技术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 大模型系统化学习路线

作为学习AI大模型技术的新手,方向至关重要。 正确的学习路线可以为你节省时间,少走弯路;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这里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成长路线图和学习规划,带你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 大模型学习书籍&文档

学习AI大模型离不开书籍文档,我精选了一系列大模型技术的书籍和学习文档(电子版),它们由领域内的顶尖专家撰写,内容全面、深入、详尽,为你学习大模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 AI大模型最新行业报告

2025最新行业报告,针对不同行业的现状、趋势、问题、机会等进行系统地调研和评估,以了解哪些行业更适合引入大模型的技术和应用,以及在哪些方面可以发挥大模型的优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⑤ 大模型项目实战&配套源码

学以致用,在项目实战中检验和巩固你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为你找工作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⑥ 大模型大厂面试真题

面试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需要充分的准备。在你已经掌握了大模型技术之后,就需要开始准备面试,我精心整理了一份大模型面试题库,涵盖当前面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让你在面试中游刃有余

图片

以上资料如何领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大家都在学大模型?

最近科技巨头英特尔宣布裁员2万人,传统岗位不断缩减,但AI相关技术岗疯狂扩招,有3-5年经验,大厂薪资就能给到50K*20薪!

图片

不出1年,“有AI项目经验”将成为投递简历的门槛。

风口之下,与其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坐等被行业淘汰,不如先人一步,掌握AI大模型原理+应用技术+项目实操经验,“顺风”翻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资料真的有用吗?

这份资料由我和鲁为民博士(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共同整理,现任上海殷泊信息科技CEO,其创立的MoPaaS云平台获Forrester全球’强劲表现者’认证,服务航天科工、国家电网等1000+企业,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发表论文50+篇,获NASA JPL火星探测系统强化学习专利等35项中美专利。本套AI大模型课程由清华大学-加州理工双料博士、吴文俊人工智能奖得主鲁为民教授领衔研发。

资料内容涵盖了从入门到进阶的各类视频教程和实战项目,无论你是小白还是有些技术基础的技术人员,这份资料都绝对能帮助你提升薪资待遇,转行大模型岗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全套大模型资料如何领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