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首先来澄清一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模型和产品

GPT 的全称是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它基于 Google 在 2017 年提出的 Transformer 架构,由 OpenAI 在 2018 年首次实现。简单来说,GPT 就像一个通过海量文本训练出来的"语言大脑",既能理解语言,也能生成语言。

ChatGPT 则是在 GPT 基础上开发的一款应用产品。相比于单纯的模型,它还增加了几方面能力:

  • 指令理解能力:通过专门的训练,让模型更擅长听懂用户的提问方式(不论你随口怎么说,它都能理解成合理的指令)。
  • 安全机制:增加过滤和对齐,尽量避免输出不当或敏感的内容。
  • 产品功能:支持多轮对话、调用历史记录,甚至可以接入插件或外部工具。

换句话说,模型是引擎,产品是汽车。引擎很强大,但没有汽车的外壳和操作系统,普通人是用不起来的。

在国内外也有类似的对应关系:

  • OpenAI:GPT 系列(模型) → ChatGPT(产品)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Qwen模型) → 通义 APP(产品)
  • 百度:文心大模型(ERNIE)(模型) → 文心一言(产品)
  • 腾讯:混元大模型(Hunyuan模型) → 腾讯混元助手(产品)
  •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大模型(模型) → 豆包(产品)
什么是大模型?

你可以把大模型想象成一个超级厉害的“填空高手”

就像我们小时候做语文题:

“小明今天很___。”

你可能会填:开心、伤心、生气、累…… 而大模型呢,它会根据前后文来“猜”哪个词最合适。

它怎么做到的?

如果你还记得初中的函数公式: y = Ax + b

这里,x 是输入(可以是一张图片、一段文本、或者一段声音),y 是输出(例如预测下一个词、图像分类结果、语音识别内容等)。公式里的 Ab 就相当于模型的参数。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输入大量的样本 x,模型会给出预测结果 y_pred,然后和真实答案 y_true 进行比较。差距的大小由一个"方向标"(专业名词叫 loss function,损失函数)来衡量。接着,模型不断调整参数 Ab,让预测结果逐渐逼近真实答案。

当这个差距越来越小,最后趋于稳定、几乎不再变化时,我们就说模型 收敛 了。

这里有个关键点:虽然看起来像是监督学习(因为我们有y_pred和y_true的对比),但实际上大模型的预训练采用的是自监督学习。什么意思呢?

在自监督学习中,y_true(真实答案)并不是人工标注的,而是从数据本身"自动生成"的。比如,当我们输入"我喜欢吃苹果"时,模型的任务是预测下一个词。这里的"真实答案"就是文本中已经存在的下一个词,不需要人工去标注。

  • 模型输入"我",预测下一个词,真实答案就是句子中已经存在的"喜欢"
  • 模型输入"我喜欢",预测下一个词,真实答案就是句子中已经存在的"吃"
  • 模型输入"我喜欢吃",预测下一个词,真实答案就是句子中已经存在的"苹果"

所以,大模型的学习过程是:

  • 从海量文本中自动提取训练样本

  • 每个样本的"正确答案"就是文本中下一个词

  • 模型通过预测下一个词来学习语言规律

  • 不需要人工标注,数据自己就能"监督"自己学习

这就是为什么叫"自监督学习"——模型自己监督自己学习,而不是依赖人工标注的标签。

其实,AI 里的**模型(Model)**本质上就是一个这样的“函数”,它接收输入,经过一系列计算,再输出结果。

区别在于:

  • 初中学的函数只有少量参数(比如 A 和 b)。
  • 现代大模型有百亿级甚至千亿级参数

这些参数就是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就是模型的大脑神经元,存储了它对语言、世界、逻辑的理解,让它能快速算出“哪个答案最合理”。

大模型底层原理

到这里,我们知道:AI 模型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公式机”,输入 x,经过参数 A、b 的作用,得到输出 y。 那问题来了:如果一句话有十几个词,甚至一篇文章有上千个词,靠一个小小的公式 y=Ax+b,能处理得了吗?

答案是:不够用。 所以主流做法是:

  • 不再只用一层 y=Ax+b,而是堆叠成很多层
  • 每一层都会做类似“y=Ax+b”的运算,把结果交给下一层,而每一层的参数A都不一样。
  • 就像不断加工原料,越加工越复杂,最后能输出非常聪明的结果。

这就像把无数个 y=Ax+b 拼起来,形成了一个“超级大公式”。

目前主流的大模型都是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 ,如下图所示。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一连串的 “公式 y = Ax + b”在运算”

Transformer 的特别之处在于:除了每层都有“y=Ax+b”这样的线性运算,它还加了一个关键的能力——注意力(Attention)

可以这么理解:

  • 在普通的 y=Ax+b 里,每个输入只会被同等对待。
  • 但语言里,不同词的重要性不一样。比如“我喜欢吃苹果”,模型在预测“吃”时,更需要关注“喜欢”,而不是“我”。
  • 注意力机制就像一个“动态的 A”,它会根据输入内容,自动决定“该把注意力放在哪些词上”。

于是,在 Transformer 里:

  • y ≈ A(x)·x + b
  • 这里的 A(x) 不再是固定的矩阵,而是根据输入 x 自己算出来的“注意力权重”。

换句话说,Transformer 就是:

在“y=Ax+b”的基础上,把 A 变成了会动的、会思考的 A。它能根据上下文,自动调整“该看哪里”,这就是大模型能读懂长文本、写出通顺回答的秘密。

在输入自然语言时,首先需要通过 tokenizer 将文本拆分为对应的 token,然后对这些 token 进行 embedding,再将嵌入向量输入到网络中。文中提到的这些专有名词,我会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解释。上图所示的模型包括 Encoder(左侧:将输入编码成特征)Decoder(右侧:根据特征生成输出) 两部分。在大模型的训练中,有的模型只使用 Encoder,例如 BERT、RoBERTa、ELECTRA,主要用于文本理解任务,如分类、问答或命名实体识别;有的模型只使用 Decoder,例如 GPT 系列、LLaMA、CPT,主要用于文本生成任务,如对话、写作或代码生成;还有同时包含 Encoder 和 Decoder 的模型,例如 T5、BART、mBART,通常用于需要先理解再生成的任务,如翻译或摘要生成。现在,你应该对大模型的基本结构和用途有一个初步了解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举个聊天的例子

你说:“我今天很……” 模型会飞快在脑子里翻过无数场景,然后计算出:

  • “开心”的概率是 80%
  • “忙”的概率是 10%
  • “生气”的概率是 5%最后挑一个最合适的词给你。接着继续往下猜,就能一句句生成完整的对话。

所以,大模型就是一个:

  • 靠记忆力(读过海量文本)
  • 靠计算力(亿万级参数在飞速运算)
  • 玩预测游戏(一步步预测下一个词)

最终,它就能和你对话、写文章、写代码,甚至帮你解决问题。

现在通过互联网海量数据训练出来的,其实只是一个基础模型,它相当于有了一个会说话、会写字的“底层大脑”。但如果想让它在某个具体事情上真正好用,还需要用更精准的数据再训练一下,这个过程就叫“微调”。

举个例子,GPT 就是这样的基础大模型,它懂得很多知识,但只是“通才”。而 ChatGPT 则是在 GPT 的基础上,经过专门的训练和调整,让它更懂得按照人类指令来回答问题,才能成为大家日常能用的产品。

最后

为什么要学AI大模型

当下,⼈⼯智能市场迎来了爆发期,并逐渐进⼊以⼈⼯通⽤智能(AGI)为主导的新时代。企业纷纷官宣“ AI+ ”战略,为新兴技术⼈才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才缺⼝将达 400 万!

DeepSeek问世以来,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术爆发式增长,让很多岗位重新成了炙手可热的新星,岗位薪资远超很多后端岗位,在程序员中稳居前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此同时AI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飞速发展,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风口,企业非常需要了解AI、懂AI、会用AI的员工,纷纷开出高薪招聘AI大模型相关岗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近很多程序员朋友都已经学习或者准备学习 AI 大模型,后台也经常会有小伙伴咨询学习路线和学习资料,我特别拜托北京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的鲁为民老师给大家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份涵盖了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 全系列的学习资料,这些学习资料不仅深入浅出,而且非常实用,让大家系统而高效地掌握AI大模型的各个知识点。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AI大模型系统学习路线

在面对AI大模型开发领域的复杂与深入,精准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份系统的技术路线图,不仅能够帮助开发者清晰地了解从入门到精通所需掌握的知识点,还能提供一条高效、有序的学习路径。

img

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初学者最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理论知识缺乏、资源和工具的限制、模型理解和调试的复杂性,在这基础上,找到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不浪费时间、不走弯路,又是重中之重。

AI大模型入门到实战的视频教程+项目包

看视频学习是一种高效、直观、灵活且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方式,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过程,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和理解力,是现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敲,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海量AI大模型必读的经典书籍(PDF)

阅读AI大模型经典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提高技术水平,开拓视野,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对于想要深入学习AI大模型开发的读者来说,阅读经典书籍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00+AI大模型报告(实时更新)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I大模型面试真题+答案解析

我们学习AI大模型必然是想找到高薪的工作,下面这些面试题都是总结当前最新、最热、最高频的面试题,并且每道题都有详细的答案,面试前刷完这套面试题资料,小小offer,不在话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CSDN,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CSDN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