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人用错了!Dify 分类任务的正确打开方式竟然是…
目前,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应用于医疗、政务、法律、汽车、娱乐、金融、互联网、教育、制造业、企业服务等多个场景,其中,应用于金融、企业服务、制造业和法律领域的大模型在本次调研中占比超过 30%。
摘要:各位小伙伴,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窘境:在Dify上辛辛苦苦配置好了分类规则,满心欢喜上线后,却收到用户反馈——“这AI答非所问啊!”
问题往往出在分类组件上。它就像一个大楼的前台导览员,如果它指错了路,后面的“知识库专家”再厉害,也见不到用户,无法发挥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大量实战,我发现与其追求100%准确的“神仙”分类器,不如构建一个“即使分类错了,也能兜底”的鲁棒性系统。下面这套方法,请你直接抄作业!
核心心法:接受不完美,为错误设计流程
首先要认清一个现实:目前的AI分类,很难在任何场景下都做到100%准确。文本的模糊性、用户表达的多样性,总会存在歧义和边界案例。
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在现阶段)造出一个完美分类器,而是打造一个即使分类错误,最终效果也不受太大影响的系统。关键在于设置“安全网”。
🔥 第一招:喂饱它!用枚举和示例填满分类描述
问题:只在分类器里写个类别名称(如“售后服务”),模型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去猜,准确性自然随缘。
解决方案:在分类组件的“分类描述”中,最大限度地枚举所有可能的问题。
不要只写:
售后服务
要写成:
售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问题:- 如何申请保修? - 保修期是多长? - 怎么联系售后维修? - 维修收费吗? - 我的订单想退货怎么操作? - 投诉你们的工作人员...
操作技巧:
- 收集真实数据:把历史用户问题全部拉出来,看用户到底是怎么问的。
- 覆盖各种问法:同一个意思,用不同句式、不同关键词都列举一些。(例如:“怎么退款”、“如何退货”、“钱能退吗”)
- 持续更新:遇到新的问法,就随时补充到描述里。
效果:你给的示例越多,模型对这个分类的理解就越具体,判断就越准。这是在对齐你和模型的认知。
例如这个是我们设置的一个分类类别:
🔥 第二招:设置“总服务台”——万能默认分类
问题:当用户的问题无法被归入任何已定义的类别时,系统会懵圈,要么乱答,要么报错。
解决方案:一定要创建一个名为“其他”、“综合问答”或“通用问题”的默认分类。
这个分类就像一个公司的“总服务台”,不管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先丢到这里。而这个分类背后连接的知识库,就是你的全量知识库。
效果:
- 保证了100%的请求覆盖率,没有一个问题会因为没有类别而“流浪街头”。
- 即使前面所有分类都判断失败了,最后还有这个兜底的选项,确保用户至少能获得一个相关的答案。
🔥 第三招:设计“双保险”检索流程——分支判断
问题:分类器把问题分到了“A类”,但A类的专属知识库里确实没有答案,导致返回“暂无信息”。
解决方案:在分类检索后面,加一个“判断检索结果是否为空”的逻辑分支。
整个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效果:
- 这是整个系统的终极安全网。
- 即使分类器指错了路(比如应该去B类却去了A类),只要A类没找到答案,系统还会自动去“总服务台”(全量知识库)再找一次。
- 双重保险,极大降低了因单点故障(分类错误或知识库未覆盖)导致的失败率。
🔥 第四招:终极优化——问题改写与预处理
问题:用户问题可能很模糊、很长、有很多错别字或口语化表达,这增加了分类的难度。
解决方案(进阶):在分类器之前,添加一个文本预处理或问题改写的节点。
- 纠错:纠正明显的错别字。
- 精简:从长句中提取核心问题。
- 同义改写:将口语化表达改写成更书面、更标准的问题。
例如,用户输入:“你们内个电脑,才买回来就黑屏了咋整啊?能退钱不?”
预处理后:“电脑新买黑屏,如何退款”
效果:将一个不规范的问题,改写成一個清晰、标准的句式,会极大提升分类器的识别准确率。
总结一下
别再跟分类准确率死磕了!一套科学的流程设计远比分毫必争的模型调参更有效。
记住这套“分类四式”:
- 描述枚举:喂给模型大量示例,对齐认知。
- 默认分类:设置“总服务台”,保证100%覆盖。
- 分支判断:添加“结果为空”的判断分支,上双保险。
- 问题改写(可选):前置预处理,提升输入质量。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你的Dify应用鲁棒性会直线上升。用户不在乎中间分没分对类,只在乎最终能不能得到正确答案。而我们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确保这个结果。
普通人如何抓住AI大模型的风口?
领取方式在文末
为什么要学习大模型?
目前AI大模型的技术岗位与能力培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 大模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逐渐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力, 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 、 智能推荐等领域 ,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和机遇 。
目前,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已应用于医疗、政务、法律、汽车、娱乐、金融、互联网、教育、制造业、企业服务等多个场景,其中,应用于金融、企业服务、制造业和法律领域的大模型在本次调研中占比超过 30%。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岗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大模型产业链催生了一批高薪新职业:
人工智能大潮已来,不加入就可能被淘汰。如果你是技术人,尤其是互联网从业者,现在就开始学习AI大模型技术,真的是给你的人生一个重要建议!
最后
只要你真心想学习AI大模型技术,这份精心整理的学习资料我愿意无偿分享给你,但是想学技术去乱搞的人别来找我!
在当前这个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AI大模型正在深刻改变各行各业。我国对高水平AI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真正懂技术、能落地的人才依旧紧缺。我也希望通过这份资料,能够帮助更多有志于AI领域的朋友入门并深入学习。
真诚无偿分享!!!
vx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加上后会一个个给大家发
大模型全套学习资料展示
自我们与MoPaaS魔泊云合作以来,我们不断打磨课程体系与技术内容,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同时在技术层面也新增了许多前沿且实用的内容,力求为大家带来更系统、更实战、更落地的大模型学习体验。
希望这份系统、实用的大模型学习路径,能够帮助你从零入门,进阶到实战,真正掌握AI时代的核心技能!
01 教学内容
-
从零到精通完整闭环:【基础理论 →RAG开发 → Agent设计 → 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调→热门技术】5大模块,内容比传统教材更贴近企业实战!
-
大量真实项目案例: 带你亲自上手搞数据清洗、模型调优这些硬核操作,把课本知识变成真本事!
02适学人群
应届毕业生: 无工作经验但想要系统学习AI大模型技术,期待通过实战项目掌握核心技术。
零基础转型: 非技术背景但关注AI应用场景,计划通过低代码工具实现“AI+行业”跨界。
业务赋能突破瓶颈: 传统开发者(Java/前端等)学习Transformer架构与LangChain框架,向AI全栈工程师转型。
vx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本教程比较珍贵,仅限大家自行学习,不要传播!更严禁商用!
03 入门到进阶学习路线图
大模型学习路线图,整体分为5个大的阶段:
04 视频和书籍PDF合集
从0到掌握主流大模型技术视频教程(涵盖模型训练、微调、RAG、LangChain、Agent开发等实战方向)
新手必备的大模型学习PDF书单来了!全是硬核知识,帮你少走弯路(不吹牛,真有用)
05 行业报告+白皮书合集
收集70+报告与白皮书,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06 90+份面试题/经验
AI大模型岗位面试经验总结(谁学技术不是为了赚$呢,找个好的岗位很重要)
07 deepseek部署包+技巧大全
由于篇幅有限
只展示部分资料
并且还在持续更新中…
真诚无偿分享!!!
vx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
加上后会一个个给大家发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