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未填写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LTE物理层概述(6)-- LTE之调制与解调及其matlab仿真
LTE(长期演进)下行链路 PHY(物理)层处理链路可以认为是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处理的组合。DLSCH 即 下行链路传输信道 TrCH。LTE下行链路物理模型描述,具体可参照之前文章:LTE物理层概述(3)-- 下行链路物理模型概述https://blog.csdn.net/snowman898/article/details/124684077本节

LTE物理层概述(3)-- 下行链路物理模型概述
LTE 下行物理链路基本参数,频段以及带宽
BCJR matlab程序算法梳理
卷积迭代译码之经典算法BCJR算法
Turbo编码原理及基本概念
Turbo码LTE实现经典框图及概念
Turbo编译码Matlab仿真解读 (2)-- WuYufei_matlab
吴雨霏博士版本的Turbo编译码仿真解读
LTE物理层概述(4)-- LTE时间帧及资源块
LTE物理层概述第四部分-- LTE时间帧及资源块

LTE物理层概述(7)-- LTE之Turbo编码及其matlab仿真1
LTE 信道编码 Turbo Matlab仿真

LTE物理层概述(8)-- LTE之Turbo编译码及其matlab仿真2--速率匹配、码块分段、扰码介绍
一、速率匹配介绍1、原理概述LTE在实际使用中,并非使用1/3 Turbo编码,更多的采用 1/2 Turbo编码,即所谓的 “打孔码”。在每个子块(CB)内,为了实现各种需要的码率,我们需要进行速率匹配。一般,速率匹配包含以下3个部分:子块交织器 (Sub - block Interleaver);比特收集(Bit - Collection);比特选择与修剪(Bit Selection and

卷积译码之BCJR算法详细介绍
1974年,Bahl,Cocke,Jelinek和Raviv发明BCJR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定义在网格图上用来最大化纠错编码的后验概率,对于迭代的纠错译码非常重要。目前Turbo译码和LDPC均以BCJR算法为原型,进行迭代译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