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本文深入探讨大模型微调技术,重点解析如何将通用AI能力转化为专业生产力。文章对比了提示工程与微调技术的差异,指出微调在垂直领域任务中的优势。核心内容聚焦参数高效微调技术(PEFT)特别是LoRA方法,详细讲解其实现原理和代码实践,显著降低算力需求(7B模型仅需16.5GB显存)。文章提供完整的六步实战流程,从数据准备到模型部署,并给出显存占用分析和优化策略,包括4-bit量化等进阶技术。通过这套方

摘要: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需要庞大的算力(如GPT-3约需3-4ZettaFLOPs)、数百万美元成本及复杂技术方案。核心挑战包括算力规划(384卡A100集群)、数据清洗(处理PB级原始数据)和混合并行策略(数据/张量/流水线并行)。优化技术涵盖混合精度训练(BF16/FP16)、梯度检查点(节省30-40%显存)和分布式容错机制。推理阶段需进行量化压缩(INT4量化减少75%体积)和KV缓存优化

本文回顾了Transformer架构如何突破RNN在NLP领域的技术瓶颈。传统RNN因串行计算和长程依赖问题导致性能受限,而Transformer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实现并行化处理,直接建模全局语义关联。文章详细解析了自注意力、多头注意力、位置编码等核心机制,以及编码器-解码器结构和残差连接等工程实现。Transformer不仅显著提升NLP任务性能,还催生了预训练范式和大模型时代,其通用架构更被成功

Token是大模型处理文本的基本单元,它将人类语言拆解为模型可理解的离散片段。文章从概念、必要性、技术实现到应用场景全面解析了Token:1)作为语言"积木",Token通过子词切分解决词汇表爆炸问题;2)采用BPE等算法实现跨语言统一处理;3)直接影响GPU显存、算力等硬件需求;4)在并发测试中体现为吞吐量、响应延迟等关键指标。商用场景按Token计费因其准确反映算力消耗,形

本文系统介绍了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核心知识体系,包括三个关键环节:1)训练过程:从预训练(学习通用语言能力)、监督微调(适应特定任务)到RLHF(对齐人类偏好)的完整流程;2)推理机制:解析自回归生成、解码策略及KV缓存/量化等优化技术;3)应用实践: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分词、训练和生成过程。文章还探讨了LLM发展历程、核心架构(Transformer)及未来趋势,为读者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现

摘要: 大模型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参数量达千亿级的深度学习系统,通过海量数据预训练实现跨任务泛化。其核心优势在于:1)架构革新,采用自注意力机制捕捉长距离语义关联;2)训练范式,通过“预训练+微调”适配多种任务;3)规模效应,千亿参数和万亿级数据赋予零样本学习能力。技术特点包括:参数稀疏激活(如MoE架构)、涌现能力(量变到质变)、分布式训练(Megatron-LM/DeepSpee

PCIe作为GPU服务器中的核心互连技术,其版本、通道数和拓扑结构直接影响系统性能。本文详细分析了PCIe在数据通道、控制通道、扩展能力及GPU间通信中的关键作用,对比了PCIe与NVLink的特性差异,并解读了PCIe的物理规格、版本演进及带宽计算方法。文章强调,在GPU服务器选型时需重点关注PCIe版本(3.0/4.0/5.0)、通道分配(x8/x16)和拓扑结构,以避免性能瓶颈,充分发挥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