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过去三年,我参与了12家企业的AI架构设计——从零售巨头的客户推荐系统,到制造企业的设备预测性维护,再到金融机构的智能风控。很多企业投入百万甚至千万搭建的AI能力,最终变成了“沉睡的资产”客服部门训练的“意图识别模型”,销售部门却重新花3个月做了个类似的;标注好的10万条客户投诉数据,躺在数据库里没人用来优化产品;花大价钱买的“通用大模型API”,只在某次市场活动中用了一次就闲置。这些“资产浪费”
在大模型驱动的AI时代,提示系统已成为连接用户需求与模型能力的核心枢纽——它管理着提示模板的创建、版本迭代、权限分配与API调用,直接影响模型输出的安全性、合规性与业务价值。然而,提示系统的访问控制(尤其是身份认证与授权)却常被忽视:未授权的用户可能泄露敏感提示模板、恶意修改提示逻辑,甚至通过提示注入攻击操控模型行为。本文从提示系统的核心风险出发从概念基础到理论框架,明确“主体-客体-动作”的核心
当ChatGPT带火了大语言模型(LLM),当AutoGPT让“自主代理(Autonomous Agent)”走进公众视野,Agentic AI(智能代理AI)成了2024年AI行业最热门的赛道之一。技术团队重研发轻商业化:花几个月做了一个“能自主解题/写代码/做策划”的Agent,却不知道卖给谁;产品与场景脱节:很多Agentic AI产品“看起来很厉害”,但没解决用户的真实痛点(比如“通用助理
2023 年,某知名 AI 对话产品因Prompt 注入漏洞导致用户敏感信息泄露;2024 年,某企业的生成式 AI 模型因训练数据中毒传统漏洞“变种”:SQL 注入、XSS 等老问题披上 AI 的“外衣”(比如用自然语言绕开规则过滤);新漏洞“涌现”:Prompt 注入、模型幻觉、对抗样本等大模型特有的安全问题,传统检测工具完全无法识别;效率“瓶颈”:面对百万级别的模型参数、TB 级的训练数据和
解决大模型“装不下、跑不快、扛不住”的问题。装不下:GPT-3的1750亿参数需要约700GB显存(按每个参数4字节计算),而单张A100 GPU只有80GB显存——根本装不下;跑不快:训练一个BERT-large模型,单GPU需要10天,而用8GPU数据并行只需1.5天;扛不住:电商大促时,推荐模型的请求量从每秒1000次暴涨到10万次,单节点直接“崩掉”。本文覆盖AI模型的训练阶段(分布式训练
在AI应用爆发的今天,用户对提示内容的信任度已成为制约AI产品 adoption 的核心瓶颈。某医疗AI助手的提示为“根据你的症状,可能是感冒”,用户反馈“我怎么知道它不是瞎猜的?”,导致使用率不足15%;某法律AI的提示直接给出“建议起诉”,但未说明依据,用户因“不确定AI是否懂法律”而放弃使用;某教育AI的提示对“复杂问题”回答模糊,用户评价“感觉AI在敷衍,不如自己查资料”。提示内容未能满足
本文探讨了AI应用架构师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渠道管理流程。从传统渠道管理面临的问题出发,介绍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AI技术在渠道管理中的应用概念和理论基础。详细阐述了环境准备、分步实现AI优化渠道管理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整理、模型构建、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以及智能决策系统集成,并对关键代码进行了解析。之后展示了结果验证方法、性能优化策略、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以及未来扩展方向。通过本文的学习,读
在大模型主导的AI时代,提示工程已成为连接人类意图与模型能力的“翻译官”。据《2023年提示工程行业报告》显示,全球已有超过50万专业提示工程师,其中80%的从业者表示“需要更有效的知识分享渠道”。然而,当前的提示工程社区要么聚焦于“浅层次的技巧分享”(如“如何写好一个提示词”),要么沦为“广告集散地”,无法满足开发者对“系统性知识、实战经验、行业资源”的需求。提示系统开发者社区的核心价值知识整合
当AI从“被动回答问题的工具”进化为“主动规划任务的Agent(智能体)”,Agentic AI(智能体AI)成为了下一代AI系统的核心形态。然而,Agentic AI的“主动性”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如何让AI像人一样“记住”上下文而不混乱?如何准确理解用户模糊的意图?如何保证多轮对话的一致性?作为Agentic AI的“大脑设计师”,提示工程架构师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系统化的提示设计,解决
本文聚焦大规模AI推理服务冷启动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导致服务延迟暴涨?架构师该用哪些技巧彻底解决它?用“早餐店故事”引入冷启动问题拆解冷启动的3个根源逐个讲解6个优化技巧(原理+代码+案例)实战:用TensorFlow Serving解决冷启动应用场景+工具推荐+未来趋势冷启动总延迟 = 模型加载时间 + 资源初始化时间 + 第一次请求计算时间模型加载:10秒;资源初始化:2秒;第一次计算: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