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pod
1):是一个容器组,是中最小的可部署的单元。一个其中包含了最少一个应用程序容器,存储资源,一个唯一的网络地址,以及一些确定容器该如何运行的配置。一般一个里面运行一个容器即可,通过来管理容器。如果一个里面要运行几个容器,那么要注意容器与容器之间一定是紧耦合的。1)先创建一个文件用来写配置,这里用配置来举例。2)不出意外,服务已经起来了。3)当服务运行结束,那么就成为了状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删除已经运
k8s-pod
学习
0.pod
概念
1)Pod
:Pod
是一个容器组,是k8s
中最小的可部署的单元。一个Pod
其中包含了最少一个应用程序容器,存储资源,一个唯一的网络IP
地址,以及一些确定容器该如何运行的配置。一般一个Pod
里面运行一个容器即可,k8s
通过Pod
来管理容器。如果一个Pod
里面要运行几个容器,那么要注意容器与容器之间一定是紧耦合的。
1.pod
配置文件
1)先创建一个yaml
文件用来写配置,这里用配置nginx
来举例。
#Step1 先创建一个nginx-demo.yaml文件
touch nginx-demo.yaml
#Step2 向nginx-demo.yamal文件中写入配置
apiVersion: v1 # api 文档版本
kind: Pod # 资源对象类型,也可以配置为像Deployment、StatefulSet这一类的对象
metadata: # Pod 相关的元数据,用于描述 Pod 的数据
name: nginx-demo # Pod 的名称
labels: # 定义 Pod 的标签
type: app # 自定义 label 标签,名字为 type,值为 app
test: 1.0.0 # 自定义 label 标签,描述 Pod 版本号
namespace: 'default' # 命名空间的配置
spec: # 期望 Pod 按照这里面的描述进行创建
containers: # 对于 Pod 中的容器描述
- name: nginx # 容器的名称
image: nginx:1.7.9 # 指定容器的镜像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镜像拉取策略,指定如果本地有就用本地的,如果没有就拉取远程的
command: # 指定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 nginx
- -g
- 'daemon off;' # nginx -g 'daemon off;'
workingDir: /usr/share/nginx/html # 定义容器启动后的工作目录
ports:
- name: http # 端口名称
containerPort: 80 # 描述容器内要暴露什么端口
protocol: TCP # 描述该端口是基于哪种协议通信的
env: # 环境变量
- name: JVM_OPTS # 环境变量名称
value: '-Xms128m -Xmx128m' # 环境变量的值
resources:
requests: # 最少需要多少资源
cpu: 100m # 限制 cpu 最少使用 0.1 个核心
memory: 128Mi # 限制内存最少使用 128兆
limits: # 最多可以用多少资源
cpu: 200m # 限制 cpu 最多使用 0.2 个核心
memory: 256Mi # 限制 最多使用 256兆
restartPolicy: OnFailure # 重启策略,只有失败的情况才会重启
#Step3 进行文件的执行
kubectl create -f nginx-demo.yaml
2)不出意外,nginx
服务已经起来了。
# 查看Pod
kubectl get po
# 查看Pod的详细信息,在这就可以看到nginx的端口地址
kubectl get po -o wide
3)当nginx
服务运行结束,那么nginx
就成为了completed
状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删除已经运行结束的pod
。
kubectl delete pod <podname>
4)pod
配置文件,参数解析,如果看不懂上文中yaml
文件的配置,可以查看以下表格。
参数名 | 类型 | 字段说明 |
---|---|---|
apiVersion | String | K8S APl 的版本,可以用 kubectl api versions 命令查询 |
kind | String | yam 文件定义的资源类型和角色 |
metadata | Object | 元数据对象,下面是它的属性 |
metadata.name | String | 元数据对象的名字,比如 pod 的名字 |
metadata.namespace | String | 元数据对象的命名空间 |
Spec | Object | 详细定义对象 |
spec.containers[] | list | 定义 Spec 对象的容器列表 |
spec.containers[].name | String | 为列表中的某个容器定义名称 |
spec.containers[].image | String | 为列表中的某个容器定义需要的镜像名称 |
spec.containers[].imagePullPolicy | string | 定义镜像拉取策略,有 Always 、Never 、IfNotPresent 三个值可选- Always (默认):意思是每次都尝试重新拉取镜像- Never :表示仅适用本地镜像- IfNotPresent :如果本地有镜像就使用本地镜像,没有就拉取在线镜像。 |
spec.containers[].command[] | list | 指定容器启动命令,因为是数组可以指定多个,不指定则使用镜像打包时使用的启动命令。 |
spec.containers[].args[] | list | 指定容器启动命令参数,因为是数组可以指定多个。 |
spec.containers[].workingDir | string | 指定容器的工作目录 |
spec.containers[].volumeMounts[] | list | 指定容器内部的存储卷配置 |
spec.containers[].volumeMounts[].name | string | 指定可以被容器挂载的存储卷的名称 |
spec.containers[].volumeMounts[].mountPath | string | 指定可以被容器挂载的存储卷的路径 |
spec.containers[].volumeMounts[].readOnly | string | 设置存储卷路径的读写模式,ture 或者 false ,默认是读写模式 |
spec.containers[].ports[] | list | 指定容器需要用到的端口列表 |
spec.containers[].ports[].name | string | 指定端口的名称 |
spec.containers[].ports[].containerPort | string | 指定容器需要监听的端口号 |
spec.containers[].ports[].hostPort | string | 指定容器所在主机需要监听的端口号,默认跟上面 containerPort 相同,注意设置了 hostPort 同一台主机无法启动该容器的相同副本(因为主机的端口号不能相同,这样会冲突) |
spec.containers[].ports[].protocol | string | 指定端口协议,支持 TCP 和 UDP ,默认值为 TCP |
spec.containers[].env[] | list | 指定容器运行前需设置的环境变量列表 |
spec.containers[].env[].name | string | 指定环境变量名称 |
spec.containers[].env[].value | string | 指定环境变量值 |
spec.containers[].resources | Object | 指定资源限制和资源请求的值(这里开始就是设置容器的资源上限) |
spec.containers[].resources.limits | Object | 指定设置容器运行时资源的运行上限 |
spec.containers[].resources.limits.cpu | string | 指定 CPU 的限制,单位为 Core 数,将用于 docker run –cpu-shares 参数 |
spec.containers[].resources.limits.memory | string | 指定 mem 内存的限制,单位为 MIB、GiB |
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 | Object | 指定容器启动和调度时的限制设置 |
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cpu | string | CPU请求,单位为core数,容器启动时初始化可用数量 |
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memory | string | 内存请求,单位为MIB、GiB ,容器启动的初始化可用数量 |
spec.restartPolicy | string | 定义 pod 的重启策略,可选值为 Always、OnFailure、Never ,默认值为 Alway 。- Always:pod 一旦终止运行,则无论容器是如何终止的,kubelet 服务都将重启它。- OnFailure :只有 pod 以非零退出码终止时,kubelet 才会重启该容器。如果容器正常结束(退出码为0),则 kubectl 将不会重启它。- Never:Pod 终止后,kubelet 将退出码报告给 master,不会重启该 pod |
spec.nodeSelector | Object | 定义 Node 的 label 过滤标签,以 key:value 格式指定 |
spec.imagePullSecrets | Object | 定义 pull 镜像时使用 secret 名称,以 name:secretkey 格式指定 |
spec.hostNetwork | Boolean | 定义是否使用主机网络模式,默认值为 false。设置 true 表示使用宿主机网络,不使用 docker 网桥,同时设置了 true将无法在同一台宿主机上启动第二个副本 |
2.探针
探针就是容器内应用的监测机制,根据不同的探针来判断容器应用当前的状态。
探针有3种类型,分别为StartupProbe
,LivenessProbe
,ReadinessProbe
。
1)StartupProbe
探针
-
用来判断程序是否已经启动了。
-
当配置了
startupProbe
后,会先禁用其他探针,直到startupProbe
成功后,其他探针才会继续。 -
由于有时候不能准确预估应用一定是多长时间启动成功,因此配置另外两种方式不方便配置初始化时长来检测,而配置了
statupProbe
后,只有在应用启动成功了,才会执行另外两种探针,可以更加方便的结合使用另外两种探针使用。 -
startupProbe: httpGet: # 探测方式为HTTPGetAction path: /api/startup port: 80
2)LivenessProbe
探针
-
用于探测容器中的应用是否运行,如果探测失败,
kubelet
会根据配置的重启策略进行重启,若没有配置,默认就认为容器启动成功,不会执行重启策略。 -
livenessProbe: failureThreshold: 5 httpGet: # 探测方式为HTTPGetAction path: /health port: 8080 scheme: HTTP initialDelaySeconds: 60 # 初始化时间 一般使用StartupProbe,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一个程序多久能跑完 periodSeconds: 10 # 监测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failureThreshold: 2 # 监测失败 2 次就表示失败 timeoutSeconds: 5 # 超时时间
3)ReadinessProbe
探针
-
用于探测容器内的程序是否健康,它的返回值如果返回
success
,那么就认为该容器已经完全启动,并且该容器是可以接收外部流量的。 -
readinessProbe: failureThreshold: 3 # 错误次数 httpGet: # 探测方式为HTTPGetAction path: /ready port: 8181 scheme: HTTP periodSeconds: 10 # 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timeoutSeconds: 1 # 超时时间
探测方式也有3种类型分别为ExecAction
,TCPSocketAction
,HTTPGetAction
。
1)ExecAction
探测方式
-
在容器内部执行一个命令,如果返回值为 0,则任务容器时健康的。
-
livenessProbe: exec: command: - cat - /health
2)TCPSocketAction
探测方式
-
通过
tcp
连接监测容器内端口是否开放,如果开放则证明该容器健康。 -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80
3)HTTPGetAction
探测方式
-
生产环境用的较多的方式,发送
HTTP
请求到容器内的应用程序,如果接口返回的状态码在200~400
之间,则认为容器健康。 -
livenessProbe: failureThreshold: 5 httpGet: path: /health port: 8080 scheme: HTTP httpHeaders: - name: xxx value: xxx
3.探针的使用
1)StartupProbe
探针的使用。依旧以上文中编写nginx
的为例,只需要在nginx
的配置中加入StartupProbe
探针的配置即可,以下为3种不同方式探测方式。
# method1 http探测方式
spec: # 期望 Pod 按照这里面的描述进行创建
containers: # 对于 Pod 中的容器描述
- name: nginx # 容器的名称
image: nginx:1.7.9 # 指定容器的镜像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镜像拉取策略,指定如果本地有就用本地的,如果没有就拉取远程的
#将探针配置加在spec中
startupProbe: #应用启动探针配置
httpGet: #探测方式基于HTTP请求
path: /index.html
port: 80
failureThreshold: 3 # 监测失败 3 次就表示失败
periodSeconds: 10 # 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timeoutSeconds: 1 # 超时时间
# method2 tcp探测方式
spec: # 期望 Pod 按照这里面的描述进行创建
containers: # 对于 Pod 中的容器描述
- name: nginx # 容器的名称
image: nginx:1.7.9 # 指定容器的镜像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镜像拉取策略,指定如果本地有就用本地的,如果没有就拉取远程的
#将探针配置加在spec中
startupProbe: #应用启动探针配置
tcpSocket: #探测方式基于TCP请求
port: 80
failureThreshold: 3 # 监测失败 3 次就表示失败
periodSeconds: 10 # 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timeoutSeconds: 1 # 超时时间
# method3 tcp探测方式
spec: # 期望 Pod 按照这里面的描述进行创建
containers: # 对于 Pod 中的容器描述
- name: nginx # 容器的名称
image: nginx:1.7.9 # 指定容器的镜像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镜像拉取策略,指定如果本地有就用本地的,如果没有就拉取远程的
#将探针配置加在spec中
startupProbe: #应用启动探针配置
exec:
command:
- cat
- /health
failureThreshold: 3 # 监测失败 3 次就表示失败
periodSeconds: 10 # 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timeoutSeconds: 1 # 超时时间
2)LivenessProbe
探针的使用。依旧以上文中编写nginx
的为例,只需要在nginx
的配置中加入LiveNessProbe
探针的配置即可,这里只介绍http
的探测方式。其他的2种方式和配置StartupProbe
探针大同小异。
spec: # 期望 Pod 按照这里面的描述进行创建
containers: # 对于 Pod 中的容器描述
- name: nginx # 容器的名称
image: nginx:1.7.9 # 指定容器的镜像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镜像拉取策略,指定如果本地有就用本地的,如果没有就拉取远程的
startupProbe: #应用启动探针配置
httpGet: #探测方式基于HTTP请求
path: /index.html
port: 80
failureThreshold: 3 # 监测失败 3 次就表示失败
periodSeconds: 10 # 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timeoutSeconds: 1 # 超时时间
# 这里当nginx程序宕机了的话会重新启动
# 这里肯定会先启动startupProbe探针,当startupProbe探针启动成功则启动livenessProbe探针。
# 每次启动去访问/index.html接口,看niginx是否正在运行,如果连续启动3次失败,则失败。
livenessProbe: #应用存活探针配置
httpGet: #探测方式基于HTTP请求
path: /index.html
port: 80
failureThreshold: 3 # 监测失败 3 次就表示失败
periodSeconds: 10 # 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timeoutSeconds: 1 # 超时时间
command: # 指定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3)ReadinessProbe
探针的使用。依旧以上文中编写nginx
的为例,只需要在nginx
的配置中加入ReadiNessProbe
探针的配置即可,这里只介绍http
的探测方式。其他的2种方式和配置StartupProbe
探针大同小异。
spec: # 期望 Pod 按照这里面的描述进行创建
containers: # 对于 Pod 中的容器描述
- name: nginx # 容器的名称
image: nginx:1.7.9 # 指定容器的镜像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镜像拉取策略,指定如果本地有就用本地的,如果没有就拉取远程的
startupProbe: #应用启动探针配置
httpGet: #探测方式基于HTTP请求
path: /index.html
port: 80
failureThreshold: 3 # 监测失败 3 次就表示失败
periodSeconds: 10 # 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timeoutSeconds: 1 # 超时时间
# 这里当nginx程序宕机了的话会重新启动
# 这里肯定会先启动startupProbe探针,当startupProbe探针启动成功则启动livenessProbe探针。
# 每次启动去访问/index.html接口,看niginx是否可以接收外部访问,如果连续启动3次失败,则失败。
readinessProbe: #应用就绪探针配置
httpGet: #探测方式基于HTTP请求
path: /index.html
port: 80
failureThreshold: 3 # 监测失败 3 次就表示失败
periodSeconds: 10 # 间隔时间
successThreshold: 1 # 检查 1 次成功就表示成功
timeoutSeconds: 1 # 超时时间
4.pod
的生命周期
pod
的生命周期如下图所示:
- 首先经过容器的初始化阶段,当初始化结束后会启动
postStart
回调函数,但是一般来说不会使用到postStart
回调函数,因为该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做初始化的一些操作。 - 然后就会启动配置的
Startup
探针,Liveness
探针,以及Readiness
探针,并加载容器。 - 最后当
pod
使用结束时会启动preStop
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主要做pod
结束时的销毁,数据删除,注册中心下线等一系列操作。
1) postStart
和preStop
的使用。以最初版本的nginx
为例,其中主要加入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
、postStart
、和preStop
配置。
spec: # 期望 Pod 按照这里面的描述进行创建
terminationGracePeriodSeconds: 50 #当pod被删除时,给pod50s的处理时间
containers: # 对于 Pod 中的容器描述
- name: nginx # 容器的名称
image: nginx:1.7.9 # 指定容器的镜像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 镜像拉取策略,指定如果本地有就用本地的,如果没有就拉取远程的
lifecycle: #生命周期的配置
postStart: #生命周期启动阶段会做的事情,Pod初始化好后会往poststart.html文件中写入post star
exec:
command:
- sh
- -c
- "echo '<h1>post start<h1>' > /usr/share/nginx/html/poststart.html"
preStop: #生命周期结束阶段会做的事情,Pod初始化好后会往prestop.html文件中写入post star
exec:
command:
- sh
- -c
- sleep 9
2)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初始化pod
结束后,可以查到poststart.html
中的post start
。并且当删除pod
时会sleep
9秒。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