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类比赛

  • 首先提醒的是,千万千万不要为了比赛而去比赛

因为这种类型的比赛,耗时久,跨度长,需要花费的精力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到后期,如果自己时间分配不均的话,是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学业的,所以参加前请慎重考虑


  • 如果考虑好去参加,那么很好,你已经打败了百分之五十的人。不过参加之前你要做好学习上的规划,已经个人能力的培养。

第一,做热爱的事情,选择一个想要做超级感兴趣的项目(心理真的是很想要,不是可有可无)。
第二,把不是热爱的事从热爱的角度看待,做的不是很喜欢的项目。一个普通的项目找到自己的成长点,然后努力。就像是热爱,超级感兴趣公众号运营,那就可以一行扑在这一方面,喜欢写文字,好策划的编写、审核、校正由你负责。我想要通过比赛来积累网站的项目经历,那我的侧重点就应该是这个,再做其他的事情,主次错了。在不那么好的环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三,要注重效率!这一点是所有队伍必须要注意的点!在很大程度上,项目的成熟度和团队的效率有关系,团队效率是保障一个团队在比赛中是否有所收益的基础。

  • 于我个人,一方面,我每次都是在收集资料和相关技能方面耗费时间太多,以至于一项任务花的时间太多,任务完成效率低;另一方面,自己拖延症,虽然有团队任务计划,完成了一件事,要等到队员们都完成后,才去完成,属于不到最后不去做的这种类型。这需要注意!

比赛过程中评委更看重整个方案的严密性,实用性。

一个新项目在很多方面真的是想得太少了,但是也是因为裁判的提醒,才看到了更多维度的东西。偏向于商业化的方案的样子是什么样的,项目就是要往那个方向前进。

这次整体的感受如下:
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项目的成熟度和团队的效率有关系。这次团队效率还是有待提高。于我个人,一方面,我每次都是在收集资料和相关技能方面耗费时间太多,以至于一项任务花的时间太多,任务完成效率低;另一方面,自己拖延症,没有团队任务计划,完成了一件事,要等到队长给我分配一件事才去做,自主意识差。嗯嗯下次要把任务日程安排集体写出来,不是只是想想,不能太靠外力,加油!
热爱。发现在这次项目里面,大家就是很单纯的为了比赛,我感觉这个项目都不是团队中,每个人都是想要去做成的,至少是心理层面还没达到想要做到的样子,都是只是想获得一个奖,比赛结束算了。团队成员的表现就是这样,所以怎么去解决这种现象:
领导力。这次自己真的发现自己不能掌握事情的绝望感,其实也没有那么夸张啦,就是觉得很多时候,如果是可以尝试做一个负责人的话,自己就应该去做,因为这个可以为你提高不少效率,前提你也能为团队带来,改变什么。


创新创业类比赛,比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每一个项目的创新点、创意点,唯有一个拥有的很棒很nice的一个有极高商业价值的idea,才有可能在此类比赛中获得你想要的成绩!

所以在确立项目前,一定要明确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只要满足其中一种性质就具有可参赛的基础,这三种性质具备的越多也就越具有斩获大奖的潜能。再举个栗子:卖红糖馒头,也能获得金奖,云南的“罗小馒”以独特的配方、新颖的营销模式以及优先占据市场的不可复制性赢得了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金奖。通过这个例子证明了一点——不是只有高科技项目才能获奖,普通项目只要贴近民生、接地气都有获得大奖的可能。

idea有了,那后面就是商业计划书,那问题就到了如何撰写过硬的BP(商业计划书),本文中就不过多赘述如何去撰写计划书,网上有着很多很多相关的教程,如果有有需要的同学,也可以私聊我,后私发给你。

商业计划书也有了,那后续就是如何向大众,向评委证明,你的想法具有新颖性,具有可执行性了。这里就需要做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去准备

  • 做足够多的市场调研 -> 访问行业大咖询问行业具体情况 -> 调查并访问相关企业 -> 确定自己项目的基础(如核心技术等) -> 确定可执行的技术方案 -> 将技术方案实现(最差要有半成品) -> 进行相关专利(或者软著)的申请 -> 撰写相关论文(如描述你的技术或者介绍市场或描述商业模式等) -> 更多

只有做好这一系列的,你的项目才算是真正的进入起步阶段,后续就是不断完善你的产品或者技术,不断打磨你的商业模式,将你项目的一切以PPT的形式,在限时的情况下,以最完美的姿态向大众展示出来,这才算一个比赛的完成,也是一个项目的开端。

每一步都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只有静下心去做,才有希望成功!

  • 成功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准备好了,或者就算没准备好,只要想参加了,那就冲吧!你如果连去试试的勇气都没有,那怎么可能成功呢!

🌠时光不负赶路人,星光不负有心人!加油,少年!

Logo

获得宣传、场地、资金和创业导师资源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