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测试团队成员缺乏经验难以胜任管理者咋办
在测试团队中,总会遇到新加入的成员经验不足,难以胜任的情况。对于互联网企业,节奏相比于传统企业迭代较快,站在团队管理者的角度分析,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更换有经验的成员。除了更换缺乏经验的成员外,还有没有其它解决之道,作为管理者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缺乏工作经验,难以胜任当前的工作,可能会导致第一,工作成果直接关联线上故障率,试错成本高;第二,自动化等技术门槛提升快;第三,与开发/产品的协作复杂度高
目录
在测试团队中,总会遇到新加入的成员经验不足,难以胜任的情况。对于互联网企业,节奏相比于传统企业迭代较快,站在团队管理者的角度分析,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更换有经验的成员。
除了更换缺乏经验的成员外,还有没有其它解决之道,作为管理者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因为缺乏工作经验,难以胜任当前的工作,可能会导致第一,工作成果直接关联线上故障率,试错成本高;第二,自动化等技术门槛提升快;第三,与开发/产品的协作复杂度高。如何在高迭代速度下快速提升成员能力,同时不影响发布质量,“既要保交付又要带新人“,考虑到测试工作中重复性任务多,应该突出“工具替代人肉”的解决路径。比如让新人先用自动化脚本执行用例而非手动测试,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学习技术。同时互联网行业更强调数据驱动,能力评估要加入千行代码bug率、漏测率等硬指标。
一、互联网测试的特性与挑战
二、分阶段处理策略(附互联网测试场景案例)
阶段1:紧急止血(1-2周内)
目标:防止新人成为质量瓶颈
任务隔离
分配可独立完成的低风险任务:
✅ 静态页面兼容性测试
✅ 历史用例回归测试(提供详细步骤)
❌ 涉及资金/核心链路的模块
自动化脚本改造
将重复测试任务转化为「脚本模板」:
# 新人友好型测试模板(含注释占位符)
def test_login():
# [STEP1] 在此输入测试数据 ← 新人只需填充此部分
test_data = {"phone": "##REPLACE##", "code": "##REPLACE##"}
# [STEP2] 调用封装好的接口方法(无需修改)
result = api_login(test_data)
# [STEP3] 验证结果(预置通用断言)
assert result["status"] == 200
阶段2:能力加速培养(1-3个月)
目标:构建互联网测试核心能力
阶段3:体系化支持机制
测试资产沉淀
建立「新人避坑知识库」:
🚫 高频错误案例:如忘记清理测试数据导致脏数据
💡 效能工具包:Fiddler抓包模板/Charles映射规则
🔍 Bug分析指南:如何通过日志定位层级问题(前端/网关/DB)
质量门禁设计
在持续集成管道设置新人保护机制:
游戏化激励
设立「质量防御者」积分体系:
发现边界场景Bug:+50分
自动化用例覆盖核心链路:+30分/用例
编写工具提升团队效率:+100分
(每月兑换测试设备/技术书籍)
三、人员评估与调整
关键评估指标(互联网测试专属)
人员适配决策树
四、互联网测试管理者特别注意事项
技术债管理
避免让新人维护「祖传脚本」(无注释/高耦合代码),优先分配重构后的模块
防御性培训
强制学习《网络劫持与安全测试基础》
模拟生产环境误操作演练(如误删数据库恢复)
弹性质量策略
在非核心功能试点「探索式测试」,替代完整用例编写,释放新人创造力
某电商企业实战案例
问题:新人测试多次漏测购物车并发问题
解决方案:
搭建「并发测试沙盒」:用JMeter预置500用户压测模板
缺陷可视化:将线上并发故障转化为测试用例图谱
设置自动化检查点:在订单服务添加Redis原子操作断言
结果:2周后新人独立发现积分兑换模块并发缺陷,拦截潜在资损
五、长效预防机制
招聘优化
增加「线上Bug分析」实战笔试(给一段日志分析原因)
校招引入「测试开发训练营」前置培养
新人护航系统
质量文化浸润
定期举办「质量攻防战」:开发伪装Bug,测试团队限时狩猎(新人组队参与)
在互联网测试领域,将经验缺失转化为标准化能力流水线是管理核心。通过工具化降低操作门槛,用机制保障质量底线,同时保留业务场景的实战成长空间,方能实现质量效率与人才发展的双赢。记住:优秀的测试管理者不是救火队员,而是质量体系的架构师。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