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内核网络协议栈源码剖析】listen 函数剖析
listen 函数仅供服务器端调用,把一个未连接的套接字转换为一个被动套接字,指示内核应接受指向该套接字的连接请求。1、应用层——listen 函数#include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sockfd是bind之后的套接口描述字,第二个参数规定了内核应该为相应套接口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2、BSD Socket 层——sock_li
·
listen 函数仅供服务器端调用,把一个未连接的套接字转换为一个被动套接字,指示内核应接受指向该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1、应用层——listen 函数
#include <sys/socket.h>
int listen(int sockfd, int backlog);
/*sockfd是bind之后的套接口描述字,第二个参数规定了内核应该为相应套接口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
2、BSD Socket 层——sock_listen 函数
/*
* Perform a listen. Basically, we allow the protocol to do anything
* necessary for a listen, and if that works, we mark the socket as
* ready for listening.
*/
//服务器端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fd表示bind后的套接字文件描述符,backlog表示排队的最大连接个数
//listen函数把一个未连接的套接字转换为一个被动套接字,
//指示内核应接受该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static int sock_listen(int fd, int backlog)
{
struct socket *sock;
if (fd < 0 || fd >= NR_OPEN || current->files->fd[fd] == NULL)
return(-EBADF);
//给定文件描述符返回socket结构以及file结构指针,这里file参数为NULL,则表明对这个不感兴趣
if (!(sock = sockfd_lookup(fd, NULL)))
return(-ENOTSOCK);
//前提是没有建立连接,该套接字已经是连接状态了,自然不需要
if (sock->state != SS_UNCONNECTED)
{
return(-EINVAL);
}
//调用底层实现函数(inet_listen)
if (sock->ops && sock->ops->listen)
sock->ops->listen(sock, backlog);
sock->flags |= SO_ACCEPTCON;//设置标识字段,表示正在监听
return(0);
}
3、INET Socket 层——inet_listen 函数
/*
* Move a socket into listening state.
*/
//sock_listen的下层调用函数
//这个函数主要是对sock结构中state字段的设置。listen函数到这层完成处理
static int inet_listen(struct socket *sock, int backlog)
{
//获取sock数据结构
struct sock *sk = (struct sock *) sock->data;
//如果sock的端口号为0(未绑定任何端口号),则自动绑定一个本地端口号(新的未使用的最小的端口号)
//如果事先已经绑定了一个端口号,那么这个代码将不会执行
if(inet_autobind(sk)!=0)
return -EAGAIN;
/* We might as well re use these. */
/*
* note that the backlog is "unsigned char", so truncate it
* somewhere. We might as well truncate it to what everybody
* else does..
*/
//等待的最大数.内核限制最大连接数是5
if ((unsigned) backlog > 5)
backlog = 5;
sk->max_ack_backlog = backlog;//缓存的最大未应答数据包个数
if (sk->state != TCP_LISTEN)//如果不是listen状态,则置位listen状态
{
sk->ack_backlog = 0;//缓存的未应答数据包个数清0
sk->state = TCP_LISTEN;
}
return(0);
}
可以看出 inet_listen 函数主要就是设置 sock 的状态为TCP_LISTEN。tcp的三次握手以及四次挥手就是基于这样的一些状态。
函数内部有调用 inet_autobind 函数,该函数是为没有绑定端口的sock结构自动绑定一个端口号(系统可用的最小端口号)
/*
* Automatically bind an unbound socket.
*/
//自动绑定一个本地端口号,一般用于客户端,实际应用层编程时,对于客户端我们并没有
//特别去绑定某个端口号,而是由系统自动绑定
static int inet_autobind(struct sock *sk)
{
/* We may need to bind the socket. */
if (sk->num == 0)
{
//获取一个新的未使用的端口号
sk->num = get_new_socknum(sk->prot, 0);
if (sk->num == 0)
return(-EAGAIN);
put_sock(sk->num, sk);//加入到sock_array哈希表中
//将一个无符号短整型数从网络字节顺序转换为主机字节顺序。大小端问题
sk->dummy_th.source = ntohs(sk->num);//TCP首部中的source字段表示本地端口号
}
return 0;
}
listen 函数把一个未连接的套接字转换为一个被动套接字,指示内核应接受指向该套接字的连接请求,其内部实现归根到底就是设置 sock 结构的状态,设置其为 TCP_LISTEN。功能很简单。
这个函数也是服务器端调用,其套接字的地址信息状态和bind函数执行之后是一样的,只绑定了本地地址信息,不知道对端的地址信息。
更多推荐
已为社区贡献7条内容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