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7日,2025人工智能+大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这场以“AI下一个十年:场景驱动×新质引擎”为主题的大会,汇聚了AI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产业领军者及青年先锋力量,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未来十年的发展路径。

01/ 新场景:AI100应用标杆引领行业变革

场景驱动”是人工智能从技术革命走向产业革命的关键。大会发布了具有代表性的“AI100应用标杆”,该榜单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的学术支持下严格遴选而出,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成效。

为深度挖掘AI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大会还设立了“具身智能”、“AI+大健康”、“AI+数字孪生”、“AI+创投”、“AI+影视”等系列分论坛。这些论坛共同构筑了一场以“场景驱动”为核心的创新对话。

02/ 新共识:安全与创新并重的发展之路

在这场关于AI未来十年的讨论中,安全与可控成为高频词汇。姚期智强调,安全、可控、可靠是AI技术前行的不可逾越的底线。这一观点得到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同。

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在致辞中指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坚持技术研发、产品应用、产业培育“三位一体”的思路推进。这一发展路径彰显了中国在AI领域的独特思路——不盲目追求技术领先,而是注重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03/ 新动力:青年人才成创新主力军

青年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大会期间举办的AI青年科学家沙龙,搭建了人工智能青年人才跨界创新交流平台。目前,人工智能百人会已汇聚了60多位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学者、相关行业领军人物以及具备创新潜力的青年先锋,将尽力打造体系化的“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生态服务系统。

04/ 新趋势:AI竞争进入“场景为王”时代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分享中描绘了这样的图景:如果说过去十年是机器人行业的萌芽与探索,下一个十年将是生长与绽放——是机器人从‘能运动’走向‘能做事’,从‘行业工具’迈向‘生活伙伴’的十年。由此可见场景化深度融合将成为技术落地的核心驱动力。

image.png

圆桌论坛环节进一步揭示了这一趋势。在“生态协同,AI+未来”议题下,智谱董事长刘德兵、范式联合创始人陈雨强、阶跃星辰创始人姜大昕等产学研代表,围绕大模型技术迭代、人机交互进化、跨领域协同创新等方向展开前瞻对话。专家们一致认为,必须以场景为锚点,打通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路堵点。

05/ 新探索:智能客服成场景化落地标杆,AI驱动企业服务变革

在大会的多个论坛中,场景化落地成为热议焦点。与会专家多次提到,AI技术要实现价值,必须找到真实可落地的应用场景。网易云商的智能客服Agent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网易云商客服Agent会扎根于企业具体的“业务场景”,从知识体系完善的场景切入,比如客户服务、导购赋能与支持。

以王府井集团的实践为例,网易云商联合其打造的"金牌推荐官"智能导购Agent,针对商场顾客"找商品、查信息"的核心痛点场景,设定了推荐达人、宝妈助手、美妆顾问三种人设,精准覆盖不同客群的导购需求。比如当顾客咨询“干皮应该如何护肤”时,它能基于专业美妆知识提供个性化建议。

网易云商客服Agent这种深度场景化的应用,让AI不再只是被动应答的工具,而是成为懂业务、能共情的"智能伙伴"。这样的实践也表明,在客户服务这个关键场景中,AI正在从"可用"走向"好用",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这也为参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落地路径:以具体业务场景为切入点,通过AI技术实现服务体验与运营效率的双重提升。

从这次大会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实验室快速走向产业应用,从通用能力建设转向具体场景落地。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十年,AI将更深入地融入各行各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那些能够准确把握场景需求,将AI技术与实际业务深度融合的企业,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