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源模型与技术项目

(一)基座模型

  1. SALMONN(字节跳动)
    • 定位:先进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家族,结合音频、视频等模态提升语言模型理解与生成能力。
    • 功能:生成高质量音视频字幕,在通用视频问答基准测试表现出色;开放语音质量评估数据集与模型,支持用户开发音频大语言模型。
    • 收藏链接:https://sota.jiqizhixin.com/project/salmonn
  2. HunyuanImage-3.0(腾讯)
    • 定位:开创性本地多模态模型,结合多模态理解与生成,采用自回归框架,当前最大开源图像生成专家混合(MoE)模型。
    • 参数与架构:64个专家,总计800亿参数;以Hunyuan-A13B为基础,基于50亿级图文对和6T语料训练,采用Apache 2.0许可开源。
    • 性能:文本到图像模块性能媲美甚至超越领先闭源模型;具备复杂语义理解能力,可处理千字级提示语,支持长文字生成和世界知识推理,在中文文本生成和复杂排版表现出色。
    • 开源平台:模型权重和加速版本已在Github、HuggingFace等平台发布,收藏链接:https://sota.jiqizhixin.com/project/hunyuanimage-3-0
  3. Logics-Parsing(阿里)
    • 定位:端到端文档解析模型,基于通用视觉语言模型(VLM)通过监督微调(SFT)和强化学习(RL)构建。
    • 功能:准确分析和结构化高度复杂文档,识别科学公式、化学结构(可表示为SMILES格式),生成保留逻辑结构的HTML输出(标记内容块类别、边界框坐标和OCR文本);无需复杂多阶段管道,直接从文档图像生成结构化输出。
    •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libaba/Logics-Parsing,收藏链接:https://sota.jiqizhixin.com/project/logics-parsing
  4. TinyR1-32B(北大-360大模型联合实验室)
    • 参数:32B参数,仅为部分对比模型参数量的5%。
    • 性能:安全评分超越同尺寸Qwen3-32B模型25分、最新版DeepSeek-R1-0528模型17分;推理能力达DeepSeek的93%;开发Control Token技术,平衡安全性与实用性。
    • 开源:模型已全面开源,相关链接:https://huggingface.co/qihoo360/TinyR1-32B、https://huggingface.co/qihoo360/TinyR1-Safety-8B
  5. moondream 3.0
    • 架构:9B MoE模型,激活参数量为2B。
    • 功能:支持32k上下文处理,在复杂场景表现优于主流多模态模型。
  6. Lynx(字节跳动)
    • 定位:高保真个性化视频生成模型。
    • 功能:从单个输入图像创建视频,保留对象身份;基于Diffusion Transformer (DiT)基础模型,含轻量级ID适配器和Ref适配器,用于身份保持和空间细节增强。
    • 相关链接:https://huggingface.co/ByteDance/lynx
  7. DeepSeek-V3.2-Exp(DeepSeek)
    • 定位:实验性版本,迈向新一代架构的中间步骤。
    • 优化:在V3.1-Terminus基础上引入DeepSeek Sparse Attention(稀疏注意力机制),优化长文本训练与推理效率;API价格下调,开发者调用成本降低50%以上。
  8. 通义千问系列模型(阿里)
    • 成果:7款模型包揽Hugging Face开源榜单前十,Qwen3-Omni作为全球首个全模态大模型登顶,支持文本、图像、语音、视频统一处理,单模态性能稳定。
    • 路线图:计划将上下文窗口从1M扩展至1亿token,参数量达万亿甚至十万亿级别,测试时间计算扩展至1M,数据量达100万亿token;推动无限规模合成数据生成和Agent能力扩展。
  9. Nanos系列(LiquidAI)
    • 定位:轻量级AI模型。
    • 参数:3.5亿-26亿参数,部分模型性能与GPT-4o相当。
    • 功能:支持在手机等边缘设备本地运行,无需云端支持;支持GGUF量化,适配树莓派等边缘设备,覆盖翻译、RAG、工具调用等五大场景,12款专用模型已上线Hugging Face。
  10. Ring-flash-2.0(蚂蚁百灵)
    • 参数:总参数100亿,推理仅激活6.1亿。
    • 性能:在数学、代码、逻辑推理等基准表现优异,媲美更大规模MoE与闭源模型。
    • 训练:采用两阶段强化学习+RLHF训练,模型权重与训练方案全开源。
  11. Code World Model (CWM)(Meta FAIR)
    • 参数:320亿参数。
    • 定位:研究模型,探索世界模型对代码生成和代码推理的改变。
    • 功能:通过分析代码执行轨迹和智能体式交互(自动修复bug、代码编辑、运行Docker容器)学习代码语义;模拟Python代码逐步执行,处理多轮软件开发任务,支持13.1万token上下文长度。
    • 性能:在SWE-bench Verified达65.7%,LiveCodeBench达68.4%,Math-500得分96.5%;以研究许可证开放。
  12. EmbeddingGemma(谷歌)
    • 定位:轻量级、开放的文本嵌入模型。
    • 参数:300M参数。
    • 性能:在MTEB基准测试中达SOTA性能,超越体积两倍的模型,适合设备端AI应用。
  13. Cosmos Reason模型(NVIDIA)
    • 成果:在HuggingFace下载量突破100万,物理推理排行榜名列前茅。
    • 定位:教导AI智能体和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思考,以微服务形式提供,便于部署。
  14. SimpleFold(苹果)
    • 定位:轻量级AI,用于蛋白质折叠预测。
    • 技术:基于流匹配模型,摒弃传统扩散方法中计算昂贵组件,仅用通用Transformer块,将随机噪声直接转化为蛋白质结构预测。
    • 性能:SimpleFold-3B在标准基准测试表现出色,性能达领先模型的95%,部署和推理效率更高。
  15. EchoCare(聆音)(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
    • 定位:超声大模型。
    • 训练数据:利用超400万张全球超声图像数据集,通过自监督学习训练。
    • 性能:在卵巢肿瘤检测(灵敏度85.6%、特异度88.7%)、甲状腺结节检测(灵敏度90.5%、特异度94.1%)等任务表现优异。
    • 开源与应用:模型和数据集公开;开发“超声助手”机器人,未来结合AI和机器人技术提升超声诊断效率与准确性。相关链接:https://www.cair-cas.org.hk/article/535、https://github.com/CAIR-HKISI/EchoCare、https://arxiv.org/abs/2509.11752
  16. ProRNA3D-single(弗吉尼亚理工Bhattacharya团队)
    • 定位:AI工具,预测RNA与蛋白质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 性能:表现超越AlphaFold 3,尤其在进化信息稀缺时;通过生物语言模型生成高质量嵌入信息,利用几何注意力机制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互作图谱。
    • 应用:助力RNA靶向药物研发,适用于抗病毒、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治疗领域;当前支持单链RNA,未来计划改进动态过程模拟。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facebookresearch/esm、https://github.com/Bhattacharya-Lab/ProRNA3D-single
  17. ImageDDI(湖南大学曾湘祥教授团队)
    • 定位:药物相互作用(DDI)预测方法。
    • 技术:结合分子motif序列和分子图像信息,将分子切分为功能性motif,用Transformer进行序列建模,引入自适应特征融合整合局部和全局信息。
    • 性能:在Deng’s dataset、Ryu’s dataset和DrugBank等数据集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Macro-F1和Accuracy均有明显提升,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强。相关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566253525006463、https://github.com/1hyq/ImageDDI
  18. Hunyuan3D-Omni与Hunyuan3D-Part(腾讯)
    • Hunyuan3D-Omni:统一的3D资产生成框架,基于Hunyuan3D 2.1;支持图像、文本、点云、体素、边界框、骨骼姿态等条件信号,实现对几何、拓扑和姿态的精确控制;采用单一跨模态架构统一所有信号,通过渐进式、难度感知采样策略训练,提升生成精度和鲁棒性。
    • Hunyuan3D-Part:包含P3-SAM(首个原生3D部件分割模型)和X-Part(可控性和形状质量业界领先);基于370万个带清晰部件标注的形状数据集训练,开放代码、权重和演示。
  19. Eigen-1(耶鲁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团队联合开发)
    • 定位:多智能体系统,基于DeepSeek V3.1构建。
    • 性能:在HLE Bio/Chem Gold测试集Pass@5准确率达61.74%(首次突破60分),Pass@1准确率48.3%(比SciMaster高13.4个百分点);效率提升显著,token消耗减少53.5%,工作流迭代次数降低43.7%。
    • 相关链接:https://arxiv.org/pdf/2509.21193v1、https://github.com/tangxiangru/Eigen-1
  20. GPT-OSS(OpenAI)
    • 架构:基于Transformer,含24/36层Transformer块,支持201,088词汇的BPE分词;采用MoE机制、GQA(分组查询注意力)、RoPE(旋转位置编码),支持131,072 token上下文。
    • 特点:MoE层通过路由组件选择专家处理,推理时可激活不同数量专家;与其他LLM架构相似,训练数据和过程或有优势。相关链接:https://medium.com/data-science-collective/inside-gpt-oss-openais-latest-llm-architecture-c80e4e6976dc

(二)框架平台与必备工具

  1. ShinkaEvolve
    • 定位:结合大型语言模型(LLMs)和进化算法的框架,受AI科学家、AlphaEvolve和达尔文哥德尔机启发。
    • 功能:利用LLMs创造能力和进化搜索优化能力,实现科学代码自动探索与改进;维持程序种群,多代进化,用LLMs作为智能变异操作符建议代码改进;支持本地或Slurm集群并行评估候选者,维护成功解决方案档案,促进不同进化岛屿知识转移。
    • 适用场景:有验证器可用的科学任务,优化性能指标,保持代码正确性和可读性。
    • 相关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9.19349、https://github.com/SakanaAI/ShinkaEvolve、https://x.com/SakanaAILabs/status/1971081557210489039、https://sakana.ai/shinka-evolve/,收藏链接:https://sota.jiqizhixin.com/project/shinkaevolve
  2. based-cpp
    • 功能:提供GNU接口层(GIL)和g++标准库实现,展示C++作为解释型语言的潜力;含“Hello, world!”、计算器、归并排序等示例程序。
    • 目标:通过元编程和标准库结合,提供新的C++编程体验。
    • 收藏链接:https://sota.jiqizhixin.com/project/based-cpp-2
  3. xLLM推理引擎(京东)
    • 定位:基于国产芯片的大模型推理引擎。
    • 特点:高性价比、多模态适配,已在内部多个AI场景落地,效率提升5倍、成本降90%。
  4. JoySafety(京东)
    • 定位:大模型安全框架。
    • 性能:京东内部广泛应用,95%+攻击拦截率,支持日均亿级调用;覆盖AI导购、物流客服、销售助手、医疗问诊、商家工作台、法务咨询、安全问答等场景。
    • 特点:生产级别(企业级实战验证、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灵活架构、智能负载均衡)、易用性(开箱即用、DAG编排、标准化API);核心技术含大模型多轮会话智能识别、Free-Taxi异步输出模式(提升检测响应)、多维响应策略矩阵(精准拦截、红线代答、智能纠偏)。
    •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jd-opensource/JoySafety
  5. Qwen3Guard(阿里云)
    • 定位:安全护栏模型,基于Qwen3架构微调。
    • 功能:支持多语言、多尺寸模型,提供生成式与流式检测双版本,为AI交互提供细粒度安全防护。
  6. Gibbon(蚂蚁数科)
    • 定位:隐私保护AI训练框架。
    • 性能:训练速度提升2-4倍,推理效率提升2-3个数量级,成果被ACM CCS与IEEE TDSC收录。
    • 适用场景:金融与营销场景。
  7. KNighter工具(UIUC团队)
    • 功能:利用大模型自动生成检查器,发现Linux内核92个漏洞。
  8. FlashAttention 4
    • 性能提升原因:专门设计的warp布局、三次多项式近似计算softmax中的指数函数、更激进的异步操作,性能提升约20%。
  9. vLLM v1
    • 功能:将混合架构模型(Mamba、Mamba2、线性注意力模型)视为一等公民,提供原生支持,性能显著提升;苹果芯片用户的mlx-lm框架增加对混合SSM模型和滑动窗口注意力的批量推理支持,兼容Meta CWM模型。
  10. PandocX
    • 定位:开源文档转换工具。
    • 功能:简化Markdown、Word、PDF等主流格式互转;提供可视化界面,自动下载安装Pandoc,适配macOS、Windows、Linux系统。
    • 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djyde/PandocX
  11. Media Downloader
    • 功能:整合yt-dlp、lux、aria2c等视频下载工具,提供图形界面;支持无限制并发下载,适配多系统,多语言界面。
    • 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mhogomchungu/media-downloader
  12. McpStore
    • 定位:AI Agent服务管理工具,基于Python开发。
    • 功能:提供Web管理界面,支持多Agent隔离部署(专属工具集);含一键安装、RESTful API接口、LangChain集成、链式调用设计。
    • 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whillhill/mcpstore
  13. FlyCut Caption
    • 定位:AI字幕处理工具,基于Whisper模型。
    • 功能:高精度识别视频语音生成字幕,支持可视化编辑、视频剪辑、字幕样式调整、多格式导出。
    • 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x007xyz/flycut-caption
  14. LaunchNext
    • 定位:macOS应用,恢复经典Launchpad功能。
    • 技术:基于SwiftUI和SwiftData开发,支持一键导入原有Launchpad数据及布局,含液态玻璃效果、多语言支持、应用拖拽创建/重命名/实时搜索。
    • 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RoversX/LaunchNext
  15. Vibe SDK(Cloudflare)
    • 定位:全栈AI应用开发平台。
    • 功能: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自动生成、部署现代Web应用;整合Cloudflare资源(存储、AI能力、边缘计算);支持分阶段代码生成、实时预览、一键部署,含交互式对话功能和现代化技术栈选择,有长时记忆机制。
    • 相关链接:https://build.cloudflare.dev
  16. cc-switch
    • 定位:AI编程工具管理工具。
    • 功能:一站式管理和切换不同供应商的AI编程工具配置;支持一键切换、VS Code插件自动配置、系统托盘快捷操作,适配多系统。
    • 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farion1231/cc-switch
  17. Warp CLI(Warp)
    • 定位:命令行工具,集成Warp Agents。
    • 功能:终端环境运行Agent核心功能,支持通过提示运行Agent、引用保存的提示及Warp Drive对象和规则;与MCP服务器深度集成,支持外部服务访问,提供安全令牌管理。
    • 安装:macOS通过Homebrew,Linux通过二进制文件;相关链接:https://x.com/warpdotdev/status/1971622118636114370、https://docs.warp.dev/developers/cli
  18. Neovate Code(支付宝开源)
    • 定位:代码智能体工具,类似Claude Code。
    • 功能:支持多种AI模型,含交互式和无界面两种运行模式;内置插件系统,可整合自定义模型和功能;支持主流模型提供商,通过简单输入和计划模式提升代码生成与修复效率,支持Slash Commands和Output Styles定制提示与输出。
    • 相关链接:https://neovateai.dev/en/docs/overview/
  19. Cursor Learn(Cursor)
    • 定位:AI入门学习项目。
    • 内容:已推出6个课程(AI模型工作原理、幻觉现象、Token与定价、上下文、工具调用、智能体),含视频、图文讲解及测验,每课程约1小时,免费;未来将推出思维方式、模型提示等更多课程。
    • 相关链接:https://x.com/leerob/status/1971972511064555930、https://cursor.com/learn
  20. GPT-2相关资源
    • 论文:《Language Models are Unsupervised Multitask Learners》,地址:https://cdn.openai.com/better-language-models/language_models_are_unsupervised_multitask_learners.pdf
    • 模型架构:Transformer Decoder结构,4个参数量版本,最大模型48层、隐藏维度1600、注意力头数25、总参数量15亿、上下文长度1024 token。
    • 训练数据:WebText(800万网页,40GB文本,含多种体裁)。
    • 实验任务:语言建模填空(CBT)、长文本预测(LAMBADA)、常识推理(Winograd Schema Challenge)、阅读理解(CoQA)、摘要生成(Reddit/TL;DR)、机器翻译(WMT-14 En→Fr)、事实问答(Natural Questions)。

(三)Agent开发

  1. Local_Pdf_Chat_RAG
    • 定位:面向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初学者的本地化智能问答系统。
    • 功能:处理PDF文档,实现基于本地文档的精准问答;集成FAISS语义检索和BM25关键词检索,支持多种大模型推理;通过Gradio构建Web界面,用户可上传文档问答,所有数据处理和推理本地完成,保障数据隐私。
    • 收藏链接:https://sota.jiqizhixin.com/project/local-pdf-chat-rag
  2. KAT系列编码大模型(快手Kwaipilot团队)
    • 型号:开源KAT-Dev-32B、闭源KAT-Coder。
    • 性能:KAT-Dev-32B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试解决率62.4%(全球开源模型第五),KAT-Coder解决率73.4%(与全球顶尖闭源模型相当)。
    • 技术:采用链式训练结构(中间训练、监督微调、强化微调);开发基于熵的树剪枝技术和工业级规模强化学习训练框架SeamlessFlow;经大规模Agentic RL训练后,模型涌现对话轮次减少、多工具并行调用等能力。
    • 平台:KAT-Dev-32B已上线Hugging Face,KAT-Coder可通过StreamLake平台API调用;项目地址:https://kwaipilot.github.io/KAT-Coder/、https://huggingface.co/Kwaipilot/KAT-Dev、https://console.streamlake.com/console/user/tenant-login?returnTo=https://console.streamlake.com/wanqing
  3. OK Computer(Kimi)
    • 定位:Agent模型,基于Kimi K2。
    • 功能:搭建网站、制作PPT、处理百万行数据并生成交互式仪表板;在素材搜集、评估角度选择、风格推荐等方面表现出色。
    • 相关链接:https://www.qbitai.com/2025/09/337099.html
  4. “Imagine with Claude”(Heli)(Anthropic,Claude AI实验功能)
    • 功能:实时生成用户界面(UI),通过操作DOM构建界面;用户可通过提示生成数据仪表板、调查流程、图表等应用和数字工件;界面支持拖拽和调整大小窗口。
    • 现状:演示阶段,供Max用户计划使用;相关链接:https://www.testingcatalog.com/anthropic-experiments-with-an-agent-for-gereating-ui-on-the-fly/
  5. 360纳米AI
    • 功能:解决多智能体协作技术壁垒(算力成本高、协同调度复杂、高质量智能体稀缺);L1-L4智能体能力分类,支持用户自主创建和管理智能体团队;“蜂群引擎”实现全局任务解析和动态优化,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护栏”保障协作安全。
    •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J4IQvTGOBAQgtphljDDbg
  6. Evo-0模型
    • 定位:机器人感知模型。
    • 技术:隐式注入3D几何先验,依赖视觉几何基础模型VGGT,提取多视角RGB图像3D结构信息,融合2D与3D表征。
    • 性能:在三维空间感知任务成功率较基线pi0平均提升15%,较openvla-oft提升31%;在模拟和真实世界任务(尤其精细操作)成功率平均提升28.88%,鲁棒性测试表现优异。
    • 相关链接:https://arxiv.org/abs/2507.00416
  7. Gemini Robotics 1.5系列(谷歌DeepMind)
    • 型号:Gemini Robotics 1.5(“小脑”,执行动作)、Gemini Robotics-ER 1.5(“大脑”,规划和决策)。
    • 功能:具备“思考后行动”能力和跨具身形态学习技能,能将从一个机器人学到的动作迁移到另一个机器人;强化时空推理能力,增加“思考”步骤提升回答准确性和可靠性。
  8. Veo 3(谷歌DeepMind)
    • 定位:视频模型,被称视觉AI“GPT-3时刻”。
    • 能力:四层递进能力(感知:边缘检测、分割等;建模:理解物理定律与抽象关系;操纵:图像编辑与3D世界交互;推理:解决视觉问题);提出帧链(Chain-of-Frames, CoF)概念,类似语言模型思维链(CoT),通过逐帧视频生成实现跨时空推理(解决迷宫、序列模式补全等);零样本解决18384个基础视频任务(物体分割、边缘检测、图像编辑、物理属性理解等)。
    • 性能:在七个代表性任务上显著超越Veo 2,部分任务仍不及专用模型,存在物理预测不精确等问题。相关链接:https://arxiv.org/pdf/2509.20328、https://video-zero-shot.github.io/、https://papers-pdfs.assets.alphaxiv.org/2509.20328v1.pdf、https://x.com/AndrewCurran_/status/1971997723261075905、https://simonwillison.net/2025/Sep/27/video-models-are-zero-shot-learners-and-reasoners/
  9. Seko(商汤)
    • 定位:AI视频Agent。
    • 功能:整合多模态模型,自动完成脚本构思到成片,简化视频制作流程;获10万创作者使用。
  10. ChatGPT Pulse(OpenAI,Pro用户预览版)
    • 功能:将ChatGPT从被动问答工具转为主动智能助理;后台根据用户聊天记录、反馈和连接应用(日历、Gmail)生成个性化每日简报(卡片形式),提供非沉迷式资讯体验。

二、行业动态与企业动作

(一)企业产品发布与合作

  1. 腾讯
    • 开源HunyuanImage 3.0(80B参数,工业级原生多模态生图模型,性能对标头部闭源产品)、Hunyuan3D-Omni与Hunyuan3D-Part(3D生成相关框架和模型);发布《企业级智能体产业落地研究报告》,提出“智能体场景罗盘”(按任务复杂度、自主规划依赖度划分高效助手、执行专家、决策专家、全能专家四大象限),覆盖14大行业100+智能体应用场景,拆解六大落地挑战,发布智能体战略全景图;联合华住集团打造7x24小时“全能酒店管家”(5秒响应住客需求,调度机器人配送)、与绝味食品共创AI会员营销智能体(5个子Agent协同,销售业绩是人工组3.1倍)、协助邯郸公积金搭建“边聊边办”数字柜台(退休提取业务办理时间从15分钟缩至3分钟)、与碧桂园服务合作构建“一问”知识库与客服机器人、与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打造装配支持智能体。
  2. 阿里
    • 开源Logics-Parsing(端到端文档解析模型)、通义千问系列模型(7款模型屠榜Hugging Face);公布多模态与大规模扩展路线图;阿里云与科沃斯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科沃斯扫地机器人接入通义千问,支持语音控制;将打造垂直领域专业大模型和统一Agent平台);阿里云推出Qwen3Guard(安全护栏模型);阿里与英伟达合作,将英伟达Physical AI软件栈纳入阿里云平台(推动AI在机器人、物流等行业应用);网商银行丰收卡上线AI农事助手(用户超百万,提供农技咨询与信贷推荐);盈米基金与阿里云推出FinBench评测集及Dianjin-Qieman模型(应用于财富管理APP);WaveSpeedAI上线阿里巴巴Wan 2.5大模型(72小时内获30余国请求,推理成本低至同类三分之一)。
  3. 字节跳动
    • 开源SALMONN(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家族)、Lynx(视频生成模型)。
  4. OpenAI
    • 被曝未经用户同意将ChatGPT用户请求分流至“gpt-5-chat-safety”和“gpt-5-a-t-mini”模型(涉及敏感话题、情绪表达等即触发,影响免费及付费用户,导致“降智”);副总裁回应称是“安全路由测试”,临时性切换;发布GDPval新基准(评估AI在9个行业44种职业的实际经济任务表现,Claude Opus 4.1表现优于GPT-5);为Pro用户推出ChatGPT Pulse预览版(主动生成个性化每日简报);顶尖研究员宋飏跳槽Meta;与英伟达、甲骨文、软银、Databricks达成合作(英伟达投1000亿美元建算力中心,“星际之门”项目扩展为4000亿美元工程);计划打造小型AI设备系列,推动人机交互革命。
  5. Meta
    • 计划投入数十亿美元研发人形机器人(代号“Metabot”),定位与AR同等重要;采用类安卓开放平台策略,专注软件开发并授权给其他制造商;新成立“超级智能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机器人团队合作构建“世界模型”,前Cruise CEO马克、MIT教授金相培等加入;推出Vibes短视频平台(AI生成内容,北美等市场上线);发布Code World Model (CWM)(320亿参数开源代码模型);挖角OpenAI顶尖研究员宋飏(任MSL团队,向赵晟佳汇报)。
  6. 谷歌
    • 升级Gemini 2.5 Flash Lite(输出速度达每秒887 token,最快专有模型);发布Gemini Robotics 1.5系列(机器人模型,支持跨具身学习)、EmbeddingGemma(轻量级文本嵌入模型)、Veo 3视频模型(零样本视觉推理能力);降低Gemini 2.5 Flash价格约30%;推出AI Edge图库、Batch API对嵌入的支持、Chrome DevTools的MCP集成、VaultGemma等工具;在Labs测试餐厅预订智能体。
  7. 英伟达
    • 黄仁勋反驳AI泡沫论,称英伟达将成全球首家十万亿市值公司;强调从“卖芯片”转型“卖AI产能”,构建AI工厂生态系统;与OpenAI合作投1000亿美元建算力中心;Cosmos Reason模型下载量突破100万;Jet-Nemotron算法优化LLM推理(速度提升约53倍);过去一年向Hugging Face贡献超300个模型、数据集和应用。
  8. 快手
    • 推出KAT系列编码大模型(开源KAT-Dev-32B、闭源KAT-Coder);通过生成式强化学习出价技术提升广告收入超3%(提出GAVE和CBD算法)。
  9. 科沃斯
    • 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战略合作,扫地机器人接入通义千问(支持语音控制);将基于通义千问打造垂直领域专业大模型和统一Agent平台。
  10. 学而思
    • 推出“小思AI一对一教师”(对标AI教师L3级别,实时互动教学,解题正确率98.1%,响应时间3-5秒);基于好未来自研“九章”大模型,结合20多年教研内容,覆盖线下培训、在家学习、进校学习场景。
  11. 京东
    • 开源大模型安全框架JoySafety、基于国产芯片的xLLM推理引擎;京东健康发布“AI医院1.0”和“京医千询2.0”(实现“医检诊药”闭环服务)。
  12. 蚂蚁集团
    • 蚂蚁百灵开源Ring-flash-2.0模型;蚂蚁数科推出Gibbon隐私保护AI训练框架、Neovate Code代码智能体工具。
  13. 特斯拉
    • 推进Optimus人形机器人规模化生产,马斯克称其未来或贡献公司80%价值。
  14. 奔驰
    • 以13.39亿元入股成千里科技,成为第三大股东,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合作。
  15. 摩尔线程
    • 科创板IPO过会,拟募资80亿元用于AI训练与图形芯片研发,冲刺国产GPU第一股。
  16. 乐享科技
    • 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钟鼎资本领投),聚焦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累计融资近5亿元。
  17. Profound
    • 获红杉资本等35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GEO领域优化AI搜索内容展示。
  18. 亮亮视野
    • 获D++轮投资(氪基金加码),聚焦AR领域。
  19. 诺亦腾机器人
    • 完成天使轮融资,加速技术开发。
  20. Synthesize Bio
    • 完成70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专注生成基因组学(AI预测和设计蛋白质、开发药物等);构建全球首个AI生成基因组,设计消灭细菌的病毒。
  21. Numeral
    • 6个月内连融两轮共5300万美元(最新B轮3500万美元,Mayfield领投),专注电商和SaaS企业销售税合规问题。
  22. Paid
    • 获2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Manny Medina创立),AI代理计费平台,主打“按效果付费”。
  23. Anthropic
    • 计划2025年前国际员工扩两倍、AI应用团队扩五倍;Claude海外使用占比近80%,年化营收飙升至50亿美元;在Claude AI实验“Imagine with Claude”功能(生成UI)。
  24. 中国电信
    • 天翼AI发布超10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350TB存储,含14个行业专业数据集);依托星辰MaaS平台构建“数据—模型—服务”闭环,训练万亿参数大模型;天翼AI星辰超级智能体入选双榜单,应用于政务、制造等领域。
  25. 国星宇航
    • 实现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常态化商用(首批“星算”卫星,计划2800颗卫星,总算力超10万P,支持亿级参数模型运行);将道路识别模型部署至在轨卫星,完成图像采集、推理到结果回传,实现交通行业算法首次上星运行。
  26. 浪潮信息
    • 推出新款AI服务器(元脑SD200和HC1000超节点AI服务器),国内首次实现8.9毫秒推理速度与1元/百万token成本;发布超节点智算应用“北京方案”(联合30余家企业及机构,以“国芯、国连、国用”为核心理念)。
  27. Corintis(瑞士初创公司)
    • 开发GPU微流体冷却技术(片上微流体冷却系统,GPU温度降低65%,散热效率是先进液冷3倍);完成2400万美元A轮融资,英特尔CEO陈立武加入董事会。
  28. 苹果
    • 内部测试聊天机器人Veritas(用于改版Siri,支持上下文感知、跨应用操作,仅限内部使用);开发SimpleFold(轻量级蛋白质折叠预测AI)。
  29. xAI
    • 面临内部动荡(大规模裁员、高管离职,包括任职三个月的CFO);因公司发展方向分歧、马斯克管理风格导致信任危机。
  30. WaveSpeedAI
    • 72小时内集成并发布阿里巴巴Wan 2.5模型API,成全球首个第三方平台;8小时内获Higgsfield等企业接入请求,承载高并发稳定服务。
  31. 有鹿机器人
    • 进驻商场执行24小时智能清洁,动态调整路径提升效率。
  32. 宝山南大智慧城
    • 启用机器狗与无人机空地巡检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33. 孔子文化节
    • 首发AI数字孔子(支持多语言交流与经典解读,实现千人千面交互)。
  34. 华为
    • 昇腾CANN计划2025年全面开源,提供算力支持,推动国产AI硬件创新。
  35. 中科院团队
    • 提出Reflection-V视觉反思训练框架,提升模型在医疗等任务中的准确率。
  36. 上海AI实验室
    • 联合浙大发布OmniWorld数据集(含3亿帧视频,助AI理解三维时空变化)。
  37. 华中科技大学与小米
    • 提出Genesis框架,无需OCC引导生成高质量图像与点云视频。
  38. 湖南大学
    • 提出ImageDDI框架,融合分子序列与图像信息,提升药物相互作用预测准确性。
  39. 斯坦福大学
    • 提出SpecTr训练技术,引入草稿模型,最高提速640倍并降本至1%。
  40. ETH苏黎世团队
    • 提出OBR框架,结合量化与剪枝压缩大模型,实现近5倍加速与6倍内存节省。

(二)行业会议与政策

  1.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杭州举办)
    • 主题:“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
    • 内容:聚焦AI,展示AI在生活、交通、安全等领域应用;设数字文娱展区,展示“AI+文化”新产品与场景。
  2. 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北京海淀召开)
    • 内容:推动“人工智能+”落地,聚焦AI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产AI算力体系优化;发布超节点智算应用“北京方案”(30余家企业及机构联合,“国芯、国连、国用”);开设3000平米实景AI创新科技展;智源研究院联合伙伴推出“众智FlagOS v1.5”(面向多元AI芯片,统一开源系统软件,解决算力生态碎片化);中关村科学城推出算力补贴(最高2000万元)。
  3. 2025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应用生态交流会(南宁举办)
    • 内容:聚焦AI与实体经济融合;设1场主论坛、4场行业分论坛及多场闭门洽谈会;发布超30项跨境AI合作成果,达成超50项合作签约。
  4. 2025天府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四川举办,9月28-29日)
    • 主题:“天府聚势 智链未来”。
    • 内容:设AI+应用展区,展示120余款AI产品(覆盖医疗、民生、应急、制造等领域);“天府智能云”人工智能产业大脑首次亮相。
  5. APEC CEO峰会(10月28-31日,韩国庆州举行)
    • 焦点:人工智能;英伟达黄仁勋、OpenAI Sam Altman等或出席,黄仁勋或牵头AI议题讨论。
  6. Fedora社区
    • 发布AI辅助贡献政策草案:要求人类监督贡献,禁用AI决策,标明AI使用,保障开源价值;征求意见中。
  7. 浙江
    • 推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障AI原创权益;法院判例明确AI创作责任归于使用者。

(三)国际动态

  1. 日本
    • 超半数(51%)游戏公司采用AI技术(卡普空、世嘉用于图像生成与剧情编写,任天堂暂缓因版权顾虑)。
  2. 德国
    • 启用AI停车侦探系统,效率达人工7倍;OpenAI CEO Sam Altman在柏林领取阿克塞尔·斯普林格奖,预言2030年前AI将全面超越人类。
  3. 阿联酋
    • 总统会晤OpenAI CEO Sam Altman,探讨AI研究合作,计划建设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
  4. 美国
    • OpenAI、Anthropic等企业推动AI发展,同时面临监管与伦理争议;英伟达、谷歌等科技巨头持续布局AI硬件与模型;Superhuman迁移到Baseten平台,P95嵌入延迟降低80%;Ollama Cloud新增Kimi K2 “1T-cloud”等模型免费试用。
  5. 瑞士
    • 初创公司Corintis开发GPU微流体冷却技术,获2400万美元A轮融资。

三、技术研究与观点

(一)技术突破与研究成果

  1. 强化学习相关
    • RLMT(基于模型奖励思维的强化学习)(陈丹琦团队):弥合专门推理能力与通用对话能力差距;要求模型生成最终回答前先产生推理轨迹,用奖励模型评分;结合RLHF偏好对齐和RLVR推理能力;在Llama-3.1-8B、Qwen2.5-7B模型上实验,启用思维的模型在聊天和创意写作任务优于基线,尤其在WildBench、AlpacaEval2、ArenaHardV2等聊天基准测试表现优异;训练后模型推理风格从线性规划转为迭代式思考,接近优秀写作者习惯。论文链接:https://www.arxiv.org/abs/2509.20357v1
    • RLBFF:从自然语言反馈提取可二元检查的原则,结合可验证奖励训练奖励模型,捕捉“正确性”之外的细微差别。
    • VCRL:探索基于方差的课程学习在大型语言模型中的应用。
    • LATTS解码:从语言模型和奖励模型的乘积中采样,实现token级别准确性追踪。
  2. 视频与视觉模型
    • Veo 3(谷歌DeepMind):四层能力(感知、建模、操纵、推理),帧链(CoF)概念,零样本解决多视觉任务;相关论文:https://arxiv.org/pdf/2509.20328
    • 视频模型“帧链”(CoF)概念(DeepMind):类似语言模型思维链,视频模型通过逐帧生成实现跨时空推理,推动视觉通用智能发展。
  3. 大模型优化与效率提升
    • ShinkaEvolve框架:提升样本效率,原本需数千次评估的任务现仅需150次;技术创新含亲本抽样、新颖性拒绝抽样、基于多臂老虎机的LLM集成选择策略;在数学优化、Agent设计、编程竞赛等领域表现优异。
    • ER 1.5系统(谷歌Gemini Robotics 1.5):强化机器人时空推理能力,增加“思考”步骤提升准确性。
    • GPT-5:通过“哥德尔测试”,解决3个未解决的优化猜想,给出独创性证明方案;在数学推理领域达博士水平。
  4. 多模态与3D生成
    • Hunyuan3D-Omni与Hunyuan3D-Part(腾讯):3D资产生成框架与部件分割模型,支持多条件控制,提升生成精度与可控性。
    • VideoFrom3D框架:融合图像与视频扩散模型,仅需粗糙几何、相机路径和参考图,生成高保真3D场景视频,无需配对3D数据集。
  5. 科学与医疗AI
    • Eigen-1:多智能体系统在科学推理领域突破,HLE测试Pass@5达61.74%;基于DeepSeek V3.1,优化token消耗与工作流迭代。
    • SciReasoner模型:在2060亿科学领域token上预训练,4000万SFT样本和任务塑造奖励RL对齐,激发严谨科学推理。
    • CATCH-FM:24亿参数EHR基础模型,用于癌症预筛查,在EHRSHOT胰腺癌风险预测任务创新技术水平。
    • ImageDDI:提升药物相互作用预测准确性,融合分子序列与图像信息。
    • ProRNA3D-single:超越AlphaFold 3,预测RNA-蛋白质复合物结构。
  6. 模型架构与训练
    • GPT-OSS架构:Transformer结构,MoE、GQA、RoPE等机制,支持长上下文。
    • 通义千问路线图:极致规模扩展,上下文、参数、数据量等目标宏大。

(二)行业观点与争议

  1. Richard Sutton(强化学习之父,图灵奖得主)
    • 核心观点:LLM是“死胡同”,无法实现真正人工智能;LLM本质是模仿语言,缺乏影响外部世界的目标、预测现实后果的世界模型、从经验持续学习的机制;主张基于强化学习的“经验范式”(智能体含策略、价值函数、状态表征、世界转换模型,核心是持续学习);引用《苦涩的教训》(通用、可扩展方法胜人类知识融入方法),预测从原始经验学习的系统将超越LLM;反驳“儿童主要通过模仿学习”,认为AI应回归自然智能本源(预测世界、互动、调整);将AI视为宇宙“第四个伟大阶段”(从复制生命到设计智能体),认为AI或成地球主导智能,应视为“后代”。
  2. 黄仁勋(英伟达CEO)
    • 反驳AI泡沫论,称AI需求呈双重指数级复合增长(用户量、推理复杂度);预测英伟达将成全球首家十万亿市值公司;强调从“卖芯片”到“卖AI产能”转型,构建AI工厂生态;主张与中美竞争而非脱钩,美国应通过技术出口保持影响力,吸引全球人才;认为主权AI时代各国需建立独立AI基础设施;AI推理将迎“十亿倍”增长,驱动万亿级市场,全球GDP因AI加速增长,年度AI基础设施资本支出达5万亿美元。
  3. Sam Altman(OpenAI CEO)
    • 预言2030年底前将开发出超级智能模型(完成人类无法企及任务);2026年底新模型能力将让当前人们“大吃一惊”;认为AI将改变“任务”执行方式,未来30%-40%经济任务由AI执行,工作内容根本改变;强调人类“学习能力”“适应力”“人际连接”的重要性;希望AGI像“慈爱的父母”对待人类,重视价值观对齐;计划打造小型AI设备系列,推动人机交互革命(第三次革命,AI驱动);OpenAI“星际之门”项目需17吉瓦电力(17座核电站),内部预测2029年营收达1250亿美元;支持发展核能(裂变与聚变),满足AI高密度能源需求。
  4. David Deutsch(量子计算教父)
    • 与Altman讨论AI意识标准,强调智能需创造新解释而非仅输出结果;认为若GPT-8能解决量子引力问题并阐述思考过程,可视为潜在AGI基准。
  5. Rodney Brooks(机器人专家)
    • 警告人形机器人投资存在泡沫风险,预测轮式设计将成主流;认为人形机器人投资浪费。
  6. 奇安信CTO
    • 指出AI加速漏洞挖掘与恶意代码编写,建议企业加强早期安全投入。
  7. AI泡沫争议
    • 观点1(黄仁勋等):AI无泡沫,需求指数级增长,基础设施投入必要。
    • 观点2(部分研究者):泡沫定义为股价跌50%且持续5年、生产性资本投资下降,当前AI仍处安全区,但GPU更新快、美国经济依赖数据中心建设存风险;预计2030年AI基础设施年度资本支出达8000亿美元(占美国GDP 1.6%)。
  8. AI与弱势语言保护
    • 问题:AI抓取维基百科(弱势语言主要在线数据源),低质量AI翻译内容涌入小型维基百科,形成“垃圾进,垃圾出”循环,加速弱势语言衰落(如格陵兰语维基百科因“胡言乱语”被提议关闭);凸显AI对文化多样性的潜在负面影响。
  9. 模型“去审查”争议
    • 现象:“abliteration”技术处理的模型(如Qwen3-30B MoE)逻辑推理和工具使用能力下降;高质量微调可“治愈”性能损伤;争议点:追求开放性还是平衡性能与安全;呼吁建立标准化评测基准评估去审查技术对模型综合能力的影响。
  10. “AI工作垃圾”(workslop)现象
    • 定义:AI生成的低质量职场产出,拖垮员工效率(斯坦福研究称40%员工受影响,年损千万美元生产力)。
  11. Z世代创业逻辑
    • 特点:聚焦垂类需求,利用AI和云计算降低创业门槛;从兼职、外包等低风险方式起步,验证需求后全职投入;成功定义多元(细分市场冠军、验证想法);得益于基础设施普惠,小团队完成大企业级项目。

四、投融资与市场动态

(一)融资事件

  1.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过会,拟募资80亿元(AI训练与图形芯片研发)。
  2. 乐享科技:2亿元天使++轮(钟鼎资本领投),聚焦消费级具身智能产品,累计融资近5亿元。
  3. 奔驰入股成千里科技:13.39亿元,推进智能驾驶技术。
  4. Profound:3500万美元B轮(红杉资本等),专注GEO领域AI搜索内容优化。
  5. 亮亮视野:D++轮(氪基金),AR领域。
  6. 诺亦腾机器人:天使轮,加速技术开发。
  7. Synthesize Bio:7000万美元种子轮,生成基因组学(AI设计蛋白质、药物等)。
  8. Numeral:6个月内连融两轮共5300万美元(B轮3500万美元,Mayfield领投),AI税务合规(电商、SaaS企业销售税)。
  9. Paid:2100万美元种子轮,AI代理计费平台(“按效果付费”)。
  10. Corintis:2400万美元A轮,GPU微流体冷却技术。

(二)市场趋势与产品动态

  1. AI硬件
    • 浪潮信息新款AI服务器:实现8.9毫秒推理速度与1元/百万token成本,突破AI智能体速度与成本瓶颈。
    • 瑞士Corintis GPU冷却技术:温度降65%,散热效率3倍于先进液冷。
  2. AI应用产品
    • Poke:解析邮件转化为任务,通过iMessage提醒(无需下载新应用)。
    • Creatium:AI互动学习平台,角色扮演创建个性化培训课程。
    • WebTrafficWatch:整合Google Analytics生成每周流量报告,追踪异常波动。
    • Kilo Code for JetBrains:开源多模型AI代码助手,按使用付费。
    • Animon:AI动画制作工具,发布动作交换和角色交换功能(限时免费,支持720p);项目地址:http://Animon.ai
    • VEED Fabric 1.0:AI虚拟人产品,中文语音效果不佳;相关链接:https://www.veed.io/
    • 即梦4.0:生成儿童故事绘本(免费,支持中文,暂不支持音频);相关链接:https://www.volcengine.com/experience/ark?launch=seedream
    • ChatGPT Pulse:OpenAI Pro用户专属,主动生成个性化每日简报。
    • Vibes(Meta):AI生成短视频平台,北美等市场上线。
  3. 开源生态
    • Hugging Face:阿里通义7款模型屠榜,Qwen3-Omni登顶;英伟达贡献超300个模型、数据集和应用;多个开源模型(KAT-Dev-32B、Logics-Parsing等)上线。
    • 华为昇腾CANN计划2025年全面开源。
    • 开源鸿蒙6.0:优化ARKUI组件与手势交互,新增FastBuffer功能,提升媒体与安全性能。
  4. 芯片与算力
    • 台积电3nm与5nm产线2026年产能被英伟达、苹果预订一空,应对AI芯片需求激增。
    • 中国限制Nvidia芯片采购,加速半导体自给自足(如DeepSeek-R1-Safe模型在1000颗华为Ascend芯片上训练)。
    • 美国电网、燃气轮机、核电站建设面临AI算力需求压力(OpenAI“星际之门”项目需17吉瓦电力)。

五、学习资源与教育

  1. 入门课程
    • Google Grow & Cloud Skills Boost:Grow with Google提供AI Essentials入门课程;Cloud Skills Boost面向开发者,含机器学习、生成式AI实验与技能徽章;适合职场人士、初学者;链接:https://grow.google/ai/、https://www.cloudskillsboost.google/
    • Microsoft Learn & AI for Beginners:Microsoft Learn 12周速通AI(免费、体系化);AI for Beginners项目驱动(实用);适合学生、编程基础一般者;链接: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https://microsoft.github.io/AI-For-Beginners/
    • OpenAI Academy:角色定制化学习内容,含模型功能与应用案例;适合想接触OpenAI原厂知识者;链接:https://academy.openai.com/home
  2. 实战训练
    • Hugging Face《a smol course》:含指令调优、监督微调、偏好对齐,硬件门槛低,学完获官方认证;每周3-4小时;适合有编程基础、想快速进阶的开发者;链接:https://huggingface.co/smol-course、https://github.com/huggingface/smol-course
    • 机器学习性能优化指南(GPU Glossary):通过Roofline模型解释瓶颈,指出大模型性能常受内存带宽限制;适合训练/推理工程师;链接:https://modal.com/gpu-glossary
  3. 进阶学习
    • Awesome-RAG资源合集:覆盖2024-2025最新RAG论文、评测数据集(HotpotQA、NaturalQA)、实用工具;适合跟进学术前沿的研究者、开发者;链接:http://github.com/liunian-Jay/Awesome-RAG
    • 微软RAG Time学习指南:六个循序渐进课程,含视频、代码、可视化;适合将RAG从实验带到生产的工程师;链接:https://github.com/microsoft/rag-time
  4. 高阶课程
    • Google AI Agents Intensive:Google与Kaggle联合举办,5天(2025年11月10-14日),聚焦智能体构建、评估与部署;适合有基础、想深入AI Agent的开发者;报名链接:https://rsvp.withgoogle.com/events/google-ai-agents-intensive_2025
  5. 前沿探索
    • Cortex学习指南(MoE大模型):从零训练0.6B参数MoE模型,含预训练、SFT、GRPO/GSPO、DPO,全流程开源;适合科研人员、想复现大模型训练的开发者;链接:https://github.com/qibin0506/Cortex
    • 《从零开始构建推理模型》开源书籍:逐步实现reasoning模型(类似DeepSeek R1、GPT-5 Thinking),含推理扩展、强化学习、蒸馏;适合科研向开发者;链接:https://github.com/rasbt/reasoning-from-scratch
  6. 其他资源
    • Cursor Learn:AI入门项目,6个课程(含视频、图文、测验),免费;链接:https://cursor.com/learn
    • 《BBC科普三部曲》:含《地球:行星的力量》《海洋:深水探秘》《生命:非常的世界》,豆瓣平均9.5分;750张照片和示意图,40万文字;适合陪孩子了解自然与科学。

六、其他热点事件

  1. 西贝贾国龙清空多平台账号(2025年9月28日)
    • 情况:小红书、微信视频号内容全无,抖音仅留2024年营收访谈视频,微博限制评论。
    • 原因:或与争议切割(此前因预制菜论战、“7岁毛毛”煽情公关文遭群嘲,客流下滑,致歉整改后仍难平信任危机)。
  2. 王健林及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费(9月26日)
    • 情况:天眼查显示,大连万达集团及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
    • 原因:源于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执行标的1.86亿元,涉及大连万达集团、万达地产集团等。
  3. “鹰眼守护”预警技术发布(9月28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与高德地图联合)
    • 定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成果,路桥灾毁预警技术。
    • 功能:秒级感知、预警、发布与示警拦阻,预警准确率90%以上;利用海量匿名脱敏车辆行驶数据,云端AI大模型实时分析多车异常行为,判定灾害后通过语音+地图界面推送预警。
  4. OpenAI“偷换模型”争议
    • 事件:未经用户同意将ChatGPT请求分流至“gpt-5-chat-safety”和“gpt-5-a-t-mini”,影响付费用户,引发透明性质疑。
    • 回应:OpenAI称是“安全路由测试”,临时性切换。
  5. AI与维基百科弱势语言“厄运螺旋”
    • 问题:AI抓取维基百科(弱势语言主要数据源),低质量AI翻译内容涌入,导致错误泛滥,加速弱势语言衰落(如格陵兰语维基百科被提议关闭)。
  6. 中国国星宇航太空计算星座商用
    • 成果: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常态化商用,首批“星算”卫星,计划2800颗卫星,总算力超10万P;将道路识别模型部署至卫星,完成全流程任务。
  7. 北京可重构算力创新中心成立
    • 发起:清微智能联合智源研究院、清华大学、东方国信等。
    • 目标:聚焦可重构计算芯片架构与软件生态协同优化,筑牢AI国产化算力底座。
  8. 国家“先进存力中心”
    • 背景:中国新数据年产量41.06ZB,仅2.8%留存。
    • 架构:“1+4+N”模式,全闪存技术和数据编织实现数据快速治理与流通,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在制造业、医疗、金融等领域提升效率、节省成本。
  9. 奥特曼与Deutsch对谈AI意识
    • 话题:AI是否能发展为具备意识的超级智能;Altman提出GPT-8若解决量子引力问题或为AGI基准;Deutsch强调智能需创造新解释。
  10. xAI内部动荡
    • 情况:大规模裁员、高管离职(含CFO),因公司发展方向分歧、马斯克管理风格导致信任危机。

更多内容关注"快乐王子AI说"
【声明: 材料来自互联网,AI自动整理;】

Logo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