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 发布!免费试用方法
OpenAI 公司正式发布 GPT-5 模型。本文介绍 GPT-5 模型,测试 GPT-5 使用性能,还给出了 youcans@xidian 免费试用 GPT5 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与广大网友分享。
本文介绍 GPT-5 模型,测试 GPT-5 使用性能,还给出了 youcans@xidian 提供的免费试用 GPT5 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与广大网友分享。
GPT5 发布!免费试用方法
1. GPT- 5 发布会回顾
2025年8月7日(北京时间8月8日),OpenAI 公司正式发布 GPT-5 模型。
OpenAI 首席执行官 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宣布推出 GPT-5 模型,表示这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里程碑。他认为,和 GPT-5 交流,就像和人类专家交流一样。
GPT-5 已经在 SweBench 等基准测试上 达到了新高度,GPT-5 的关注点的关键领域是提高可靠性并准确地说明事实。
演示效果
- 第一个演示例子是要求模型解释 Bernoulli 效果,GPT-5 模型的响应速度很快。后续措施要求 GPT-5 创建视觉效果,OpenAI 解释说,响应需要更长的时间。
用户也可以要求 GPT-5 在实际提示中 " 深入思考 " 或 " 更精确 ",用户也可以在回答提示时看到 GPT-5 的思维过程。 - 第二个演示例子是编程演示,GPT-5 在几分钟内输出了超过 200 行代码,创建了一个具有许多视觉元素甚至音频元素的网站,设计场景是帮助伴侣用户学习法语。
直播过程中重点介绍了使用 GPT-5 模型用于编程,不过团队还表示 GPT-5 即将上线语音模式,展示了 ChatGPT 在语音模式下只用一个单词做出回应的能力,总结了自豪感和偏见为“人际关系”。 - 第三个演示例子是演示ChatGPT 的记忆(Memory)功能,现在支持 Pro、Plus 以及 Teams 订阅用户连接 ChatGPT 至谷歌帐号,访问日历内容。这意味着 ChatGPT 可以联动 Gmail 和 Google Calendar,从而让 GPT-5 根据用户日常行程,获取更多情境能力。
ChatGPT 甚至可以提醒用户回复其收到的电子邮件,阅读但尚未回复的电子邮件。这将在下周首先向 Pro 用户推出,后续扩展到 Plus 和 Teams 订阅用户。
2. GPT5 订阅用户使用政策
OpenAI 宣布面向免费、Plus 以及 Pro 订阅用户推出 GPT-5。用户可以免费使用 GPT-5,但会存在某些配额限制,而 Plus 和 Pro 订阅用户可以享受更高的使用权益。
ChatGPT 已经更新用户界面,全面使用 GPT5 模型,可以选择 GPT5-thinking 模型、GPT5-Plus模型。ChatGPT-API 中,使用 4o、4.5、o4-mini 或 o4-mini-high 的聊天,会在 GPT-5 中打开;而 o3 模型的聊天将在 GPT-5-Thinking 中打开,使用 o3-Pro 的聊天将在 GPT-5-Pro 中打开(仅限 Pro 版和 Team 版),语音模式仍然由 4o 提供支持。
这是一次全面的模型统一,区分维度是否为思考模型,以及量级 nano / mini/[常规]/pro。对于免费版和 Plus 版用户,上述更改立即生效;Pro 版和 Teams 的版用户也将陆续调整,只能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设置临时访问部分旧模型。
免费 ChatGPT 用户也可以免费使用 GPT-5 模型,每 5 小时可以发送 10 条信息;在超过限制之外,会切换 GPT-5 mini 模型,此外免费用户每天可以发送 1 条 GPT-5 Thinking 信息。
Plus 用户每 3 个小时可以发送 80 条信息,超过后会切换到 GPT-5 mini 模型;如果是 Plus 和 Teams 用户,每周可以发送 200 条 GPT-5 Thinking 信息。从 GPT-5 自动切换到 GPT-5-Thinking 不计入此每周限制,并且在达到此限制后,GPT-5 仍然可以切换到 GPT-5-Thinking。Pro 和 Teams 订阅用户可以无限访问 GPT-5 模型。
GPT-5 即将上线语音模式,展示了 ChatGPT 在语音模式下只用一个单词做出回应的能力。
3. GPT5 试用效果
我向 GPT5 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Youcans 向你提问:请介绍 GPT 3.5,GPT4,GPT4.5 与 GPT5 的核心差异,并比较其性能。”。 GPT5 的回答如下。
4. GPT-5 与微软生态集成
在 OpenAI 发布 GPT-5 系列模型的同时,微软同步宣布将该模型集成至 Copilot、Microsoft 365 Copilot、Azure AI Foundry 和 GitHub Copilot 等平台,标志着 GPT-5 将全面登陆微软生态系统。
Copilot 中的新智能模式允许 AI 助手切换模型,以便您使用更深入的推理或根据任务快速响应。就像 OpenAI 向 ChatGPT 的免费用户提供 GPT-5 一样,Copilot 也将可以免费访问 GPT-5。
借助 GPT-5,Microsoft 365 Copilot 能够更好地通过复杂的问题进行推理,在较长的对话中保持正轨并理解用户的上下文,”Microsoft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解释道。作为今天版本的一部分,Copilot Studio 还将获得对 GPT-5 的访问权限。
GitHub 今天还将 GPT-5 引入所有付费 GitHub Copilot 计划,允许开发人员尝试对 OpenAI 最新模型的代码编写改进。OpenAI 的新 GPT-5 模型有四个不同的版本,在推理和代码质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GPT-5 专为逻辑和多步骤任务而设计,而 GPT-5-chat 则针对具有多模式上下文感知对话的企业应用程序进行了调整。
5. 免费试用 GPT5 详细步骤
- 登录 Microsoft Copilot。
打开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使用 Microsoft 系列邮箱(如Hotmail,Outlook邮箱)、Google 邮箱(Gmail)或 Github 账户登录 Microsoft Copilot。
登录后进入 Microsoft Copilot 页面,如下图所示。
- 在模型选择卡片中选择 GPT5 模型。
点击对话输入框下方“快速响应”按钮,唤出模型选择卡片,显示 4个选项,分别是:
- 快速响应:最适合日常对话,反应速度 2-3秒;
- Think Deeper:更适合复杂主题,反应速度约 30秒;
- Smart(GPT-5):根据任务深入或快速思考;
- 操作(实验室):交接日常任务,反应速度约 5-10分钟。
- 切换为 GPT5 模型。
在模型选择卡片中选择 GPT5 模型,切换为 GPT5模型。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左下方 模型选择按钮 已显示为“Smart(GPT-5)”。
- 向 GPT5 提问。
我向GPT5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请介绍 GPT 3.5,GPT4,GPT4.5 与 GPT5 的核心差异,并比较其性能。”
很快(大约 2~3秒)就给出了输出付款如下。神奇的是,我并没有附加任何其它操作,输出内容就自动切换为正文——但不确定是 GPT5 自己的判断,还是 Microsoft Copilot 的操作。
- 测试图像生成。
我的问题是:“请为我生成一张诊断为 ROP 病变的视网膜图像,注意 ROP 病变的特点是视网膜上位于血管-无血管交界处存在脊(Ridge)的薄结构。”
输出结果的质量是令人震惊的!虽然也有不足,就不在本文讨论了。
- 测试代码生成。
问题:请收集 2024年全球主要品牌手机销售数据,生成数据看板,包括标题、销售数据柱状图和品牌份额饼图、销售数据表,输出:1,HTML代码,2,代码运行效果。
GPT5 的输出效果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2024年全球主要品牌手机销售数据看板</title>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
<!-- Chart.js CDN -->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chart.js@4.4.1/dist/chart.umd.min.js"></script>
<style>
:root {
--bg: #0b1220;
--card: #131a2b;
--text: #e7ecf3;
--muted: #9aa4b2;
--accent: #5ac8fa;
--grid: #243046;
--pos: #58d68d;
--neg: #ff6b6b;
}
* { box-sizing: border-box; }
body {
margin: 0; padding: 24px; background: var(--bg); color: var(--text);
font-family: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Segoe UI", Roboto,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Helvetica Neue", Arial, sans-serif;
}
header { margin-bottom: 20px; }
h1 {
margin: 0 0 8px; font-size: 24px; font-weight: 700; letter-spacing: 0.5px;
}
.sub {
color: var(--muted); font-size: 13px;
}
.grid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1.2fr 0.8fr; gap: 20px;
}
.card {
background: var(--card); border: 1px solid #1e2740; border-radius: 12px; padding: 16px;
}
.card h2 {
margin: 0 0 10px; font-size: 16px; color: #dbe6ff; font-weight: 600;
}
.charts { display: grid; grid-template-columns: 1fr; gap: 20px; }
.footer {
margin-top: 16px; font-size: 12px; color: var(--muted);
}
table {
width: 100%;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font-size: 13px; color: var(--text);
}
thead th {
text-align: left; font-weight: 600; color: #dbe6ff; border-bottom: 1px solid #223155; padding: 10px 8px;
}
tbody td {
border-bottom: 1px solid #1f2946; padding: 9px 8px;
}
tbody tr:hover { background: #0f1626; }
.brand { display: flex; align-items: center; gap: 8px; }
.dot {
width: 10px; height: 10px; border-radius: 50%;
border: 1px solid rgba(255,255,255,0.1); flex: none;
}
.kbd {
display: inline-block; padding: 2px 6px; border: 1px solid #2a3a61; border-radius: 6px;
background: #0e1526; color: #b9c6e6; font-size: 12px; margin-left: 6px;
}
@media (max-width: 1024px) {
.grid { grid-template-columns: 1fr; }
}
</style>
</head>
<body>
<header>
<h1>2024年全球主要品牌手机销售数据看板 <span class="kbd">可直接本地打开</span></h1>
<div class="sub">单位:百万台(Million Units);来源:IDC/Canalys 年度汇总(见页脚)</div>
</header>
<section class="grid">
<div class="charts">
<div class="card">
<h2>销售数据柱状图</h2>
<canvas id="barChart" height="140"></canvas>
</div>
<div class="card">
<h2>品牌份额饼图</h2>
<canvas id="pieChart" height="160"></canvas>
</div>
</div>
<div class="card">
<h2>品牌销售数据表</h2>
<table id="dataTable">
<thead>
<tr>
<th>品牌</th>
<th>出货量(百万台)</th>
<th>市场份额</th>
</tr>
</thead>
<tbody><!-- JS 渲染 --></tbody>
</table>
<div class="footer" id="summary"><!-- JS 渲染 --></div>
<div class="footer">
说明:本页采用公开汇总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Apple 225.9、Samsung 222.9、Xiaomi 168.6、Transsion 106.7、OPPO 103.6
来自多家渠道的年度盘点;总量口径常见为约 12.2 亿(亦有 12.4 亿的 IDC 口径),差异可视为统计/口径差。
</div>
<div class="footer">
引用:199IT-IDC 年度汇总;腾讯新闻对 IDC/Counterpoint 摘要;知乎转述 Canalys 年度榜单。
</div>
</div>
</section>
<script>
// 数据(单位:百万台)
const brandData = [
{ brand: "Apple", units: 225.9, color: "#6a99ff" },
{ brand: "Samsung", units: 222.9, color: "#ffd166" },
{ brand: "Xiaomi", units: 168.6, color: "#ff6b6b" },
{ brand: "Transsion", units: 106.7, color: "#58d68d" },
{ brand: "OPPO", units: 103.6, color: "#9b59b6" },
{ brand: "vivo", units: 97.6, color: "#00d1d1" },
{ brand: "Honor", units: 61.0, color: "#f39c12" },
{ brand: "Lenovo/Motorola", units: 61.0, color: "#2ecc71" },
{ brand: "Huawei", units: 48.8, color: "#e67e22" },
{ brand: "realme", units: 48.8, color: "#1abc9c" },
{ brand: "Others", units: 73.2, color: "#95a5a6" }
];
// 合计与份额计算
const totalUnits = brandData.reduce((s, d) => s + d.units, 0);
brandData.forEach(d => d.share = d.units / totalUnits * 100);
// 渲染表格
const tbody = document.querySelector("#dataTable tbody");
brandData.forEach(d => {
const tr = document.createElement("tr");
tr.innerHTML = `
<td class="brand">
<span class="dot" style="background:${d.color}"></span>${d.brand}
</td>
<td>${d.units.toFixed(1)}</td>
<td>${d.share.toFixed(1)}%</td>
`;
tbody.appendChild(tr);
});
const summary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ummary");
summary.textContent = `合计:${totalUnits.toFixed(1)} 百万台(≈ ${(totalUnits/10).toFixed(2)} 亿台)`;
// 图表通用配置
const gridColor = getComputedStyle(document.documentElement).getPropertyValue('--grid').trim();
const textColor = getComputedStyle(document.body).color;
// 柱状图
const barCt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arChart");
new Chart(barCtx, {
type: "bar",
data: {
labels: brandData.map(d => d.brand),
datasets: [{
label: "出货量(百万台)",
data: brandData.map(d => d.units),
backgroundColor: brandData.map(d => d.color),
borderRadius: 6,
maxBarThickness: 36
}]
},
options: {
responsive: true,
plugins: {
legend: { display: false },
tooltip: {
callbacks: {
label: ctx => `${ctx.parsed.y.toFixed(1)} 百万台`
}
}
},
scales: {
x: {
grid: { display: false },
ticks: { color: textColor, maxRotation: 45, minRotation: 0 }
},
y: {
beginAtZero: true,
grid: { color: gridColor },
ticks: {
color: textColor,
callback: v => v + ""
}
}
}
}
});
// 饼图
const pieCtx = document.getElementById("pieChart");
new Chart(pieCtx, {
type: "pie",
data: {
labels: brandData.map(d => d.brand),
datasets: [{
data: brandData.map(d => d.share),
backgroundColor: brandData.map(d => d.color),
borderColor: "#0b1220",
borderWidth: 2
}]
},
options: {
responsive: true,
plugins: {
legend: {
position: "bottom",
labels: { color: textColor, boxWidth: 12, padding: 14 }
},
tooltip: {
callbacks: {
label: ctx => `${ctx.label}: ${ctx.parsed.toFixed(1)}%`
}
}
}
}
});
</script>
</body>
</html>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转发必须注明原文链接:
GPT5 发布!免费试用方法
Copyright by youcans@qq.com , XIDIAN 2025
Crated:2025-08

为武汉地区的开发者提供学习、交流和合作的平台。社区聚集了众多技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社区定期举办技术分享、培训和活动,为开发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