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 Pod进阶(资源限制、健康检查)
1.livenessProbe(存活探针)∶判断容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失败则杀掉容器(不是pod),再根据重启策略是否重启容器2.readinessProbe(就绪探针)∶判断容器是否能够进入ready状态,探针失败则进入noready状态,并从service的endpoints中剔除此容器3.startupProbe∶判断容器内的应用是否启动成功,在success状态前,其它探针都处于无效状态。
目录
一、资源限制
1.1 概念
- 当定义 Pod 时可以选择性地为每个容器设定所需要的资源数量。最常见可设定资源是 CPU 和内存大小,以及其他类型的资源
- 当为 Pod 中的容器指定了 request资源时,调度器就使用该信息来决定将 Pod 调度到哪个节点上。当还为容器指定了limit资源时,kubelet 就会确保运行的容器不会使用超出所设的 limit 资源量。kubelet 还会为容器预留所设的 request 资源量,供该容器使用
- 如果 Pod 运行所在的节点具有足够的可用资源,容器可以使用超出所设置的 request 资源量。不过,容器不可以使用超出所设置的 limit 资源量
- 如果给容器设置了内存的 limit 值,但未设置内存的 request 值,Kubernetes 会自动为其设置与内存 limit 相匹配的 request值。类似的,如果给容器设置了 CPU 的 limit 值但未设置CPU 的 request 值,则 Kubernetes 自动为其设置 CPU 的 request 值 并使之与CPU 的 limit 值匹配
官网示例
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configuration/manage-compute-resources-container/
1.2 Pod和容器的资源请求和限制
spec.containers[].resources. requests.cpu #定义创建容器时预分配的CPU资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memory #定义创建容器时预分配的内存资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limits.cpu #定义 cpu 的资源上限
spec.containers[].resources.limits.memory #定义内存的资源上限
1.3 CPU资源单位
- CPU 资源的 request 和 limit 以 cpu 为单位。Kubernetes 中的一个 cpu 相当于1个 vCPU(1个超线程)
- Kubernetes 也支持带小数 CPU 的请求。spec.containers[].resources.requests.cpu 为0.5的容器能够获得一个 cpu 的一半 CPU资源(类似于Cgroup对CPU资源的时间分片)。表达式0.1等价于表达式 100m(毫核),表示每1000毫秒内容器可以使用的CPU时间总量为0.1*1000 毫秒
1.4 内存资源单位
- 内存的 request 和 limit 以字节为单位。 可以以整数表示,或者以10为底数的指数的单位(E、P、T、G、M、K)来表示,或者以2为底数的指数的单位(Ei、Pi、Ti、Gi、Mi、Ki)来表示。如1KB=103=1000,1MB=106=1000000=1000KB,1GB=10^9=1000000000=1000MB 1KiB=2^10=1024, 1MiB=2^20=1048576=1024KiB
- PS∶在买硬盘的时候,操作系统报的数量要比产品标出或商家号称的小一些,主要原因是标出的是以 MB、GB为单位的,1GB就是1,000,000,000Byte,而操作系统是以2进制为处理单位的,,因此检查硬盘容量时是以MiB、GiB为单位,1GB=2^30=1,073,741,824,相比较而言,1GiB要比1GB多出1,073,741,824-1,000,000,000=73,741,824Byte,所以检测实际结果要比标出的少—些
1.5 CPU和内存的Requests和Limits的特点
- Requests和Limits都是可选的。在Pod创建和更新时,如果未设置Requests和Limits,则使用系统提供的默认值,该默认值取决于集群配置。
- 如果Requests没有配置,默认被设置等于Limits。
- requests 是创建容器时需要预留的资源量。如果无法满足,则pod 无法调度。但是,这不是容器运行实际使用的资源,容器实际运行使用的资源可能比这个大,也可能比这个小。
- Limit 是限制pod容器可以使用资源的上限。容器使用的资源无法高于这个限制任何情况下Limits都应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Requests。
1.6 示例
[root@master ~]# vim demo1.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frontend
spec:
containers:
- name: web
image: nginx
env:
- name: WEB_ROOT_PASSWORD
value: "password"
resources:
#此容器预分配资源:内存为 64Mi ; 每个cpu 分配250m
requests:
memory: "64Mi"
cpu: "250m"
#此容器限制使用资源(最大): 内存最大使用128Mi,每个cpu最大分配500m
limits:
memory: "128Mi"
cpu: "500m"
- name: db
image: mysql
env:
- name: MYSQL_ROOT_PASSWORD
value: "abc123"
resources:
#此容器的预分配资源:内存预分配为512Mi;cpu预分配为每个cpu的50%,即1000*50%=500m
requests:
memory: "512Mi"
cpu: "0.5"
#此容器的限制使用资源配额为:内存最大使用1Gi;cpu最大使用1000m
limits:
memory: "1Gi"
cpu: "1"
#pod有两个容器,web 和db。所以,总的请求资源和限制资源为 web 和db 请求,限制资源总和。
#其中,cpu 的资源请求和限制,是以单个cpu 资源进行计算的。如果有多个cpu,则最终的结果是数值*N
kubectl apply -f demo1.yaml
#成功部署好后查看状态
kubectl get pod
kubectl describe pod frontend
# 查看pod的详细信息,查看pod被调度到了哪个node节点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o wide
#查看node01 节点的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describe nodes node01
二、健康检查(探针Probe)
健康检查,又名 探针(Probe):探针是由kubelet对容器执行定期诊断。
2.1 探针的三种规则
StartupProbe(1.17版本新增):判断容器内的应用程序是否已经启动,主要针对于不能确定具体启动时间应用。如果配置了startupProbe探测,则在startuProbe状态为success 之前,其他所有探针都处于无效状态,知道它成功后其他探针才起作用。如果startupProbe失败,kubelet将杀死容器你,容器将根据restartPolicy来重启。如果容器没有配置startupProbe,则默认状态为Success。
LivenessProbe(存活性探针):判断容器是否正在运行。如果探测失败,则kubectl 会杀死容器,并且容器将根据 restartPolicy 来设置 Pod 状态。如果容器不提供存活探针,则默认状态为Success。
- 存活性探测,判断pod是否需要重启。
ReadinessProbe(就绪性探针):一般用于探测容器内的程序是否健康,它的返回值如果为success,那么就代表这个容器已经完成启动,并且程序已经是可以接受流量的状态。
- 就绪性探测,判断pod是否能够提供正常服务。
注:以上规则可以同时定义。在readinessProbe检测成功之前,Pod的running状态是不会变成ready状态。
startupProbe、livenessProbe、ReadinessProbe之间的区别:
startupProbe: pod只检测一次,剩下的两种只要你的pod存在就会一直去检测
livenessProbe、ReadinessProbe:建议使用接口级的健康检查
2.2 Probe支持的三种检查方法
Exec:在容器内执行一个命令,如果返回值为0,则认为容器健康。
TCPSocket:通过TCP连接检查容器内的端口是否是通的,如果是通的就认为容器健康。
HTTPGet:通过应用程序暴露的API地址来检查程序是否是正常的,如果状态码为200~400之间,则认为容器健康。
2.3 探测获得的三种结果
每次探测,都将会获得以下三种结果之一:
- 成功: 容器通过了诊断
- 失败: 容器未通过诊断
- 未知:诊断失败,因此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2.4 示例
2.4.1 示例1 exec方式
exec 官网示例
vim demo2.yaml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labels:
test: liveness
name: liveness-exec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
image: busybox
args:
- /bin/sh
- -c
- touch /tmp/healthy; sleep 30; rm -rf /tmp/healthy; sleep 60
livenessProbe:
exec:
command:
- cat
- /tmp/healthy
failureThreshold: 1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5
探针可选的参数:
- initialDelaySeconds∶指定 kubelet 在执行第一次探测前应该等待5秒,即第一次探测是在容器启动后的第6秒才开始执行。默认是 0 秒,最小值是 0。
- periodSeconds∶指定了 kubelet 应该每 5 秒执行一次存活探测。默认是 10 秒。最小值是 1。
- failureThreshold∶当探测失败时,Kubernetes 将在放弃之前重试的次数。存活探测情况下的放弃就意味着重新启动容器。就绪探测情况下的放弃 Pod 会被打上未就绪的标签。默认值是 3。最小值是 1。
- timeoutSeconds∶探测超时后等待多少秒。默认值是 1 秒。最小值是 1。(在 Kubernetes 1.20 版本之前,exec 探针会忽略timeoutSeconds 探针会无限期地持续运行,甚至可能超过所配置的限期,直到返回结果为止。)
在这个配置文件中,可以看到 Pod 中只有一个容器。
periodSeconds 字段指定了 kubelet 应该每 5 秒执行一次存活探测。
initialDelaySeconds 字段告诉 kubelet 在执行第一次探测前应该等待 5 秒。
kubelet 在容器内执行命令 cat /tmp/healthy 来进行探测。 如果命令执行成功并且返回值为 0,kubelet 就会认为这个容器是健康存活的。 如果这个命令返回非 0 值,kubelet 会杀死这个容器并重新启动它。
#创建pod
[root@master ~]# kubectl create -f exec.yaml
#跟踪查看pod 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o wide -w
#新开一个终端,查看pod 的消息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describe pod liveness-exec
2.4.2 示例2 httpGet方式
vim demo3.yaml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liveness-httpget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veness-httpget-container
image: nginx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ports:
- name: nginx
containerPort: 80
livenessProbe:
httpGet:
port: nginx #指定端口,这里使用的是之前的ports里的name,也可以直接写端口
path: /index.html #指定路径
initialDelaySeconds: 1
periodSeconds: 3
timeoutSeconds: 10
在这个配置文件中, 可以看到 Pod 也只有一个容器。initialDelaySeconds 字段告诉 kubelet 在执行第一次探测前应该等待 3秒。periodSeconds 字段指定了 kubelet 每隔 3 秒执行一次存活探测。 timeoutSeconds字段指定了超时等待时间为10S,kubelet 会向容器内运行的服务(服务会监听 80端口)发送一个HTTP GET 请求来执行探测。如果服务器上/index.html路径下的处理程序返回成功代码,则 kubelet 认为容器是健康存活的。如果处理程序返回失败代码,则 kubelet 会杀死这个容器并且重新启动它。
任何大于或等于 200 并且小于 400 的返回代码标示成功,其它返回代码都标示失败。
#加载yaml文件
kubectl create -f demo3.yaml
#进入容器删除网页文件进行测试
kubectl exec -it liveness-httpget -- rm -rf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查看pod的详细参数
kubectl get pod
kubectl describe pod liveness-httpget
2.4.3 示例3 ,tcpSocket 方式
官方示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goproxy
labels:
app: goproxy
spec:
containers:
- name: goproxy
image: k8s.gcr.io/goproxy:0.1
ports:
- containerPort: 8080
readi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8080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10
livenessProbe:
tcpSocket:
port: 8080
initialDelaySeconds: 15
periodSeconds: 20
如你所见,TCP 检测的配置和 HTTP 检测非常相似。 下面这个例子同时使用就绪(readinessProbe)和存活(livenessProbe)探测器。
kubelet 会在容器启动 5 秒后发送第一个就绪探测。 这会尝试连接 goproxy 容器的 8080 端口。 如果探测成功,这个 Pod 会被标记为就绪状态,kubelet 将继续每隔 10 秒运行一次检测。
除了就绪探测,这个配置包括了一个存活探测。 kubelet 会在容器启动 15 秒后进行第一次存活探测。 与就绪探测类似,会尝试连接 goproxy 容器的 8080 端口。 如果存活探测失败,这个容器会被重新启动
编写tcpSocket 方式示例
[root@master ~]# tcpsocket.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robe-tcp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soscscs/myapp:v1
livenessProbe:
initialDelaySeconds: 5
timeoutSeconds: 1
tcpSocket:
port: 8080
periodSeconds: 3
[root@master ~]# kubectl create -f tcpsocket.yaml
#查看容器里的端口(查看有无8080端口)
[root@master ~]# kubectl exec -it probe-tcp -- netstat -natp
#查看pod的状态和详细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s
[root@master ~]# kubectl describe pod probe-tcp
2.4.4 示例4 配置就绪探测 httpGet的方式
[root@master ~]# vim readiness-httpget.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readiness-httpget
namespace: default
spec:
containers:
- name: readiness-httpget-container
image: soscscs/myapp:v1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ports: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readinessProbe:
httpGet:
port: 80
path: /index1.html
initialDelaySeconds: 1
periodSeconds: 3
livenessProbe:
httpGet:
port: http
path: /index.html
initialDelaySeconds: 1
periodSeconds: 3
timeoutSeconds: 10
# 创建pod
[root@master ~]# kubectl create -f readiness-httpget.yaml
#查看pod的详细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w
[root@master ~]# kubectl describe pod readiness-httpget
#此时,因为容器里没有 index1.html文件,所以,httpGet的就绪探测失败
[root@master ~]# kubectl exec -it readiness-httpget -- ls /usr/share/nginx/html
#进入容器,创建index1.html,让就绪探测成功
[root@master ~]# kubectl exec -it readiness-httpget sh
/ # cd /usr/share/nginx/html/
/usr/share/nginx/html # ls
50x.html index.html
/usr/share/nginx/html # echo abc > index1.html
/usr/share/nginx/html # exit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s
2.4.5 就绪探测示例2
[root@master ~]# vim readiness-myapp.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app1
labels:
app: my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
image: soscscs/myapp:v1
ports: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readinessProbe:
httpGet:
port: 80
path: /index.html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5
timeoutSeconds: 10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app2
labels:
app: my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
image: soscscs/myapp:v1
ports: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readinessProbe:
httpGet:
port: 80
path: /index.html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5
timeoutSeconds: 10
---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app3
labels:
app: my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
image: soscscs/myapp:v1
ports: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readinessProbe:
httpGet:
port: 80
path: /index.html
initialDelaySeconds: 5
periodSeconds: 5
timeoutSeconds: 10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app
spec:
selector:
app: myapp
type: ClusterIP
ports:
- name: http
port: 80
targetPort: 80
所有的自主式Pod,name不可以相同。但是使用同一个标签myapp。 service通过标签选择器和对应标签的pod关联
[root@master ~]# kubectl create -f readiness-myapp.yaml
#查看这些资源的详细信息。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s,svc,endpoints -o wide
#删除myapp1的 index.html文件,让就绪探测 失败
[root@master ~]# kubectl exec -it myapp1 -- rm -rf /usr/share/nginx/html/index.html
# 查看发现,就绪探测失败的pod被从关联的service中移除ip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s,svc,endpoints -o wide
三、总结
探针(3 种)
1.livenessProbe(存活探针)∶判断容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失败则杀掉容器(不是pod),再根据重启策略是否重启容器
2.readinessProbe(就绪探针)∶判断容器是否能够进入ready状态,探针失败则进入noready状态,并从service的endpoints中剔除此容器
3.startupProbe∶判断容器内的应用是否启动成功,在success状态前,其它探针都处于无效状态
检查方式(3种)
1.exec∶使用 command 字段设置命令,在容器中执行此命令,如果命令返回状态码为0,则认为探测成功
2.httpget∶通过访问指定端口和url路径执行http get访问。如果返回的http状态码为大于等于200且小于400则认为成功
3.tcpsocket∶通过tcp连接pod(IP)和指定端口,如果端口无误且tcp连接成功,则认为探测成功
探针可选的参数
1.initialDelaySeconds∶ 容器启动多少秒后开始执行探测
2.periodSeconds∶探测的周期频率,每多少秒执行一次探测
3.failureThreshold∶探测失败后,允许再试几次
4.timeoutSeconds ∶ 探测等待超时的时间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