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物联网体系抽象为四个层次,感知/控制层,传输层,服务层,应用逻辑层。感知/控制层,传输层主要功能为处理和传输数据,先提个概念——数据边缘计算。边缘计算不仅仅是特定的计算点,是一个贯穿感知/控制层和传输层的伴生数据计算链,可分为控制层数据计算处理,传输层设备端数据计算处理和传输层服务器端数据计算处理。
    感知及控制层为传感设备或底层控制设备,再次说明,ID号唯一。感知层,从物联网范畴来看,此名称定义过于狭小。从功能上分析,基本功能包括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上传/下载能力,信息筛选计算能力;扩展功能包括智能控制能力。在早先的物联网定义中,数据定义为rfid数据,老沉认为,定义格局不够大,覆盖不够开阔。目前  已知的基本数据可分为三类:
    1、外部感知数据。无论是rfid,还是温度探头,烟雾探头,液位探头,电参数等等,皆为外部感知数据。
    2、设备运行数据。感知数据经过各种关联处理后,结合四维的时间度,形成当前终端特有的运行数据。从采集量上分析,运行数据数据极其之大,一般需加上限定词,有效的、正确的运行数据。
    3、运行参数。任何真理都离不得特定的环境,同样,任何数据,都离不开特定的参数。要辨证分析数据,须有效引入其参数。
    信息筛选计算能力,此功能针对特定设备定义。若相关数据量较大或者原始模拟数据,则计算出指标量或对相关数据计算结论性数据,再行上传。此功能作为边缘计算的几个环节。
    智能控制能力,期待人工智能在设备端成熟,期待中......
    传输层功能包括数据传输和数据边缘计算。传输层协议须具备如下几个功能,1、上传数据;2、下载数据;3、地址跳转;其次,要考虑协议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可靠性。鉴于设备数量极其多且设备交互数据实时性低,建议选用发布/订阅式协议。数据边缘计算分布在传输层网关,和传输层服务器端。传输层网关边缘计算,重在解决地域场景化数据(场景化见下文)。服务器端边缘计算,呵呵,基本没有必要,why?且听分解。当前太多IOT系统,将数据服务和数据开窗功能,耦合在传输层服务器端,因此,带着边缘计算落户传输层。古人尚云:钉是钉,铆是铆。为了低耦合性,让数据服务带着他的边缘计算,到服务器层去吧。
    服务层需提供大量基础服务,供不同设备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使用。从使用场景分析,服务层须打破商业壁垒,提供广义服务给各种需要的设备。基于此,每个服务器须包括服务名称,服务内容描述,服务责任定义,服务对象定义,且形成通用规范。服务须定义通用服务描述语言,且形成规范。
    鉴于服务器服务海量化,可定义有限几种基本服务。

1、设备若需找寻合适服务,须服务索引服务的支持;
2、数据作为整个系统的血液,价值无限,各种服务都离不开第三方独立的数据服务,如:某里公司提出的数据中台。
老沉才疏,望行家补充指点。
应用层更多定义为带有逻辑功能的行业服务,如零器件选型,安装服务人员联系,售后服务跟踪等等。应用层的基本单元定义为场景,一个大的物联网应用体系,由一个个小的场景事务组成。场景分为服务器端场景和设备端场景。服务器端场景,数据关联性在服务器端处理。单个离散点数据,在一定规则下,关联为二维数据、三维数据或者更多维
无论是服务层还是应用层,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信息呈现问题。目前,互联网主要是采用html/js等配合浏览器呈现信息,而物联网系统中的信息呈现规范还处于空白,有待制定。
如何达到成熟的物联网体系呢?行业发展自有行业发展之路。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