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该用户还未填写简介
擅长的技术栈
可提供的服务
暂无可提供的服务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是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的底线。保障数据安全,除了需要《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的约束,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防范,如数据防泄漏,其部分主要功能有:一、文档加密传输由于在办公中,企业的信息通常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储存和呈现,所以对文档的加密行为必不可少,一般企业会通过封锁文档外发渠道或对源文档进行透明加密来实现文档
互联网从上世纪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人类生活深受其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社会发展模式等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有着质的改变。从Web 1.0到Web 2.0,用户从内容的被动接受者,变成内容的提供方,平台的共建者,期间诞生了无数互联网+企业,巨头与草根并立于商业之林。Web 3.0:数据的范式转移然而无论是Web 1.0还是Web 2.0,伴随互联网大量数据的产生,源源不断地向中心化服务器和
分布式存储最早是由谷歌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廉价的服务器来提供使用与大规模、高并发场景下的Web 访问问题。它采用可扩展的系统结构,利用多台存储服务器分担存储负荷,利用位置服务器定位存储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还易于扩展。相比于传统的中心化服务器的存储方式,分布式存储在存储效率、带宽利用率、安全性、隐私性、访问速度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视频云及
全球云存储行业现状早在20世纪60年代,约瑟夫·卡尔·罗伯特·利克利德(Joseph Carl Robnett Licklider)发明了能够在ARPANET上工作的时候随时随地连接人和数据的产品,云存储开始萌芽。1983年,CompuServe推出了一款为消费者用户提供少量的磁盘空间产品,该产品能够供用户存储上传的任何文件;1994年,AT&T推出了PersonaLink Service
新基建,无疑是中国发展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大热门。2021年3月1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在新基建所囊括的领域中,“数据”无
2021年1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安排。《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备,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规划》系统谋划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是“十四五”
由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文件通知。新型数据中心是以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以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为牵引,汇聚多元数据资源、运用绿色低碳技术、具备安全可靠能力、提供高效算力服务、赋能千行百业应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进,各个
自从步入到信息大爆炸时代,数据量的指数型增长也助推了全球云存储市场规模的急剧增加,而在当下,数据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面对这一市场需求,不少厂商纷纷推出了云存储相关产品线。从企业角度来看,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标配,尤其是从事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等相关企业,对于数据存储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从过去的KB,到如今的TB甚至PB,对于存储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建设存储中心,那么投入
芯片被认为是科技领域的“新石油”,随着5G时代来临,全球芯片产能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当下全球正上演一场“芯片荒”,国产芯片迎来了绝佳的黄金发展期。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落地,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国内芯片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5G、人工智能等新应用场景的打开,将给芯片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催生上万亿元的潜在市场。同时,芯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飞速发展,全球数据量呈现
近年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而伴随数据爆发式增长、新技术应用以及跨领域融合等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不断升级,“数据存储”在数字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就当前全球存储市场来看,在存储方式的选择上,市场呈现“一边倒”的局势,中心化存储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基于区块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