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ubernetes中,我们创建的应用是跑在pod里,应用和应用之间需要通信访问,可以通过Service来给pod创建一个可以供访问的负载均衡(一个虚拟IP)地址,那么别的Pod来访问这个Service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在Kubernetes集群中创建一个Service时,Kubernetes的DNS服务会自动为该Service创建一个DNS条目,使得集群内的其他Pod可以通过这个DNS条目来访问该Service。这一机制极大地简化了容器间通信的复杂度。
DNS条目格式是 :

<service名称>.<namespace名称>.svc.cluster.local
<service名称>:这是你在Kubernetes YAML文件中定义的Service的名称。

<namespace名称>:Service所在的命名空间(namespace)。如果没有指定命名空间,默认在default命名空间中。

svc:这是一个固定的字符串,表示这是一个Kubernetes Service。

cluster.local:这是Kubernetes集群的默认域名后缀。

通过这个DNS条目,Pod可以无需知道Service的实际IP地址,而只需知道其Service名称和所在的命名空间,就可以通过DNS服务解析到Service的ClusterIP,从而实现服务的发现和访问。

具体建立过程原理如下

  1. DNS解析服务:Kubernetes集群包含一个核心组件称为CoreDNS,它负责解析集群内的域名查询。CoreDNS作为集群内的DNS服务器,被配置为所有Pod的默认DNS解析器。

  2. 自动创建DNS条目:每当一个新的Service被创建时,Kubernetes会自动在CoreDNS中注册一个DNS记录。这个记录包含了服务的名称、所属的命名空间信息,以及.svc.cluster.local 的后缀。

  3. 负载均衡与IP地址分配:对于每个Service,Kubernetes都会分配一个ClusterIP。这个IP地址不是直接绑定到某个Pod上,而是由kube-proxy组件通过iptables等来实现请求到后端Pods的负载均衡。

  4. 域名解析流程:当一个Pod尝试访问上述格式的DNS名称时,它的DNS请求会被CoreDNS处理,解析为Service对应的ClusterIP。然后,kube-proxy会根据负载均衡策略将请求转发到该Service背后的一个或多个Pod实例。

使用DNS来解析的好处有:

1.透明的服务发现:应用开发者不需要关心服务的实际位置或Pod IP的变化,只需要通过服务名就能实现服务间的通信,提高了应用的可移植性和维护性。

2.动态更新:当Service的后端Pod集发生变化时(例如Pod增减或重启),Kubernetes会自动更新DNS记录和负载均衡规则,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命名空间隔离:通过在DNS条目中包含命名空间名称,实现了不同命名空间间的服务隔离,允许在同一个集群内运行多个相同名称但属于不同业务环境的服务。

4.易于管理:利用这种标准化的DNS命名约定,可以简化配置文件和环境变量的编写,使得应用程序配置更加灵活和统一。

Logo

K8S/Kubernetes社区为您提供最前沿的新闻资讯和知识内容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