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了,不是项目完结了,而是被pass掉了,还是有点儿心伤啊,不过没办法,现实条件决定这一选择从开始就是错误的。

 

事件描述:

公司准备将公司产品上云统一管理,所以需要搭建云平台,所以下派任务,使用当下最火的K8S(一切开源为主)进行搭建;

事件经历时间:

半年左右

事件过程:

1.k8s的基础就是镜像,Docker学习也有半个月时间,这个没啥难度,看看资料,做做练习也就掌握了;只有具体封装镜像时需要考虑什么挂载、拆分几个镜像、启动检测这些。

2.k8s这么复杂,光安装就够搞的了。前期的安装(自动化安装、手动安装、脚本自动化安装、ansible安装、离线安装)耗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包括后来出现的一些环境网络等问题一直导致pod重启,差不过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网络的问题,sandbox restart;一直重启,换成实体机后好用,之前用的openstack虚拟机;最后也没有解决掉这个问题,估计是网络不稳定造成的;

3. 然后开始学习kubectl命令(这个感觉无非就是get、describe、logs,然后看看控件的状态什么的)、k8s的一些基本组件(pod、svc、deployment、daemonset、statefulset、headless Service、rc、kube-proxy、rbac等)前前后后反正也花了1个月时间来懂这些原理;这些东西一定要弄明白到底是什么,特别是新版本的rbac的权限问题,否则后期会越来越迷茫的;k8s复杂就在它的体系架构上,把它弄懂了,其实就理解了大半。

4. 之后找了案例,当然也是开源的--搜狐的domeos工程,研究了该开源工程的源码,调研了它们自带的一些小米open-falcon监控插件、web ssh等一系列插件等;调研这个开源工程应该也用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使用spring boot开发,连接k8s环境,编排一些基本的应用部署与监控等;

5. 之后想要对日志和监控进行调优,调研了一些开源产品,比如一些业界常用的efk日志插件、Prometheus与heaspter监控组件、habor镜像仓库,花费了差不多也有1个多月的时间;

6. 后来就上了编排,使用到了helm这一编排工具,根据hadoop的过程改造我们公司的一个mpp产品;然后使用web一键式部署;这也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左右;包括调研Hadoop:扩容、亲和性、带状态应用部署等等、数据删除问题。

 

基本上把这一套做完了,然后公司放弃掉了,决定直接购买公有云平台的一个产品(cloud Foundray);因为什么呢,一是再继续调研成本过高,二是解决bug的能力,三是运维的问题(不能把研发全派过去吧),四是开源的k8s升级过快,低版本不稳定;

 

一点儿感悟:

所以小公司开发云产品时需要注意啊,你们公司要是真的下定决心、投入成本想做云,OK,多招些人,多买点儿服务器,计划好时间,才可以开始;否则真容易胎死腹中,浪费时间;就像做大数据似得,不是买几台服务器就可以做了;

个人吐槽一下,非喜勿喷!!!

 

 

 

 

Logo

K8S/Kubernetes社区为您提供最前沿的新闻资讯和知识内容

更多推荐